CECS 606-2019 钢结构工程深化设计标准解析

   日期:2024-07-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631    
核心提示:3.0.1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深化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按交付标准和设计深度可分为结构深化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制图标准2019年宁波市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质量通病2020年宁波市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质量通病

CECS 606-2019钢结构工程详细设计标准

2.1.1 设计文档

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施工图、设计技术规范、设计变更文件等技术文件的总称。

2.1.2 结构详细设计

将设计、施工图细化,形成可用于深入设计审查、指导施工详细设计的技术文件,包括深入设计布置图、节点深入设计图、焊接连接总图等。

2.1.3 施工图设计

将结构设计文件细化,形成可直接用于钢结构制造、安装的技术文件,包括加工明细表、安装明细表及各类清单等。

3.0.1 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深入设计。根据交付标准和设计深度,钢结构深入设计分为结构深入设计和施工详细设计。结构深入设计成果应经设计单位确认,施工详细设计成果应经深入设计单位确认。

4.1.2 结构深化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深入设计技术说明

2.深化设计布局;

3.节点详细设计图及计算文件

4 焊缝连接总图;

5.墙体及屋面波纹金属板系统详细设计文件

6、涂层体系深入设计文件;

7.深化设计清单;

8.深化设计模型

4.1.3 钢结构建筑详细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详细设计技术说明;

2 部件处理细节

3 组件详细信息:

4 张预组装图表;

5.安装细节;

6. 施工细节设计检查表

7. 施工细节设计模型

CSCS015-2021钢结构详细设计制图标准

2.1.1钢结构详细设计

将原始设计图纸细化形成可用于详细设计审查、详细施工图指导的技术文件,包括详细设计布置图、节点详细设计图、总焊接连接图等。

2.1.2 施工图设计

将钢结构设计文件细化,形成可直接用于钢结构制造、安装的技术文件,包括工厂加工详图、现场安装布置图及各类清单等。

2.1.3 工厂详细图

工厂制造的详细设计图,包括组件细节、零件细节等。

3.0.1 钢结构工程详细设计应按两个阶段来表达:钢结构详细设计和详细施工图设计。

5.1.1 钢结构详细设计文件由封面、目录、详细设计技术说明、布置图、构件分段图、节点设计图、焊接连接总图、涂装总图等组成。

6.1.1 工程详细施工图应由封面、目录及设计明细表、总说明、构件详图、部件详图、现场安装布置图、预装图等组成。

2019年宁波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质量问题

2020年宁波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质量问题

2021年宁波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质量问题

3 结构专业

3.1 设计描述

3.1.1 地下室结构设计说明应明确工程抗浮设计水位和地下室抗浮设计等级。

3.1.2 墙体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第3.1.4条的规定,不得使用非加气混凝土制品。

3.1.3 设计文件中引用的规范、法规、地方标准、规程等应为现行有效的版本,不得使用已经废止的版本。

3.1.4 在钢结构设计中,所采用的钢结构材料应按照现行《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第4.3.2条的规定描述。

3.1.5 在危、重工程设计专项说明中,危、重工程范围应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31号文件(危、重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主体工程施工图说明中应列出本工程涉及的危、重工程(含深基坑)。设计文件应注明危、重工程涉及的关键部位和环节,并提出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规模超过一定规模的,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设计。

3.2 结构计算

3.2.1 对于多段楼梯,计算模型中应考虑楼梯踏步的实际恒载和活载。

3.2.2 结构计算时,应考虑屋架、雨篷等附加荷载,计算图应与实际情况一致。天沟应考虑水荷载;种植屋面应按荷载规范中的屋顶花园考虑活荷载值。

3.2.3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7.1.2条规定,基本雪压应按本规范规定的方法确定重现期为50年一遇的雪压;对雪荷载敏感的结构应采用重现期为100年一遇的雪压。第8.1.1条计算围护结构风荷载时,应考虑阵风系数。第8.1.2条对于高层建筑、高层结构和其他对风荷载敏感的结构,基本风压的取值应适当增加,并应符合结构设计的有关规定。

3.2.4 屋面框架层墙体为敞开式,应考虑风吸力和风压的同时作用。当围护结构为幕墙时,梁应考虑水平风力引起的侧向弯矩。

3.2.5 住宅荷载输入时,楼板、墙体荷载均按最不利条件考虑,楼板还考虑地暖等附加装修荷载。

3.2.6 钢框架设计时,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第8.3.1条规定,钢框架计算时应考虑侧向位移,采用二阶弹性分析法进行计算。

3.2.7 门式刚架灯塔钢结构设计时,根据《门式刚架灯塔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第4.3.2条规定,框架屋面雪分布系数应按表4.3.2按均匀分布、不均匀分布情况采用,并按最不利工况复核计算相应的檩条。高、低跨屋面雪荷载应按4.3.3条规定考虑积雪、飘雪;框架及屋面设计雪荷载应按GB51022-2015第4.3.5条规定考虑不均匀分布。

3.2.8 轻钢结构屋面设计时,钢结构屋面采用隐蔽扣板,屋面板不作为檩条的侧向支撑,檩条计算时风荷载边缘带应按规范要求包括檐口面积。

3.2.9 在钢结构框架和檩条计算时,应考虑厂房屋面的悬挂荷载和其他附加荷载并限制荷载值,例如:喷水灭火系统、太阳能电池板等。

3.2.10 当工厂起重机标高与实际造型层高不一致时,应按实际标高输入起重机。

3.2.11 根据《中小学设计规范》(GB50099-2011)第8.1.6条规定,护栏最薄弱部位承受的最小水平推力不应小于1.5KN/m。

3.2.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5.1.1第2款:对于设有斜向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交叉角大于15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对于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第3款:应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3.2.13 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第4.8.15条规定,人防区内桩基承载力计算,应考虑核武器爆炸动荷载由上部墙柱传递的荷载组合。

3.2.14 柱底桩基础应按规范规定考虑桩顶作用和最不利荷载组合,对柱脚处弯矩较大、轴力较小的情况,应重新进行桩身抗拔设计验算。

3.2.15 建筑桩基础穿过厚的淤泥层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桩身压缩和屈曲验算。

3.2.16 大直径桩(桩径大于或等于800)设计计算时,应按规范规定考虑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的尺寸效应系数。

3.3 结构设计图

3.3.1根据2020年6月24日《宁波市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甬建发[2020]53号)要求,切实优化桩基选择,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加大可处置建筑垃圾且不排渣或少排渣的桩基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因地质条件或用地环境原因必须采用泥浆等桩基技术的各类建设工程,占地20亩(含)以上或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含)以上的房屋建筑、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应优先在施工现场设置泥浆固化处理设备,对泥浆实施就地固化;其他工程项目应优先委托泥浆固化处置点进行集中固化。

3.3.2《宁波市居住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宁波DX/JS002-2020已于2020年5月1日起实施,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如:第3.3.5条、第7.1.6条、第7.2.11条等。

3.3.3 采用装配式建筑时,主体设计应包括装配式建筑分体平面图及设计说明,设计说明及总平面图应注明建筑类型、面积实施率、单位预制率、装配率、预制外墙表面积比、预制外墙非容量加成面积等。主体设计时楼板厚度、荷载应与预制设计一致。若楼梯采用预制,楼梯板计算图应满足装配式建筑要求。

3.3.4 结构构件的防火设计应符合建筑防火规范附件“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的规定,如:构件尺寸、保护层厚度等。

3.3.5 应根据建筑所处位置和使用环境确定结构环境类别(如海风环境)。对于沿海建筑,应确定地面粗糙度、风荷载值、风荷载高度系数(如是否靠近海面)等。房屋使用过程中若存在腐蚀环境,应按规范采取相应措施。

3.3.6 对于地下干湿交替环境,环境类别不宜低于Ⅱb类。

3.3.7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第3章3.3.3条的规定,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或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大直径灌注桩,应在第1、2条规定的测桩数范围内进行,且采用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测桩的比例不低于总测桩数的10%。

3.3.8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5.17条规定,帽钢筋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则应将钢筋向上弯曲,弯曲长度不应小于10d。

3.3.9 桩基础设计应考虑不良土层、地面荷载及填土固结对桩侧摩擦力的影响。

3.3.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3.4.1条规定,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论证,并采取专门加固措施;第3.4.3条第3款规定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当建筑存在多处不规则情况或单一不规则情况超过规定的参考指标较大范围时,应为特别不规则建筑。

3.3.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3.7.1条规定,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的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的机电设备,其本身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部分,应进行抗震设计,如水箱、空调设备等。

3.3.12 有抗震设计要求的框架梁箍筋,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最小直径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表6.3.3的规定增加2mm。

3.3.13 抗震三级及以上的框架梁中贯穿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的直径,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6.3.4-2条的规定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且不应大于该方向矩形柱截面尺寸的1/20。

3.3.14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6.3.9-2条规定,柱的纵向箍筋至少每隔一个应在两个方向设置箍筋或拉力钢筋约束。当独立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箍筋兼作水平配筋时,其配筋率应符合第6.4.3条的规定。

3.3.15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9.1.25条第5款规定,柱间支撑与柱连接处预埋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30d。

3.3.16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3.9.6条规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应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10.2.5条第2款规定,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齿形,并沿墙高设置拉杆。

3.3.17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楼梯平台处与框架柱或楼梯柱连接的梁宜设计为框架梁,箍筋密实区间距宜按框架梁设计,楼梯板上部钢筋宜采用贯通。

3.3.18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受弯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第8.5.1条的规定;有抗震设计要求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第11.3.6条的规定。抗震等级为三级的铰接框架柱,在三类场地,角柱及支承柱顶部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 对于楼梯间、夹层等位置的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箍筋配置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11.4.12-3和11.4.17-4的要求。

3.3.19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第9.2.1条第3款规定,当下部钢筋层数大于2层时,上部2层钢筋的水平中心距宜为下部2层钢筋中心距的2倍。

3.3.2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10)第6.3.3条规定,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75%;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5%时,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受拉钢筋配筋率的一半。

3.3.21 剪力墙设计时,跨高比小于5,且平面内两端与剪力墙连接的梁,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10)第7.1.3条规定设计为连接梁。

3.3.22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连梁上部钢筋配筋率大于2.0%,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10)第7.2.27条规定,连梁箍筋构造应符合第6.3.2条框架梁端部箍筋较密集区的构造要求。

3.3.23 当高层建筑室内外地下室吊顶高差较大时,若不做拱腹处理,则柱、墙配筋应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10)第10.4条的规定。

3.3.24 地下室底板、屋面及侧板均应考虑防水面板,其厚度、裂缝宽度等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规定。

3.3.25 涉及设备载荷的设计,如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等,由于载荷在设计阶段无法完全确定,设计单位应当在设备到货后、安装前对其进行载荷验证。

3.3.26 根据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范第6.2.12条第4款规定,当异形柱为角柱时,应满配钢筋。

3.3.27 钢结构应采用防火、防腐设计:

1、钢结构的防腐设计应符合《钢结构设计标准》第18.2.4条的规定。若为门式刚架,还应符合《房屋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技术规范》第12.1、12.3、12.4节规定的具体措施。

2 防火、隔热设计应符合《钢结构设计标准》第18.3.3条的规定。若为门式刚架,还应符合《房屋门式刚架轻钢结构技术规范》第12.2条规定的具体措施。

3.3.28 根据《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第5.2.3条规定,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石材幕墙的风荷载标准值不宜小于1.0KN/m2。

3.3.29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时,主体结构范围内的人防构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主要设计要求。当主体混凝土强度大于C35时,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3%。

3.3.30 人民防空地下室主出入口外的遮盖通道内的底板、顶板及墙柱,应考虑人民防空荷载和人民防空结构要求。

3.3.31 人民防空地下室桩基础最小配筋率应符合人民防空标准的要求。

3.3.32 人防堵头、门架、人防洞口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宜设后浇缝。

2022年宁波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质量问题

来源:宁波市勘察设计协会、结构与艺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