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钢结构工程大量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为了更好地控制钢结构工程质量,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并且与现行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钢结构焊接规范》《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和《钢结构设计规范》等标准保持协调一致,同时配合现行标准的实施,中国钢结构协会依托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对其主编的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 2001 进行了修订。新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 - 2020 于 2020 年 01 月 16 日发布,在 2020 年 08 月 01 日开始实施,目前已正式上市。
编制原则
本次修订依旧保持原先的格式与形式,秉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方针。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的修订情况,同时也参考了国内外相关工程的专项技术标准,这些专项技术标准包括北京奥运工程、上海世博会工程、广州亚运工程等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钢结构工程,并且还参考了行业标准,以此来增加相关技术和管理的内容。
标准内容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含:一是总则方面;二是术语和符号方面;三是基本规定方面;四是原材料及成品验收方面;五是焊接工程方面;六是紧固件连接工程方面;七是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方面;八是钢构件组装工程方面;九是钢构件预拼装工程方面;十是单层、多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方面;十一是空间结构安装工程方面;十二是压型金属板工程方面;十三是涂装工程方面;十四是钢结构分部竣工验收方面等。
内容上也更加充实。在钢结构钢材进场验收见证检测的检验批数量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冷成型加工最小曲率半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金属屋面系统抗风压、风吸性能检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钢结构工程计量基本原则及方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善了钢结构工程竣工验收方面的内容。
主编介绍
侯兆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是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副总工程师以及副总经济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同时还是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的副主任。他具备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以及注册监理工程师的资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工作先进个人、建国 70 周年纪念章、中冶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从事设计和咨询工作达 30 多年,逐步形成了“钢结构”“主题公园”“海外工程”这三大技术特色。在“高强度螺栓连接”“金属屋面”“国产钢材走出去”以及“钢结构建筑产业化”等四个领域都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主动投身于国家的重大战略工程建设以及重大专项研究当中,在钢结构领域拥有较高的声誉,成为我国钢结构领域,尤其是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1984 年毕业后进入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一直工作到现在。在此期间,始终从事钢结构方面的研发、设计、施工、监理及咨询工作。他是总院钢结构专业领域的学术和专业带头人。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数十项大中型项目,其中有新加坡会展中心钢结构工程、新加坡圣陶沙名胜世界钢结构工程、新加坡环球影城工程以及新加坡港务局钢结构工程等大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其中,主持的新加坡环球影城项目荣获海外工程鲁班奖。主持的新加坡会展中心钢结构工程,其技术水平,尤其是在大跨度钢结构设计与整体吊装方面,达到了同期、同类型项目的国际先进水平。主持的新加坡 PSA 码头集装箱物流中心钢结构工程,其技术水平,尤其是在大跨度钢结构设计与整体吊装方面,达到了同期、同类型项目的国际先进水平。主持的上海易初主厂房工程,其技术水平,尤其是在大跨度钢结构设计与整体吊装方面,达到了同期、同类型项目的国际先进水平。
主持了 7 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钢结构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及示范”(2017YFC0703800);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模块式钢结构房屋及其配套设施与产品设计施工成套技术研究”(2014BAB15B03);国家 863 项目“新型钢结构公共建筑体系及节能环保围护材料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AA032302);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研外协项目“高强螺栓通过长圆孔释放温度内力的试验”(YAD20150021)。
编制的标准数量超过 20 项。其中有牵头编制的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还有国家标准《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 51245-2017)。以及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另外有行业标准《轻型模块化钢结构组合房屋技术标准》(JGJ/ T466-2019)等。这些包含国家和行业标准共 4 项。同时还有参编的国家标准 10 项。
获得的省部级以上成果数量超过 10 项。其中有国家技术发明奖 1 项。还有国家科技进步奖 2 项。另外有新加坡政府奖 1 项。发表了 15 篇 SCI、EI 论文。出版了 7 部专著。获得了 28 项授权发明专利。培养了 5 名博士后和 24 名硕士。中冶钢构牵头研发的绿建房技术体系,以专利实施许可的商业模式,推广到了河北省和山东省等地区,这为总院的生产经营以及市场开拓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侯兆新同志在钢结构领域有高深的造诣且取得杰出成就,这获得了行业内的高度认可。2019 年,他获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是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国家级荣誉称号,在业内和业外都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对在工程勘察设计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的权威认定,代表着中国勘察设计行业的最高水平。
-扫码购书-
ISBN:9139186350633
定价: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