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 李华清
为摆脱市场竞争激烈、成长空间较小的桥梁钢结构业务业绩波动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江苏中泰桥梁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002659.SZ中泰桥梁钢结构公司,以下简称“中泰桥梁”)10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将违反此前在一定期限内不筹划重组的承诺,将其持有的全资子公司江苏新中泰桥梁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中泰”)100%股权以63,924.29万元转让给天津中景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景建材”)。
中泰桥梁原有“桥梁钢构+国际教育”两大主营业务,桥梁钢构业务划转至新中泰,新中泰分拆后,中泰桥梁将成为纯粹的国际教育股。
中泰桥梁披露,中京建材法定代表人张静明为公司控股股东八大处控股董事,张静明控制的北京万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亦持有八大处控股49%的股权。中泰桥梁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石宇还于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担任中京建材控股股东宝骏新材监事。
据中泰桥2016年度财报显示,新中泰营业收入约3.2亿元,占中泰桥营收的100%。不过,早在2015年7月,中泰桥就已开始布局国际教育,但海淀凯文学校、凯文体育直到2017年才正式纳入上市公司体系,朝阳凯文学校今年9月才开始运营。
一边是桥梁钢结构业务,被中泰桥评估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涨”,持续亏损;另一边是国际教育业务,被中泰桥评估为“供给缺口明显”、“利润空间有待逐步释放”,生存空间堪忧。中泰桥选择放弃旧业务,注入新业务血液。
桥梁钢结构业务萎缩
中泰桥梁2012年上市,起初主营桥梁钢结构业务,2013年业绩开始暴跌,2015年净利润降至仅250多万中泰桥梁钢结构公司,中泰桥梁也于当年进入国际教育领域,寻求另一条出路。中泰桥梁财报显示,2016年、2017年上半年,新中泰亏损分别为8427.17万元、323.62万元,而同期上市公司亏损分别为9604.54万元、2531.4万元。
中泰桥梁认为,桥梁钢结构工程业务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层面经济预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等影响较大。随着国内铁路、公路骨干网基本建设完成,国内桥梁钢结构市场需求放缓。对于国际市场,中泰桥梁坦言海外业务承包管控能力不足,海外业务拓展缓慢。
频频加大国际教育业务投入
中泰桥梁于2015年7月成立全资子公司文华学信。同年10月,文华学信对文开星增资,取得文开星控股权。2016年7月,中泰桥梁通过定向增发募资12亿元,入股文开星,建设朝阳凯文学校。目前,朝阳凯文学校已全部建设完成,并于今年9月顺利开学。
2017年1月,文华学信收购凯文智信及凯文体育。凯文智信主要服务对象为2016年10月开办的海淀凯文学校。中泰桥梁钢结构业务剥离后,朝阳凯文学校和海淀凯文学校的经营状况对中泰桥梁盈利影响最大。2017年5月,文华学信收购凯文瑞信部分股权。凯文瑞信主要从事国际学校行业相关的留学及升学指导培训业务。
2017年6月,中泰桥梁还被迫撤回了向控股股东八达控股发行股份收购文凯兴20.22%股份的计划。若交易成功,中泰桥梁将取得文凯兴100%的股份。不过八达控股也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并将于2018年1月19日前将其持有的文凯兴股份转让给中泰桥梁或其子公司。
中泰桥认为,当前国际教育的主体正逐步由公立学校国际班向独立教育品牌转变,虽然近年来留学增速有所放缓,但低龄留学趋势在加强,一线城市国际教育生源稳定,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社会大众充分认识到市场空间巨大。因此,其计划打造以K12国际学校为核心,立足一线城市,逐步辐射经济发达地区的国际教育产业链。
不过,投资教育业务的收益并非立竿见影,中泰桥梁的教育业务刚刚起步,面临巨大的投入。中泰桥梁在通过上市出售新中泰100%股权时,曾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股权转让所得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向高端教育产业转型,集中资源发展国际教育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