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梯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滑动支撑?
在利用结构计算软件进行结构抗震分析时,如果在整体结构计算模型中没有考虑钢梯构件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则钢梯需要采用滑移支撑。
当钢楼梯不参与模型计算时,钢楼梯的滑动支撑可在梯子梁底部设置底板,放置在平台梁的上表面,用带长圆孔的螺栓连接。
在地震作用下,楼梯的踏步处于斜支撑应力状态,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版)第3.6.6条要求在计算中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视具体结构不同,楼梯构件的影响可大可小,可区别处理。楼梯构件本身应进行抗震计算,但不要求纳入结构整体计算。当楼梯采用滑移支撑,或剪力墙结构中楼梯四周有剪力墙时,特别是与楼梯半平台连接的三边都有剪力墙时,可以将其排除在整体计算之外。
参考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6.6条。
轻钢屋盖是否需要考虑平面内刚度?
轻钢屋盖若满足一定的构造措施,可以认为存在一定的平面内刚度和应力趋肤效应。
目前钢结构计算软件,在满足一定条件的轻钢房屋及波形钢板与轻钢框架构成的门式刚架体系中,表皮效应较大,在整体计算中可近似采用刚性楼面假设。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第4.1.10条规定,当采用非滑移连接件连接钢板与其支承构件组成屋面、墙体等围护体系时,在单层住宅设计中可考虑承重表皮效应,但同时须满足下列要求:
(1)蒙皮组件的强度、刚度参数应通过试验或可靠的分析方法获得,并应对结构进行整体分析设计; (2)屋脊、檐口、山墙等重要位置的檩条、墙梁、柱及其连接,除考虑直接荷载产生的内力外,还应考虑经整体分析计算的附加内力,进行承载力验算; (3)在竣工建筑物的显著位置必须设置永久性标志,指示波形钢板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不得随意拆除,必须设置临时支撑后才能拆除和更换,并在设计文件中予以说明。
《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第6.1.2条的解释指出钢结构计算软件,应力表皮效应的实现需采取以下构造措施:
(1)屋面板与檩条采用自攻螺钉连接;(2)传力路径不宜中断,即屋面不应有大的开口(坡度方向的条形光带);(3)屋面与屋面梁之间应增设剪力传递部件;(4)房屋总长度不宜大于总跨度的两倍;(5)山墙结构应增设柱间支撑,将应力表皮效应传递的水平力传递给基础。
参考规范:《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第4.1.10条、《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第6.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