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说,造价员要掌握自己的“道”,这个“道”就是如何专业、创新地处理行业经常遇到的一些新奇或非常规的事情。比如昨天遇到的一场纠纷,ALC墙板使用的砌块墙体的清单代码明显不合适。其实可以自己编一份补充清单专业钢结构阁楼,比如钢结构厂房的垂直运输费怎么算。人们不能像条件反射一样立刻去查定额,然后发现定额缺项,于是束手无策,匆匆借用一个子项就搞定了。这些显然不足以应对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
钢结构厂房项目垂直运输费用如何计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合同背景,如果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合同中规定钢结构厂房垂直运输费由投标人自行投标报价,且该费用采用包干制,结算时不做调整。这种情况下,结算以投标报价为准,明细费用构成不需要审核调整。
如果是假EPC总承包工程,合同上规定按实际成本结算,那么其实更需要在合同上明确约定,提前做好成本的确定和控制工作。这也是造价员最大的难关。那么,如果钢结构厂房工程合同上规定:“垂直运输机械费按江苏省现行工期定额规定的工期下调15%计算”,这有什么用呢?合同这样规定专业钢结构阁楼,就像下棋一样,只看得见先手,不见后手。工期可以确定,但定额里没有钢结构厂房的定额,你那工期协议有什么用呢?只是空中楼阁而已。更何况,工期定额中关于钢结构厂房定额工期的计算规定也很模糊。 如果自己签合同的话,直接在合同里规定这个项目的垂直运输费工期怎么算,执行什么定额等等不就可以了吗?
钢结构也有几种类型。
例如现浇混凝土基础与柱的框架结构,再进行钢屋架吊装,则应根据建筑类型查出相应的工期,乘以0.85,再执行相应的混凝土框架垂直运输定额。由于屋架是单独吊装的钢结构,因此其安装定额包含钢结构吊装费用。这样可以尽量避免两项费用的冲突。大型机械进出场费用将按实际发生计算。
某普通单层钢结构厂房项目概况为檐高约10m,1.0m以下墙体为砖砌体,1.0m以上墙体为C型钢檩条彩钢板,屋面为檩条彩钢板。局部二层辅助用房(客厅、办公室、培训室等)面积3100m2,为钢混结构,柱梁为钢结构,楼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为混凝土加气砌块。承包商在投标时提供了设置塔吊的施工方案,现场未使用塔吊,原由塔吊完成的工作内容由汽车吊、电梯、动臂吊及人工完成。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多年来承包商重结算,轻招标,为何招标时承诺使用塔吊,实际施工时却擅自更改施工方案?如果此工程竖运费是包干费,承包商却擅自更改施工方案,恐怕原竖运费合同价也要调整。
其次,钢结构厂房的垂直运输费定额为何缺失?因为大部分钢构件的安装定额工作内容都包含各种起重机等起重机械的费用,不需要重复计算。钢结构厂房施工现场不会设置塔吊,更不会设置塔吊基础和进出场费?所以,该类钢结构厂房的钢结构部分不需要考虑垂直运输费。
第三,应考虑钢结构机械吊装以外部分的垂直运输费用。
为什么定额规定建筑高度超过3.6米需要收取垂直运输费呢?因为预算计价定额分项只考虑了3.6米以内的人工作业费。超过3.6米的建筑高度需要使用机械或者额外增加人力进行施工,这部分费用就是所谓的垂直运输费,需要另外计算。
若钢结构地下部分混凝土结构(如独立基础、短柱等)作业高度相对于室外施工作业面确实超过3.6米时,则应计算垂直运输费。
土方开挖无需计算垂直运输费用,通常认为用塔吊吊土方只是一种选择,土方运输可以用人力也可以用机械。
钢结构安装定额已包含吊装构件费用,其他构件(如屋面波纹钢板、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外墙板、门窗、天窗等)的定额不包含吊装构件费用,建筑高度超过3.6米的,还应计算垂直运输费。
除了钢结构吊装外还需另行计算的垂直运输费该怎么算?你不能再条件反射地去查定额,这些定额里肯定不包含这些费用。尤其是这种EPC项目,承包商该找谁要这笔费用?其实,你应该问问自己!
该部分垂直运输费用采用起重机或曲臂卡车施工,施工方案批准后,应留存现场影像资料,并进行具体消耗的现场签证,核算单位成本或租赁费用。
如果采用人工运输,则额外人工费用可按现场签证计算,这就是定价计算中的“以工代机”原则。
因此,钢结构厂房垂直运输费如何计算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其“原则”在于:凡是采用清单计价方式的工程,应注意投标方案的选择和投标报价的计算;凡是采用按实际成本结算的工程,应注意现场方案的选择和实际投资,以及现场人工、材料消耗证据的综合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