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工程资料免费下载
大热天的,作为钢结构造价师,你会不会因为测量时无法选择热轧还是焊接钢筋而气得不行,简直就像蒸桑拿一样的一天?你一个人加班加点还在为无法测量热轧钢筋的重量和表面积而烦恼吗?你是不是在为国家标准规定的热轧钢筋的重量和表面积而发愁?钢结构施工图设计该死的笼统描述,都没有标明主构件和次构件应该是热轧钢筋还是焊接钢筋,我该如何选择?……
阅读提醒
本文从①热轧钢材与焊接钢材的比较,②不同情况下热轧钢材与焊接钢材的选择出发,探讨两种钢材的应用场景,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导致钢结构重量计算不准确的情况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最基础也是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型材截面的数据选取入手钢结构理论重量计算器,重点讲解焊接截面与热轧截面的区别以及不同情况下的数据选取问题。
阅读本文后你可以获得的技能
√ 熟悉热轧钢与焊接钢的特点及区别
√解决钢结构图纸选材难的问题
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下拿到图纸之后,如何利用广联达GJG2018工程量计算软件来选择合适的钢材。
1.钢材对比分析
在选择热轧钢和焊接钢之前,您需要了解它们各自的特性。
1.1 不同年份国家标准热轧钢筋每米重量与表面积对比
很多人在做成本估算的时候,没有注意各国标准年份的差异,往往直接用网上某年的标准来算量,导致后期出现问题。 不同年份标准下的焊接钢筋重量对比。
(ps:文章内所有截图均来自GJG2018)
文章采用热轧钢材,截面尺寸为HW300*300*10*15,经过检索2010年国标与2017年国标,发现两个标准的表面积差值为:1.760-1.758=0.002,在计算过程中,如果不能区分两个标准的差异,势必会产生大量的误差。
相比于过滤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基于建筑实践),更建议使用GJG2018软件,让自己在夏天也能保持凉爽。
1.2 同规格热轧钢与焊接钢重量比较
经常有朋友问我,为什么热轧钢和焊接钢分别计算数量,最后总量不一致呢?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看一张图:
乍一看,哇塞!同规格的焊接钢材比热轧钢材轻,以后就用它了!但是,你忘了它存在的条件——真空条件。其实我国地方政府(地方配额/清单要求)对焊接钢材的使用都有限制,而且要求设计人员在焊接钢材时将腹板和翼缘板延长10-25mm钢结构理论重量计算器,以保证强度,并补偿焊接损失,无疑增加了我们的计算难度。
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GJG2018软件为了准确、方便,增加了“计算设置”功能,对接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计算工程量时,只需要提前将地方标准与软件中的数据进行设置,即可进行“傻瓜式”操作。例如某地方标准要求,采用焊接钢筋时,腹板和翼缘板需同时延长15mm。抛弃以往的计算器算法,我们可以这样做:
进行图3所示的计算设置后,所有焊接钢筋都会自动延长腹板及翼缘板15mm并自动输出数量,大大增加了准确性。
1.3 热轧钢与焊接钢特性比较
从断面类型上看,焊接H型钢可以制成各种接口,类型很多,截面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而热轧H型钢的断面类型有限,容易造成浪费。
从理论价格上看,热轧钢是一次成型,不会造成浪费,而焊接钢是将钢板拼接、焊接而成,工艺过程中会产生损耗,因此热轧钢的理论价格低于焊接钢。
2. 不同情况下选择热轧钢还是焊接钢
不管某一类型有多么适合本工程,到底用热轧钢还是焊接钢还是要以图纸的总体设计规范为准!!!
场景一:图纸明确标明使用热轧(型材)型材(便捷型)
比如设计说明书上显示某工程需要用到截面为HW300*300*10*15的热轧钢筋(请查一下国标,如未标注,建议使用最新国标)。在没有GJG2018软件的时候,你是否已经手忙脚乱了?是不是在计算器上打字打不开?不过,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在截面库里搜索了:
然后,您就可以排列钢部件了!
场景二:图纸明确标明使用焊接型材(便捷型)
以往造价人员通常按照体积*密度来计算焊接钢筋的重量,但经过多方证实,会有误差(热轧钢筋的重量是国家标准,不能简单计算,焊接钢筋的重量需要结合地方定额),所以建议大家直接在型材库中搜索,类似于输入热轧型钢型材的截面规格:
场景三:图纸上明确标明采用热轧(型材)截面,但是在截面库中找不到对应的截面(通讯类型)。
比如某工程设计总说明上要求使用截面规格为500*500*15*18的热轧H型钢,当时预算员就开始在网上找各种图片、资料……然而最痛苦的是,不是自己累,而是自己辛辛苦苦找来的数据,不一定都对……现在,可以直接在GJG2018软件里搜索截面库了:
如果出现“?”,请不要担心!我们可以自己添加自定义部分。
零部件截面及相关数据的输入瞬间即可完成。
场景四:图纸总体设计说明标注不清晰(思考型)
如果合同和设计说明书没有明确注明采用焊接型钢还是热轧型钢,基于前文对热轧型钢和焊接型钢特点的对比分析以及建筑专家的建议,本文建议您优先采用热轧型钢。
3.一图学会选择热轧钢和焊接钢
你们学会了吗?赶紧打开GJG2018软件开始使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