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领域,通常用亩产来衡量农田的效益。 漳州将这一理念引入工业领域,按照企业亩效益进行考核,引导企业树立“亩成英雄”的发展理念,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提升企业效益。工业用地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相城区围绕“深学争先、敢为人先、实干争效”,深入开展“产业发展工程建设提升年”活动”,结合园区升级专项行动,通过盘活园区低效区域、腾笼园区等方式。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等方式,促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提高亩产,助力产业加快发展、增效。
金丰开发区鸟瞰图 郑文典 摄
振兴工厂——
推动转型升级
3月,在相城金丰开发区力雄食品的无菌车间里,工人们穿着防尘服、戴上防尘帽,有条不紊地把新鲜出炉的吐司分装到包装中。 车间里散发着阵阵浓浓的奶香。 。
在车间的另一个出口处,一袋袋包装好的吐司从车间生产线上流出。 负责装箱的工人们早已等候在最后一条传送带两侧,紧张而有序地将吐司装箱; 车间门口,一辆叉车正在将包装好的吐司面包装进卡车,运往各地。
力雄食品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烘焙糕点休闲食品企业。 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与如今工厂里熙熙攘攘、忙碌的景象不同,三年前这里还是富康达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座闲置工厂,虽然占地近40亩,但2021年平均每亩税收收入为仅1600元。 。
“一寸土地值一寸钱,这么好的工厂、这么好的地段怎么能闲置、浪费呢?” 相城区副区长、金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志平表示,金丰开发区积极为企业服务。 宣传解读新规模激励等惠企新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参股引进力雄食品,投资3亿元建设6条面包蛋糕生产线,年产面包蛋糕4万吨。
新公司力雄食品入驻后,工厂焕发出勃勃生机。 次年,力雄食品符合规定,进入统一系统。 年产值突破亿元,税收超过100万元。 该土地平均亩均税收收入同比增长。 近20次。
不远处的金华路,昆盛冷链物流及食品科技项目一期已全面封顶,工人们正在加紧进行室内墙体砌筑等装修工作。 这块土地原本属于福龙城家居,但该公司因经营不善,处于停产、废弃状态,亩产为零。
唤醒沉睡的工厂,让它产出效益! 在金丰开发区的积极推动下,坤盛冷链物流通过合法拍卖获得土地使用权,开始建厂。
新户主昆盛冷链物流及食品科技项目带来总投资约18亿元。 其中,一期投资约6亿元旧钢构,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 规划建设智能冷链物流配送低温冷库、农副产品加工、调理菜生产及配套设施。 一期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6亿元,年税收约1800万元,新增就业800多个。 建成后将成为漳州最大的调理蔬菜研发和生产基地。
从无人问津的闲置土地到欣欣向荣的企业基地,这些变化都得益于相城区以“平均亩数”来考核工业企业的做法,强制处置低效土地。
近年来,相城区经济快速发展,空间日益有限,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同时,部分企业可能因各种原因处于停产状态,工厂闲置,土地荒芜; 有的企业占地面积大,但产出效益低。 相城区全面启动金丰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改变原有摊饼的发展模式,让每一寸土地都“活起来”,工业用地容积率和人均税收收入大幅提升。亩。
行走在金丰开发区,低效、闲置的厂房得到盘活,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 工厂里的生产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呈现出忙碌的景象。
工业和信息化局干部深入关联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郑文典 摄
清空笼子,换只鸟——
协助公园更新
去年下半年,金丰开发区与漳州科华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高端电力变换设备产业园项目。
科华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占地约83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 拟建设能源装备综合检测线及生产线、能源装备零部件加工等产品以及配套建筑产品。 检测环境中心、产品创新开发中心等。项目用地前身为漳州亚邦化工有限公司厂房,从事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
“作为一个已经成立32年的开发区,一些早期入驻的企业已经不符合园区的定位和发展规划。” 周志平告诉记者,金丰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1998年3月获得省政府认定,省级重点开发区,规划总面积66平方公里。 目前已完成开发18.13平方公里,形成北斗产业园、金宝产业园、南山产业园、浦南产业园“一区四园”的发展模式,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420多家企业入驻已入驻,初步形成食品加工、绿色钢铁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
园区和企业想要发展,就需要不断自我更新。 疏散笼子并更换鸟类是重要的一步。
目前,亚邦化工已搬迁至石化产业集中的古雷开发区,开发区将利用从亚邦化工收回的83亩土地用于建设科华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
不仅是老企业,老工厂也在被取代。 开发区早期工厂多为钢结构、单层,土地利用率低,亩效较低。
不远处的金华路,一珍食品有限公司厂房已封顶,正在进行脚手架施工。 工人们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安装室外雨水、消防管道等配套设施。
“该工厂用地面积约为33473平方米,但原建筑面积只有17672平方米,实际容积率只有0.52。” 相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肖先云表示,一真食品通过合法拍卖取得使用权后,对老厂房进行了更新扩建,新建了2个GMP生产车间和1个研发车间。建成,总建筑面积约39860平方米,容积率扩大至1.2。 同时,企业建成投产后,可年产肉制品5000吨,预计年增加产值3亿元,上缴税金600万元。
相隔两条马路的吉瑞宝家具,有一座占地9.14亩的工厂。 2021年平均每亩税收1.17万元。 在开发区的支持下,公司还对原有的旧钢结构铁厂房进行了升级改造。 容积率由0.82增加到1.44。 建成投入使用后,公司年均亩税收将增至15.09万元。
“近年来,金丰开发区支持引导企业进行厂房改造,建设3至5层通用厂房。” 周志平表示,通过改扩建厂房、提高建筑容积率,昆升、一振、玉川等19家企业共盘活土地约596亩,新增新改扩建厂房约50万平方米(包括已建成和在建的),大大提高了平均亩产值。
郑文典在三宝1780mm热轧特殊钢卷板项目生产车间拍摄
技术创新——
赋能业务发展
企业需要更新,工厂也需要更新,生产技术和理念需要更新。
一方面是盘活低效土地,提高工业建设用地产出效率; 另一方面,相城还发挥指挥棒作用,加大力度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提高亩产值。
星月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年从事工艺家具生产和销售的自营进出口公司。 今年刚刚申报了家具智能化升级技改项目。 拟对现有厂房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设备选型、采购和软件实施规划。
金丰开发区得知情况后,迅速成立协调工作组,多次深入项目现场,主动协调问题,及时提供后续服务,帮助该公司加快提交改造设计方案,确保该项目已顺利完成。
“非常感谢开发区对公司的支持!” 公司总经理王志文表示,公司技术改造后,将引进智能雕刻、激光自动切管、机器人焊接、智能喷涂等自动化生产新工艺。 通过软硬件的更新和升级,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潜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打造新型智能生产车间,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作为漳州钢铁的龙头企业旧钢构,三宝集团更加注重对新生产线、新技术的追求。
三宝集团生产车间内,生产现场热火朝天。 钢架设备排列整齐,自动化生产线转动,1780mm热轧特殊钢卷的生产为公司注入了新动力。
“这条新投产的生产线,从设备到控制系统,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 三宝集团电炉炼钢厂厂长朱卫国告诉记者,该项目的成功投产,标志着三宝集团从传统建材向优质特钢转型,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全省高效短流程特钢宽厚板卷生产线,对集团意义重大。
1780项目主要产品为高强度、耐腐蚀特殊钢,可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变压器铁芯部件等,比传统钢材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也带来了更多客户订单到三宝。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技术创新是必由之路。
据了解,2023年,三宝集团将实施建设技改项目共9个,总投资68.4亿元。 对企业生产各环节、各子系统的能源进行更加精准的管控。 改造完成后,与传统工艺炼钢技术相比,能耗降低近一半,减少碳排放约5万吨/年; 同时,三宝集团计划三年内建设分布式500兆瓦太阳能发电及光伏储能项目,为实现绿色能源、绿色冶炼、绿色产品的“三绿”目标做出更大贡献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金丰经济开发区已鼓励引导10多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预计技改项目将达到10个以上。” 周志平表示,下一步,开发区将围绕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改造。 以空间求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有效产业投资,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记者手记
让“一寸土地”出“一寸金”
近年来,漳州坚持把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作为“争先创优、争创一流、争创实效”的主战场,以提高效率、效益、效益为重点,进一步引导产业发展。企业树立“平亩成英雄”的发展理念。 努力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率,提高经济密度,促进土地利用集约、高效、优质、可持续。
在这个接力棒指挥下,相城区探索出了一套盘活现有工厂、保障土地需求、出台激励政策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在帮助企业提质增效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
为盘活休眠厂房,特别是盘活存量厂房,相城区摸清财政状况,将低效用地细分为工矿、居住、商业服务、设施、村落、历史用地六类,并采用“ “大数据+实地调查”模式先进行低效的土地调查工作,再进行线下实地调查。 在网上核查的基础上,核实并补充现状,建立闲置资产账户,然后进行单独咨询和研究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坚持一企一策,为闲置工厂找姻亲,综合运用市场、司法、行政等手段,充分发挥嫁接、投资活力,唤醒沉睡工厂,让它们重获活力,绽放新花,结出新硕果,为经济新常态下解决土地利用问题、探寻“现有工厂盘活”的新路径。
英雄以亩均评,任重而道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相城区的D类企业大部分都是监管企业。 规模较小,产业链延伸不足。 受疫情和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差,亩产较低。 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针对这些实际困难,相城区正在完善企业服务工作体系,实施“千干部带千企”惠企专项行动,积极走访调查企业经营现状,持续为企业服务。对企业增资扩产意向开展跟踪服务,及时了解企业用地、厂房需求信息,推动新项目落地; 协助企业盘活现有工厂,鼓励企业加快投资进度,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亩均效益,推动投资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益。 (本报记者肖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