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间支撑设置的基本原则(三)

   日期:2024-03-0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618    
核心提示:6.当建筑宽度大于60m时,在内列柱宜适当增加柱间支撑,当不能布置交叉支撑时,可采用图3-4b,3-4c的支撑形式。也可以不增加内部柱间支撑而采取加大屋面支撑或柱间支撑的规格的方式,此时需要严格进行内力计算,确保支撑受力安全。柱间支撑应优选选择使用交叉支撑。

(三)支持设置的基本原则

1、虽然有些屋面板具有一定的集肤效应,但这种效应目前很难量化,所以在设计支撑时不能考虑这种集肤效应;

2、柱间支撑应尽可能与屋面支撑位于同一跨度。 当因墙内门洞无法安装时,可将柱间支撑设在相邻跨上;

3. 一般来说,支架间距一般不宜超过5跨; 无起重机时,宜为30~45m; 有起重机时,间距一般不宜大于60m;

4. 屋顶支撑需要在屋脊处断开。 (见图3-3)

5、下列情况应考虑设置纵向水平屋面支撑:

(1)当存在抽出柱时,如部分抽出柱,可仅设置部分纵向支撑钢结构柱间支撑图片,见图3-5a;

(2)当柱距较大且边柱采用假墙框架柱时,见图3-5b;

(3)起重机吨位大于15吨并具有驾驶室。

6. 当建筑宽度大于60m时,内柱宜适当增设柱间支撑。 当无法设置交叉支撑时,可采用图3-4b、图3-4c所示的支撑形式。 也可以在不增加内柱支撑的情况下钢结构柱间支撑图片,增加屋顶支撑或柱间支撑的规格。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严格进行内力计算,以保证支撑力的安全。

7. 同一立柱内,不同类型的支撑不应混合使用,否则刚度小的支撑受力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刚度大的支撑则会因超载工作而损坏。 柱间支撑最好使用交叉支撑。

8、下列情况,柱间支撑需分层设置。

(1)当有高低跨时(或有长雨篷时),在高低跨(或大雨篷处)的柱间需分层设置上下支撑(见3) -6a);

(2)当檐口高度大于9m时,可根据支撑角度设置双层柱间支撑。 十字支撑与水平面的夹角以45°为宜,且不应大于55°;

(3)有起重机时,需在起重机梁处分层设置柱间上下支撑。 端部托架之间可以不设置下部支撑,以减少吊车梁的温度应力(见3-6b)。

9、柱间交叉支撑可采用受拉圆钢、角钢或圆(方)管。 当柱间支撑承受的内力较大或工厂起重机吨位大于5吨时,不宜采用圆钢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角钢支架或圆(方)管支架。

(4)角撑的作用和设置角撑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梁下翼缘和柱内翼缘变得不稳定。 并在设计计算中用作最不利横向支撑之间的最大间距,以减少梁和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 之所以安装角撑,是因为刚架斜梁的受力变化。 在恒载、活载等荷载组合作用下,梁上一般受力为上翼缘受压、下翼缘受拉。 这样,檩条与钢梁的有效连接,为梁上翼缘的稳定性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稳定性能得到保证。 然而,当受到风吸载荷时,下法兰受到压力,上法兰受到拉力。 这样,下法兰的稳定性就没有可靠的面外支撑。 因此,需要在梁下翼缘加设角撑以提供钢材。 梁的下翼缘提供支撑。 角撑的一侧与梁的下翼缘连接,另一侧与檩条连接。 过道通常设置角撑,因此一般梁的面外计算长度为檩条间距的两倍。 角撑的使用方法如图3-7所示。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