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架轻质夹层楼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统一规范》GB50205-2013
(2)、《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13
(4)、《钢架轻质板》09CJ20、09CG12
(5)、《钢框架轻质网格板、楼面板、墙板》Q/TX TJX001-2009
(6)、《工程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86
(7)、《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标准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标准
(十)相关设计变更
二、项目概况
(略)其中夹层楼板子工程为钢框架轻质楼板,面积约㎡,板厚60mm,每平方米重量约65kg。
三、施工部署
1、劳动力组织:根据建设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配置劳动力,以焊工、格栅板安装工为主,并确定人力调动计划。 管理人员和辅助劳动力的安排根据施工管理组织、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需要而定。
2、组织管理:负责网格板工程安装工作的具体安排和组织管理,确保各工序符合计划和规范的要求,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严格执行项目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安排,认真将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具体内容落实到现场实际施工中,确保天基网格板项目主要流程按部就班实施落实到具体施工操作钢结构轻型板,确保电网工程建设质量。
4、施工准备:
1、成立了强有力的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现场施工。 该项目部由技术精湛、管理能力强、具有丰富类似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
鉴于本项目的特点,组织机构实行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指挥,各专业人员全面负责。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有计划地组织、协调、建设工程,保证工期、质量、安全。
安装前两天,测量人员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重新测量标高。 同时,技术人员要认真审核图纸,及时解决问题,根据工程安排提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二、具体措施如下:
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天基网架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简介。
Ø了解材料特性,掌握施工要领,明确施工顺序。
Ø 了解施工难点和要点,进行施工前技术交底,对操作人员进行入职前教育。
5、安装过程
(一)安装过程
铺设楼板安装、调整板缝距离、焊缝填缝、自检验收
(二)施工作业
1.线下付款
与前道工序交接完成后,根据布板图放出板边位置,同时检查布板现场结构是否为圆。
2.安装
(1)用电梯将单板运输到楼层,然后手动将单板运输到工作楼层并依次安装。
(2)楼板安装时,楼板搁在支撑上的长度不应小于40mm。 就位后,将楼板主肋与支撑件(混凝土梁上的预埋件)焊接牢固; 板两端搭接长度及空余部分应均匀,支架如有间隙,用铁皮垫好,然后焊接固定。
3、焊接施工
(1)钢框架采用焊接连接,采用焊接时,焊缝质量等级为三级。 每块板与钢架上支撑(预埋件)之间至少有3点焊接(端部焊接不少于2点)。 安装夹层楼板时,板搁在支撑上的长度不得小于40mm,楼板就位。 后楼板主肋应与支撑(混凝土梁上的预埋件)焊接牢固,焊缝长度不应小于40mm。
(2)夹层不得随意开洞。 当孔径D>200mm时,应单独设计,并在生产时提前预留。 若特殊情况需要现场打孔,应与生产厂家配合完成。 预埋件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测量。 预埋件允许的位置偏差要求垂直方向±10mm,水平方向±5mm。
(3)钢梁上的支撑必须按布置尺寸焊接,安装后不得承受荷载。
(4)进行焊接。
(4)在与混凝土墙体连接的支撑件钻孔时,如果钢筋影响成孔,可适当调整孔位,并对图中标准支撑件进行相应修改。
(5)钢构件制造前,其表面应进行喷砂除锈,除锈质量等级应符合国家标准Sa2级。
4.调整缝距
按09CJ20、09CG12或13CG12-1的要求,将板缝调整到允许偏差范围内,板缝宽度偏差不应大于1
5、安装及填缝(见附图)
以上图片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施工过程将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
六、自检验收
焊接完成后,自检无误。 现场清理杂物后,填写检验信息并申请验收。
(三)质量要求
(1)板材必须有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
(2)将砂浆浇注到板的接缝处。 浇筑时砂浆必须插入牢固。
(3)。 允许偏差:(1). 板缝宽度:±10mm。 (2)。 板轴偏移:±5mm。
(4)聚合物防水涂料的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5)填缝填密,板面平整度可有1cm误差。
六、质量保证措施
(1)项目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质量责任体系,分解质量目标,根据具体质量要求逐层分解施工过程,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最基层。根据工程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完整的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并定期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
(2)制定实用的管理制度,包括图纸审查和技术交底制度; 现场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样品及首检标准; 流程管理系统; 节目数据管理系统; 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和质量管理质量咨询、质量评价,严格执行。
(3)严格的质量程序管理,包括:项目质量计划、文件和数据控制程序、物料管理程序、产品标识和追溯程序、过程控制程序、检验和试验程序、不合格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质量记录程序,以严格的程序规范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四)深入设计施工详细设计图纸,严格编制和审查施工方案; 对设备、材料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五)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样板制度、三检制度、三级检查制度; 流程安排合理,管理严格执行; 绝对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工序实行彻底返工。 毫不留情。 这些对于质量控制非常非常重要。 严格执行流程交接制度。
(6)最大限度协调各专业承包商的三维交叉作业和正确的工艺衔接。 (7)加强原材料现场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强化施工过程管理,认真执行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提高工程稳定性质量并确保实施 质量目标的所有因素均受控。 制定切实可行的产品保护方案和管理细则,并统一部署,联动各专业确保成品保护。
(8)通过过程质量控制实现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7、安全保证措施:
1、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随时检查,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 如发现违规操作,及时纠正。 如遇紧急情况,有权决定暂停营业。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工作时间不得饮酒、赤脚、穿拖鞋、硬底鞋、高跟鞋、带钉套脚鞋。
3、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高度集中注意力。 要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注意探头板,时刻听从信号指挥,严禁现场玩耍。
4、焊接操作:防护罩必须完整、牢固。 主电源应采用橡套电缆,长度不宜大于3米。 作业时应清除其下方的易燃物,必要时应有专人看管。 操作多台电焊机时,需要拆卸其中一台电焊机时,应在切断电源后检查一侧电源。 确认没电后才能拆除。 露天使用焊机时,应采取防潮措施。 机器下方应使用干燥的物体缓冲机器钢结构轻型板,机器上应安装防雨罩。 高空焊接时,必须清除下部易燃部分,并指派专人防止火灾。
5、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部和地方政府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将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施工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严格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以安全促生产。
6、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通过组织实施、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认真整改,杜绝致命事故发生,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发生,严格控制轻伤事故发生频率。
7、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方案和措施,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8、建立并执行上班前安全生产讲话制度。
9、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安全帽、下巴带。 佩戴没有下巴带的头盔将被视为违规。
10、2m以上高空作业且无法使用可靠防护设施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 安全带要挂得高、用得低,切忌挂得低、用得高。 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摇摆和碰撞,以免发生事故。 11、所有参与现场施工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将证复印件报项目管理部安全文明部备案。
十二、主要应急措施
12.1。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1)迅速将伤员从危险区域转移至安全区域。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发现窒息,应立即解除呼吸道阻塞和呼吸功能障碍。 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清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 事等.
(3)有效止血、包扎伤口。
(4)根据伤情严重程度,报警并直接将受害人送往医院,或简单处理后前往医院检查。
(5)伤者有骨折、关节损伤、四肢挤压伤、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等情况时,应采取固定措施。
(6)如果伤者肢体折断,尽量用干净的干布(无菌敷料)包裹并放入塑料袋中,与伤者一起运输。
(7)为预防感染、减轻疼痛,可给予伤员抗生素、镇痛药。
(8)记录受伤情况。 现场救援人员在抢救伤员时,应记录受伤机构、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
(9)立即拨打120与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如果医院在附近,将直接将您送往医院)。 应明确事故地点、严重程度、部门联系电话,并派专人前往路口处理。
(10)项目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救援并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十一)事故发生时,应当组织人员全力开展救援工作。 如有情况,立即拨打120紧急热线并通知相关负责人。
(12) 转运重伤人员应采用伸展运动。 腹部外伤、背部脊柱损伤者应采用卧位运输; 胸部受伤者一般取半卧位,头部受伤者一般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以避免呕吐和误吸。 。
(十三)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便于事故原因调查分析。
12.2. 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1)现场人员应立即断开电源,并尽快切断电源(闭合电路)。 现场获得的绝缘材料和其他设备也可用于将触电者与带电体隔离。
(2)立即将伤者撤离危险场所,并组织救援人员。
(3)如发现触电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跳停止,应将伤者仰卧于平地或平板上,立即进行个人呼吸或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
(4)立即拨打120与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如果医院在附近,将直接将您送往医院)。 应详细提供事故发生地点、严重程度、部门联系电话,并派专人前往路口响应。
(五)立即向所属公司、集团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并寻求支持。
(六)维护现场秩序,严密保护事故现场。
12.3。 物体撞击事故应急响应
(1)施工区域发生物体撞击事故,急救人员应尽快赶赴事故现场,呼叫周围群众及时通知医疗部门,尽量不要移动病人,尽力当场营救病人。
(2)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迅速向应急小组报告,应急小组成员立即召集全体成员前往事故现场,了解事故受伤程度;
(三)疏散现场闲置人员,保护事故现场,防止其他人员接近现场,并进行必要的医疗救治。 如果伤情允许,组织救援人员将伤员转运至安全地点;
(4)不要触摸患者伤口,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在担架或平板床上运输;
(5)项目负责人根据报告决定是否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说明伤者情况、事发具体地点等。
12.4。 准备应急物资: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12.5。 通讯联系医院救援中心:120 警察:110 消防:119
8.成品保护措施 Ø
板材安装前,现场存放时场地应平整、密实,并应水平堆放,每堆高度不超过1米。 底板两端应用等高的木方平齐。 请勿使用砖块或其他易碎产品代替。 现场严禁将腿管等重物、尖锐物品扔在板面上,以免损坏板面。 Ø
所有成品楼板严禁未经验收合格的师傅踩踏等作业。
9.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