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 7 时 30 分,北京亦庄举办了半程马拉松赛事,同时也是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在南海子公园南门开始起跑。这是全球首次举行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20 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跑步爱好者一同冲出起跑线,在长达 21.0975 公里的赛道上展开极限挑战。夺冠大热门“天工”表现出色,最终以 2 小时 40 分 42 秒的成绩完成比赛。
“天工”的高度为 1.8 米,它有着两条结实且充满机械感的大长腿。去年在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事中,它曾以“配速员”的身份与选手们一同冲刺终点。去年时,“天工”的奔跑速度是 6 公里/小时,而现在其最高奔跑速度能够达到 12 公里/小时。
机器人奔跑时,它的双脚会交替且重重地踏在地面上,持续产生的这种冲击给机器人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基于此,研发“天工”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特意对机器人进行了轻量化的设计,同时还采用了关节导热以及风冷散热等技术,这样就能让关节支撑更长时间的奔跑。
这次比赛要求机器人爬坡和过坎,并且要转 14 次弯。起跑时选择逐个出发的方式。虽然是“人机共跑”,但机器人有专属的赛道。整个比赛时间为三个半小时。在比赛途中,机器人可以更换电池,也可以直接换上新的机器人进行接力,不过后者会被追加 10 分钟的罚时。与最终成绩相比,每支赛队攻克技术难题的经历更重要,每台机器人挑战性能极限的过程也更重要。马拉松存在终点,然而人形机器人的创新以及发展却没有终点。北京经开区管委会的副主任梁靓表示,这场比赛将会促使技术进行迭代升级,使机器人能够在更多的场景中充分展现其本领。
看看新闻记者: 耿博阳 李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