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昔阳:装配技术为建筑业提质增效的吊装现场

   日期:2025-04-0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28    
核心提示:作为山西省第一个应用叠合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技术的工程,该项目为山西省市政工程建设由粗放建筑向高端制造业转变探明路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将推动山西省建筑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现场吊装图。 白涛 摄

中新网太原 8 月 22 日电。用像搭“积木”那样的“装配”技术来施工,这种方式比传统作业效率高很多,能为工程提质增效;以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为目标,既可以快速施工,又能够守护碧水蓝天。“装配技术”在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作用,推动着山西建筑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8 月 22 日,记者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经济开发区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现场进行观察。在一周时间内,280 米装配式构件试验段的第一节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已经完成。这里呈现出了与传统施工不一样的“速度魅力”,也呈现出了质量方面的“魅力”,同时还呈现出了环保方面的“魅力”。该项目是山西省第一个应用叠合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技术的工程,它为山西省市政工程建设从粗放建筑向高端制造业转变探出了路径。

晋中市昔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由山西建投安装集团通过 PPP 方式进行投资建设的。这个工程的管廊主线呈南北走向,沿着昔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X340 县道的西侧路边进行建设。其起点处在阳煤氯碱厂区的北部,终点则到达松溪河南岸。该项目属于两舱管廊,是由底板、墙板、顶板这三种预制构件与现浇砼相结合而形成的。底板及顶板采用叠合板,墙板采用叠合夹心墙。

现场吊装图。 白涛 摄

叠合装配式建造方式和传统工艺不一样。它会把管廊本体结构中的墙板、顶板部分预先制作好,就如同先制作好“积木模块”那样。接着,把这些“模块”运到现场山西钢结构脚手架,像“搭积木”一样快速进行拼装,之后再二次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整体结构。这种建造工艺运用 BIM 技术与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装配式管廊从深化设计到预制加工,再到现场吊装以及后期运维的全过程管理。它显著减少了传统施工里脚手架的使用量,使得劳动强度得以降低,工期也得到了缩短。例如,现浇结构需要 15 天,而叠合装配式结构仅需 5 天,施工速度有了很大提升。并且它不受冬、雨季天气的影响,能够缩短关键线路的工期。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安全风险也有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是“湿法作业”,而“预制”+“装配”式作业与之不同。这种作业方式让工地摆脱了脏、乱、差的状况。它从源头处切断了颗粒物的污染,还大量减少了建筑垃圾,守护住了碧水蓝天。

山西建投集团是山西省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它是住建部认定的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在山西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山西钢结构脚手架,它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山西建投集团围绕装配式建筑的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运营全产业链。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建设与装配式建筑发展。在全省投资建设了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确立了“六区、两基地、三平台”的建设目标。其中“六区”包括钢结构产业区、PC 构件产业区、综合管廊等市政预制构件产业区、装修一体化产业区、绿色建材产业区、仓储物流会展区。“两基地”为研发基地及教育培训基地。“三平台”是依托行业云平台搭建三个“互联网+”平台,分别是互联网+采购信息平台、互联网+投融资平台、互联网+技术服务平台。从而形成了建筑产业化完整产业链。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助于山西省建筑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进行转变。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