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铁 6 号线东夏园站 B 口出站后,一个室外下沉式广场展现在眼前。这个广场宽敞且明媚。蜿蜒的步行梯与周边的绿植相互映衬,仿佛溪流在山谷间细语轻吟,又似潺潺流淌。
从下沉广场走出后,有一栋购物中心。这栋购物中心融合了现代时尚与文艺潮流,它拔地而起。它有着波光粼粼的银色幕墙,有着悬挑的玻璃盒子,还有运河文化主题场景的屋顶花园等。这些都无不宣示着通州又一个新地标的诞生。
通州副中心行政区仅有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它是由首开股份与华润置地联合打造的首开通州万象汇,在 9 月 20 日这天正式开始营业迎接客人。
2019 年 10 月拿地,到 2024 年 9 月开业,历经五年时间。这五年间,首开通州万象汇得以建成,补齐了区域商业配套中最关键的一环。在这背后,疫情带来了影响,特殊的位置也带来了施工挑战,同时需要突破这些困境。大跨度穹顶以及环保要求等方面,面临着技术考验,也需要实现突围。地铁接驳和园林一体化等,对区域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都充分展现出首开集团作为国企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设计以运河文化为魂
通州副中心历经多年精心规划与建设。如今的它已焕发出勃勃生机。它成为了一座现代与未来交织的璀璨之城。
这片土地充满活力,一座座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打卡点吸引着众人。运河商务区有摩天大楼,还有燃灯塔。北京城市图书馆以银杏树和银杏叶为主要设计元素。大运河博物馆被称为“运河之舟”。北京艺术中心有着“文化粮仓”的称号。
如今,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个新地标。它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心脏地带,处在运河东大街与通济路的交汇处。首开通州万象汇接驳着地铁 6 号线东夏园站,距离北京市政府约 600 米。它地上有七层,地下有四层,其外立面与空间设计融入了属地文化。据悉,在该项目中,首开股份承担着项目工程、财务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工作。华润置地则主要负责设计、开发报建以及招采等内容。两大国央企一同对首开通州万象汇进行操盘,致力于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标杆项目。
首开通州万象汇的外观设计独具特色。它的外立面将菱形铝板元素运用得十分巧妙。这些铝板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就像水面泛起的粼粼波光一样。它们绘制出了一幅生动且富有动感的流水画卷,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流动与变化之美。
在首开通州万象汇的创意设计方面,运河文化的精髓被深刻融入其中。首开通州万象汇首开方项目负责人张硕介绍说,因为项目位于通州副中心,并且紧邻历史悠久的大运河,所以其外观打造特意借鉴了古运河的韵味,目的是力求与自然水域和谐共生,从而展现出通州地区水清岸绿、蓝绿交织的独特生态美景。
图说:首开通州万象汇的首开方项目负责人张硕表明,该万象汇的设计致力于与自然水域达成和谐共生的状态。
大跨度的穹顶设计,就像一颗璀璨的夜明珠。这一设计彰显了通州的独特魅力,并且在夜晚能绽放出迷人光芒,成为城市夜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首开通州万象汇有充满时尚感与艺术气息的外立面和大穹顶,其三大特色空间也备受关注。
上文提及的下沉广场,它是休憩与放松的地方。其多功能的空间布局,使得它成为举办演艺表演的场所,成为举办市集活动的场所,也成为促进文化社交的场所。在这里,人们既能享受宁静时光,又能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从而体验到不同形式的情感交流与文化碰撞。
乘坐观光电梯,到达位于 L4 - L5 层的悬挑空间玻璃盒子。这里的玻璃幕墙高达约 11 米,展现出 270°的观景视野。夜幕降临后,屋顶的 LED 矩阵灯光璀璨耀眼,就像繁星点点一样,营造出了极为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这里不只是观景台和休憩区,还拥有兼具品味与内涵的商业空间。
继续向上到达 L6 - L7 层,这里有一个超大的屋顶花园。这个屋顶花园从艺术体验、文化融合、科普互动等方面出发,打造了运河文化主题场景。屋顶花园面积达 3000 多平方米,其中不仅有儿童游乐区,还有咖啡厅、餐厅和绿植。同时,这里还有甲板休憩空间和船沿远眺区钢结构穹顶施工方案,以及充满艺术感的运河帆船。张硕称,帆船的设计寓意十分深远。其目的在于传承通州“万象汇通”的历史。这是对千年来通州作为仓储漕运重地以及南北商品集散地这一独特地位的致敬。
这些建筑封面和社交空间设计充满了文化艺术与现代时尚。这些设计无疑会成为热门地标,能够吸引众多访客前来探索和打卡。
图说:首开通州万象汇处在运河东大街与通济路的交会之处。它地上有七层,地下有四层。
技术创新铸就璀璨地标
首开通州万象汇精彩呈现了。这背后,是首开团队在技术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且取得了突破。
地下排水 TRD 工法被灵活运用,地下钢混结构跳仓法也被灵活运用。玻璃盒子支撑柱的水泥灌注精益求精,大跨度穹顶方案得以落地并实现技术突围。这些无一不彰显着首开人在工艺与技术领域的极致细腻以及精工精神。
在处理基坑地下水的问题时,首开通州万象汇通过采用 TRD 工法来进行止水帷幕的施工。项目工程经理王镝向记者阐述道,TRD 工法的墙体具有整体性良好、连续性较强以及施工缝较少的特点,能够有效地隔断透水层。根据项目的地质情况,首开通州万象汇的止水帷幕长度约为 40 米。这意味着在基坑开挖范围之外做一圈防渗地下连续墙。这样一来,周围的水无法进入,而里边的水也难以流出,从而减少了项目的降水量。
新京报此前有报道称,在 2019 年,TRD 工法才首次被引入北京。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在地下钢混结构这一方面,首开通州万象汇采用了跳仓法进行施工。
工程土建主管张军解释了何谓“跳仓法”。他说将大体积混凝土划分成若干小块,先浇筑其中一块,隔一块后再进行浇筑,相邻两块的浇筑间隔时间不少于 7 天,接着再进行另外两个相邻部位的浇筑。这种工法能够减少因温度降低而产生的裂缝,还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质量和抗渗性能,并且可以节约工期,使得机电、装修等工作有空间提前介入作业。
图说:工程土建主管张军称,“跳仓法”施工能够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能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还能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能,并且可以节约工期。
地上分隔墙进行施工。首开通州万象汇使用的是加气混凝土条板墙,这种墙替代了传统的砌块。这种产品内部设置有双层钢筋网片,它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并且属于预制构件,在工厂提前生产后拿到现场进行安装,既绿色环保,又能够加快工期、降低成本。张军表示,每组 3 个人,一天能够施工 15 块(10 立方米),相比于传统的 3 个人一天砌筑 4.5 立方米,快了一倍还多。
在首开通州万象汇的建设期间,工程难度最大的部分是钢结构穹顶。据悉,此项目穹顶的最长跨度为 50 多米,在商业体里是比较少见的,因为跨度大所以难度高。
工程精装主管周先伟透露,穹顶设计方案最终得以落地。这经历了多轮评审与论证过程,且这些评审与论证是严谨而深入的。在第一轮专家论证阶段,核心挑战集中在穹顶的超大跨度特性上。多位专家都一致指出,此特性有可能加剧结构的扰度效应,从而导致潜在的扭曲变形问题,进而给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
如何突破技术难题呢?周先伟指出,针对这一瓶颈问题,项目团队通过专家、工程、设计等多方面以及多次的论证。这样做使得设计方案能够平稳落地,在保证整体效果的同时,也更便于现场施工。其核心策略是增强结构基础的支撑能力,具体表现为把基座铰支座的数量从原来的二十余组大幅度提升到三十余组,此举动显著增强了穹顶的支撑冗余度与稳定性。
在穹顶的安装施工过程中,我们运用了贝雷架模块化施工技术。首先,在工厂里把贝雷片拼装成标准化的模块单元。接着,在施工现场利用高效的组装工艺进行无缝拼接。这样做既保证了施工过程的精准度和效率,又大大降低了现场作业的难度与风险。周先伟表示。
图说:在所有工程中,难度最高的当属钢结构穹顶。工程精装主管周先伟讲道,对于这一难以突破的瓶颈,项目团队经过了专家、工程以及设计等多方面、多次的论证。
有八根混凝土柱子支撑着玻璃盒子,对柱子内部灌注混凝土这件事,进行严格的隐蔽工程验收是很重要的。这个过程需要对每个柱子进行细致检查,目的是确认混凝土灌注的充实度,防止留下未填充或含有杂质的隐患。如果出现问题,后果会很严重。我们借助超声波检测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也进行多层次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层层把关,确保灌实。通过这些措施,保障柱子的承重性能能够完全符合设计标准与安全规范。张军表示。
这些技术层面的工作精益求精,不断取得突破与革新,它们共同铸就了通州万象汇的非凡品质和独特魅力。
五年匠心破解重重难关
首开通州万象汇华丽登场,这背后凝聚着众多的匠心与努力。在疫情期间面临施工挑战,以及在区域内特殊环境下受到作业限制,首开人不但没有被困境束缚,还以非凡的毅力跨越了重重难关,他们对每一个细节都秉持着匠人之心,力求做到完美。
张军称,在 2019 年获取土地,到 2022 年 7 月开始施工。首开通州万象汇的建设历程遭遇了整个疫情,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艰难与挑战。因为地理位置具有特殊性,项目周边的环境交通较为狭窄且局促,管控也十分严格,这使得项目的出土作业以及材料进场受到了时间方面的限制。并且工地仅有一个进出口,这进一步加剧了运输所面临的难题。
尤为关键的是,在通州万象汇开始建设的时候。它周边的项目大多已经建成了。这就使得留给项目的建设空间变得非常紧张和局促。施工的难度也随之增大了。首开团队面临着极限的考验。
这种难度让项目工程经理王镝深有体会。一般的工地有环形路,而他们的工地没有,所以只能在基坑内设置环形路。施工车辆要在基坑内完成装土、出车等工作,这影响了出土效率。在那片有限的土地上,施工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很多作业无法同时进行。要将现场管理的精细度提升到极致,这样才能确保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高效有序的施工。所有的同事都付出了很多心血。
图说:项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施工挑战。项目工程经理王镝称,所有的同事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这些首开人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他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一个难题又一个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推动区域发展、展现国企担当
多年来,首开一直深耕于通州区域。长久以来,它积极参与区域建设工作。在推动协同发展以及促进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表明,到 2024 年 9 月这个时间点为止,首开股份在通州参与开发建设的项目数量是 5 个,这些项目的总建筑规模为 98 万平方米。
张硕透露,在首开通州万象汇这个项目时,我们在副中心工程办的协调之下,主动去对接地铁建设公司以及运营公司,从而促成了地铁接驳。园林一体化面临复杂挑战。南侧的绿地归市园林局管辖,东侧的绿地由区园林局负责。我们克服了行政边界的障碍,召开了多轮协调会议,最终成功地让项目绿地与周边绿地融为一体,实现了景观的和谐共生,为副中心提供了更舒适的休闲场所。
首开通州万象汇对于京津冀地区的商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今年 2 月,北京市商务局印发了《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24 年工作要点》。此要点提出了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扩大消费的相关内容。在“营造城市消费新场景”这一方面,明确要加快打造一批消费标杆项目,推进商业项目开业运营,而首开通州万象汇就属于其中之一。
首开通州万象汇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质量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点民生工程,它位置绝佳。其辐射范围在持续扩大,一方面精准对接周边办公白领、高等学府师生以及本地居民的多元需求,另一方面也广泛吸引了北三县等邻近区域的消费群体,从而成为区域商业活力的新引擎。
首开股份公司的副总经理张绍辉称:首开通州万象汇开业了。这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生活,这种生活兼具个性化、时尚感与体验性。它将激发商圈发展的新活力,填补区域商业的空白,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贡献了一份力量。
此次通州万象汇项目得以落地,这是首开积极进行转型发展所作出的又一重大成果。该项目是公司建设北京市副中心的重点项目。张绍辉表示,下一步首开股份将以此次落地为契机钢结构穹顶施工方案,进一步加大转型的力度,全力做好北京市副中心的运营服务工作。
文/段文平
摄影记者/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