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增长点,其中包括绿色建筑等。同时要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且智慧的“好房子”。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五矿所属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和董事长袁斯浪表明,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是推动建筑工业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今年,袁斯浪带着多项关于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建议参加全国两会。在加快完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相关法律法规这方面,他指出,目前我国钢结构住宅市场的渗透率还不足 1%。同时,他强调亟需通过系统性地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来破除制度性的障碍,从而为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五矿所属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袁斯浪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引领下,同时建筑业也在进行绿色转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具有低碳环保的优势,也具有高效集约的优势,还具有抗震安全的显著优势。凭借这些优势,它已成为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3 月 4 日二手钢结构回收,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得知,在今年的两会中二手钢结构回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五矿所属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和董事长袁斯浪所带来的相关建议里,有一项是与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相关的。
三是地方实践产生了示范效应,在制度创新方面实现了多点突破。行业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到来,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与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明显。法律适用存在滞后情况,监管机制出现脱节现象,激励约束处于失衡状态,央地协同方面存在不足等问题,这些已成为阻碍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高质量推广的核心瓶颈。就此,袁斯浪提出:
要加快专项立法的进程,构建起全周期的法律支撑体系。可以以顶层设计作为突破口,在对《建筑法》进行修订时增设“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这一专章,明确其作为新型建筑工业化核心载体的法律地位。同时推动《绿色建筑促进条例》《建筑产业现代化条例》等配套法规的制定,从而形成“专项立法+行业标准+地方细则”的三级法律体系。
在协同治理方面,要建立住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这四个部门联合审查的机制。
优化市场激励机制,并且建立双向调节制度。构建出“靶向激励”与“刚性约束”相结合的政策组合,以此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创新激励方面,设立国家级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基金,对于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的企业给予研发方面的补贴;对绿色金融工具进行完善,开发出“装配率挂钩贷款”这一产品,为装配率达标的项目提供利率上的优惠以及贷款贴息;在土地出让的环节尝试实行“技术评分制”,把企业的装配式技术能力纳入到招投标的评价体系当中。质量约束方面,推行产业链质量联保制度,需设计、生产、施工企业签订三方质量协议,让它们共同承担终身保修责任;构建行业信用评价体系,针对重大质量责任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将涉事企业纳入失信名单并限制其市场准入;对工程质量保险制度进行探索,借助市场化手段来分散技术风险。
要构建央地法规协同机制,破除制度性壁垒。- 在利益协调层面,创新区域合作模式,构建跨省项目税收共享机制,准许企业注册地与项目所在地政府协商增值税的分成比例。
要对循环经济进行立法深化,在全生命周期治理方面进行创新。把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纳入到循环经济立法的框架之中,从而构建起从“源头进行减量”到“过程实施控制”再到“末端实现再生”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在设计源头端,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进行修订,规定施工图设计必须包含构件拆解方案以及材料回收率的测算,同时对采用可逆连接技术的项目给予设计费补贴;在施工过程端,推行建筑垃圾分级管理制度,要求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装配式构件堆场,并配备废弃物智能分拣设备,推广“零废弃工地”认证制度;在拆除再生端,制定《建筑拆除再生利用管理办法》,明确要求 90%以上的钢结构构件必须进行强制回收,建立区域性的建筑构件交易平台,完善二手构件在质量检测、价值评估以及流通交易等方面的配套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