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即将迎来盛夏,此时疫情尚未退去。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项目(量子项目)位于合肥高新区,正处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江河幕墙中南大区的工人们正为项目的幕墙施工而紧张忙碌地奋斗着。该建筑群已显现出初步规模,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闪亮的量子符号造型。
量子项目效果图。
量子项目是安徽省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也是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基石,一直以来都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江河幕墙中南大区承担了该项目的幕墙工程建设,幕墙的总面积达到 16 万平方米,南北方向的长度为 400 米,其规模在安徽是最大的。幕墙形式有多种,包含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陶板幕墙、铝板幕墙、玻璃采光顶以及玻璃雨棚等。同时,还包含大型扭转钢结构、雨棚钢结构、河道吊顶以及高跨度空间幕墙。
该项目结构较为复杂,幕墙形式有很多种。无论是从体量方面来看,还是从施工难度方面来讲,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当幕墙施工来到关键阶段的时候,突然遭遇了新冠疫情,这给项目施工增添了更多的困难。然而,中南大区量子项目的全体成员毫不畏惧艰难,勇敢地面对困难并努力克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进度能够稳定地向前推进,再次展现了江河铁军的卓越风采。
春节加班不放假
春节期间不停工。
为确保项目能按预定时间完工,中南大区的量子项目团队主动提出 2020 年春节不停止施工。在新春佳节这个时候,新冠疫情恰好爆发了。项目执行经理马县军带领着项目成员,一直坚守在建设的第一线,并且每个人都承担着多项工作任务。项目部和 80 多位工人一同战胜了思乡之情,在工地上度过了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春节。
疫情防控不懈怠
总指挥金亚光冒雨指挥作业。
4 月 20 日是南楼南面幕墙封闭的节点,时间即将到来。然而,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自 2 月 4 日起,中南大区量子项目总指挥金亚光就一直在施工及防疫现场督战,在一线指挥作业。所有团队成员都将项目视为家,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积极性,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工人交底培训钢结构氟碳喷涂,积极推动着紧张的施工任务。
材料加工不耽误
对车辆和材料进行严格消毒。
疫情影响之下,江河幕墙的武汉基地加工厂无法开工。为避免耽误工程进度,公司领导做出果断决策,历经重重困难,把幕墙材料从武汉搬运至安徽本地进行加工,全力满足项目现场的材料需求。项目部与安徽防疫指挥中心以及武汉防疫指挥中心进行沟通协调。3 月 9 日疫情较为严重,他们将武汉工厂的材料紧急运往工地,同时也运往安徽进行加工,从而为施工一线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做出了保障工作。
运输保障不受阻
赶路的材料运输车。
疫情期间,办理车辆运输通行证这件事极为困难。为了能让材料运输顺利进行,货车通行证的办理工作由量子项目北楼的生产经理唐正来负责。从 2 月 23 日起,他先后跑了 10 次防疫指挥部去沟通办理通行证的事宜,还上报了材料运输的防疫方案,并且与有关部门进行积极协调,最终在 3 月 6 日把通行证办理好了。
在材料运输期间,项目部专门安排人员去追踪车辆的行程。并且与司机签订了承诺书,以此来确保材料运输能够准时且无误地到达。在材料装车之前以及到场卸车之前,都会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在卸完货之后,还会再次进行消毒,全力去保障材料能够安全到位。
攻克难点不含糊
脚手架高度和尺寸都要精准把握。
扭转面钢结构及幕墙的安装是施工中的一大难点。因为安装工序较多,涵盖了钢结构、防火涂料、氟碳喷涂、电动遮阳、玻璃幕墙等 8 个工序。所以在搭设脚手架时,需要同时考虑所有工序的施工状况,对高度尺寸要精准把握。一旦搭错,就会影响其他工序,此时只能进行拆改或重新搭设。项目部进行了讨论,把 BIM 图纸导入到放线机器人中,从而能够精确定位幕墙龙骨以及面材的空间位置。在室内搭设脚手架时,借助 BIM 技术可以精确地避开与龙骨发生碰撞的位置,同时还能保留幕墙安装的合理操作空间。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做到一步到位。即便如此,在现场还是出现了不少拆改以及重复搭设的情况。
扭转面钢结构空间放样。
项目部及劳务队在钢结构安装之前反复开会进行研究。他们最后决定采用整体钢架吊装的方式。此方式既要保证安全,又要保证安装精度。在施工全过程中,以全站仪进行配合。并且将施工误差控制在±2mm 。
钢结构最难安装区域。
扭转面型材大多带有角度,玻璃尺寸也大多各不相同。因此,型材及玻璃加工会依据现场施工批次顺序,从云数据库里提取相应材料尺寸数据,接着把这些数据导入到加工中心,用于模拟加工钢结构氟碳喷涂,以此验证程序的可靠性,防止干涉和碰撞的发生,在满足加工要求后,车间利用全自动数控机床(CAM)对材料进行数字自动化加工,这样能保证入场材料的精度,并且通过自行研发的专属插件自动生成玻璃加工图以及自动生成玻璃提料单,为现场施工提前做好准备。
南扭三角玻璃开始吊装。
此外,该项目的幕墙长达 73m 且高度 24m,扭转角度最大超过 60 度。若遇到巨大的风压以及大量积水,这会对幕墙的防水性能构成极大的考验。针对此问题,项目团队借助 BIM 技术,进行模拟雨量、风向、风速的试验,从而找出漏水隐患的重要部位并进行预判,同时优化方案,以确保在幕墙施工过程中防水系统安全无误。
昼夜抢工不停歇
晚间抢工盛况。
自疫情复工之后,团队成员全身心投入到项目中。到 4 月 20 日节点日,所有人都未曾休假,每晚都加班到很晚,日夜抢工,抓紧赶进度。成员们有时在项目办公室协调事务,有时在工地现场巡查。在公司各后台部门以及劳务队的大力支持下,最终在 4 月 20 日基本完成了南楼南面的封闭工作。
保证质量不放松
幕墙施工仍在抢工中。
抢工期间,时间方面较为紧迫,任务也很繁重,施工节奏得以加快。然而,项目团队一直秉持着质量第一的原则,对质量安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项目全员加大了对现场的监督力度,并加强了巡查工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施工队也积极配合,各个岗位的人员都已全部到位,不存在扯皮和推责的情况,从而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了工程。
抢工非常紧迫,既要抓紧时间去抢,又要加快进度去赶。同时,要确保各项施工都安全且到位,稳步推进。当下,量子项目的幕墙安装正在积极地推进着。每一次抢工,既是对项目部全体人员的一种考验,也是对江河幕墙实力的一种证明。江河幕墙的男人们不怕辛苦,勇敢地面对困难,用青春和汗水缔造奇迹,随时准备好迎接下一次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