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楼的一名教授腿脚不便,
已经1年多没下楼了;
有的老教授因为楼层高,
近5年没下楼,直到去世……
还有的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
搬到养老院去了……”
近日,小区里迎来了大喜事!
宁波这个小区有 72 户住户。其中 60 岁以上的业主有 39 户,这意味着住户中一半是 60 岁以上的老人。70 岁以上的业主有 28 户。业主中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共 46 人,占小区总住户的六成。这些业主中的许多人,是宁波大学创建时的老教授,他们退休后住在这个小区。
让他们感觉最痛苦的一件事情,就是爬楼!
我家住在 5 楼。近些年来,爬楼这件事变得越来越让我感到吃力。每天我只下 1 趟楼,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能够解决吃饭的问题。如今,我们小区的 4 部电梯同时开始启用了,这对于我们小区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它成功地解决了老年人下楼的难题!宁波大学法学院 82 岁的退休教授金涛满是激动地说道。
金涛教授接过了江北区房产管理服务中心赠送的竣工交付纪念牌。
12 月 2 日上午,宁波市江北区宁波大学高知楼小区的 4 部电梯获得了特种设备使用合格证。随后,这些电梯正式开始投入使用。在同一个小区中,4 部电梯能够同时启用,这种情况在全市范围内属于首例。
从江北区房产管理服务中心获悉,宁波大学高知楼小区不单是全市首个启用电梯数量最多的小区。在电梯加装过程中,这 4 部电梯汇聚了全市顶尖的教授团队,对电梯加装提供了助力。
出席交付仪式的业主,不少已经80岁高龄。
电梯对他们有多重要?
曾有老教授5年没下楼……
宁波大学高知楼小区于 2000 年建成并交付使用。它是一个距今将近 20 年的老小区,且没有物业。这个小区由两幢住宅和 6 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都是 6 层住宅。原本是宁波大学高级职称人员以及部分领导干部居住的公房,后来经历了房改。
现小区住户一共有 72 户。其中,60 岁以上的业主有 39 户。70 岁以上的业主有 28 户。这表明住户中一半是 60 岁以上的老人。业主中拥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一共有 46 人。这 46 人占小区总住户的六成。
此次加装电梯涉及 2、3、4、6 四个单元。2、3、4 单元的住户,大多是在宁波大学创办初期就已在此居住的退休老教授。随着年龄逐渐增长且病患不断增加,老人们上下楼变得愈发艰难,对电梯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我们小区有 3 位 90 岁高龄的老人,年龄最大的为 94 岁。高知小区电梯加装的牵头人是该小区业委会主任,这位业委会主任是 73 岁的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杨新华,他这样说道。
业主展示电梯钥匙。
20 年前,我们入住此地,那时我们正值壮年,精力充沛。20 年后,我们腿脚变得不灵便了,爬楼梯也越来越费力了。我们小区有 2 户住户,由于楼层高的原因,与孩子交换了住宅。4 楼有一名教授,腿脚不太方便,已经 1 年多没有下楼了。有的老教授因为楼层高,近 5 年都没有下楼,直到去世。还有的老教授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搬到了养老院。杨新华说的这些话,让在场的老教授们神情变得凝重。
去年 5 月,新一届业委会开始履职。电梯加装在小区里变得极为重要。经过对业主意愿的征询。最终,2 单元、3 单元、4 单元、6 单元的业主达成了加装电梯的共识。接着启动了加装工作。并且在今年 1 月完成了电梯加装的公示。
实力电梯负责人为业主送上电梯钥匙。
全市最顶尖的“教授团队”参与加装
这个小区汇聚了宁波大学的教授,这为小区电梯加装提供了很大的优势。杨新华教授介绍说,参与电梯加装的有 7 名小区业委会委员和 8 名顾问,组成了一个 15 人的专家团队,这个团队覆盖了电梯加装的各个方面。
那么,这支加装团队的厉害之处在哪里呢?可以说它汇聚了全市最为顶尖的一群人,他们就像是一个“教授团”。杨新华称,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的教授王新堂宁波钢结构楼梯,对钢结构建筑有所了解,他将每部电梯适合用何种型号钢材、需用多少钢材以及大概所需费用等都仔细地计算了一遍;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的院长原正教授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专家,他在电梯选址以及基坑开挖等方面给予了详细的指导;宁波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带领学院的律师团,对电梯合同进行了充分的把关……而身为 4 部电梯加装的总负责人,宁波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杨新华,为了办好这件“公事”,多方联系了区房管中心、设计院、电梯加装总包企业、宁波大学以及街道社区,并且将政策和流程等全都铭记在心。
我们进行了比较后,选择了本地的宁波实力电梯公司为我们加装电梯。每一台加装的电梯价格约为 46 万,其中政府补贴 20 万,宁波大学在加装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加装费用方面,该小区参照鄞州孔雀小区的分摊比例:6 楼业主需承担 40%,也就是每户承担 20%;5 楼业主需承担 30%,每户承担 15%;4 楼业主需承担 19%,每户承担 9.5%;3 楼业主需承担 8%,每户承担 4%;2 楼业主需承担 3%,每户承担 1.5%。
今年 4 月 22 日,4 个单元的加装电梯完成了联合审查。今年 8 月宁波钢结构楼梯,加装电梯正式开始基坑土建施工。今年 11 月 15 日,加装电梯完成了竣工验收。
业主们乘坐电梯。
“物联网+保险+服务”维管模式
解决电梯日后的维保难题
昨天,业主们高兴地领到了电梯钥匙。他们纷纷试乘了电梯。新电梯有一条连廊,长度约为 2 米,与窗户平台相连。业主走出电梯门口后,再走 9 格楼梯就能到达家门口。
这四部电梯的细节很讲究。电梯的轿厢尺寸为 1.1 米乘 1.4 米,承重 630 公斤,能同时乘坐 8 人。在连廊内设置了可打开的窗户,天气好时可打开通风,雨雪天可关闭。轿厢内增设了扶手。出电梯门处有人体感应灯,这样业主夜间出入会更安全。宁波实力电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华进行了介绍。
电梯内加装了扶手。
该小区为无物业小区,那么在今后电梯的安全维护方面,该如何去解决呢?实际上,政府部门早已对这一难题进行了考虑。
江北区房产管理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称:江北区在全市率先推行电梯保险。这种电梯运行维管模式是由江北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管局和属地街道共同探索的“物联网+保险+服务”模式。其主要目的是解决质保期后的电梯安全维护事宜。目前已交付使用的这 4 部电梯都已落实了该项工作。
新启用的电梯。
同时,四部电梯安装了物联网(云梯系统),从而实现了对在用电梯的动态监控。“云梯系统的运用,使电梯具备了‘智慧’的大脑。智能系统会在 20 秒内通过语音劝导提醒遮挡电梯门等损害电梯安全的不文明行为;若发生居民被困现象,系统能够快速判断故障状态,自动进行定位告警,并且会把详细信息同时报告给维保单位、业委会电梯管理小组以及区职能部门。
此外,系统的商业化广告服务能产生收益,这些收益会回馈给业主,业主可用其投入电梯安全综合保险。居民无需额外出钱,就能够解决乘梯人员风险保障的费用投入问题。”文教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老年人生活更舒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