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深度挖掘地域文化,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推动国际化发展

   日期:2025-02-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92    
核心提示:长春拖拉机厂,与其厂区南侧“荣光路”形成呼应,一度成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荣光所在。改造后的“长拖1958”,将成为集文化融合、功能多元、业态丰富,建筑形态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新产业园,开放式公园与广场,让社区和园区之间的边界消融,让配套与城市共享,最终成为长春东部新的文旅地标。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吉林省要做的是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的特色。并且依托革命遗址、乡情民俗以及工业积淀等,来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通过文化的力量,推动旅游朝着特色化、品质化以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吉林网为深入学习贯彻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将推出“聚焦吉林新文化地标”系列报道,以此见证吉林省文化产业的蝶变。

这儿是长春拖拉机厂。现在它变得让人都认不出来了。在长拖 1958 工作的王阿姨感慨地说道。

1958 年始建的长春拖拉机厂,在 2006 年结束了其历史使命。长春市二道区中心那片广袤的旧厂房处于闲置状态,它既展现着过去的辉煌,也成为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城市记忆。2022 年,长拖的旧厂房发生了华丽的转变,在保留长拖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又焕发出了后现代工业气息的“长拖 1958”应运而生,它成为了年轻人最喜爱的网红打卡地,如同长春的“798 艺术中心”。这些旧工业厂房是怎样重新“长出”新经济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日,中国吉林网的记者走进了长拖 1958……

选择从南门进入“长拖 1958”,这是一个从历史迈向现代的过程。走进大门后,首先看到的是曾经的“长春拖拉机制造厂”的厂牌,穿过厂牌便走进了长拖 1958 泛博物馆,如今该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彰显着长拖所走过的光辉岁月。

东方红 28 型拖拉机的艺术装置位于一楼正中间,此拖拉机曾印在 1960 版(第三套)一元人民币正面。墙面上有长拖历史介绍,大幅黑白照片能清晰呈现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穿过博物馆后,来到了“长拖 1958”的开放式公园和广场。松林大道枝繁叶茂,在镌刻着历史的巨轮旁边,有市民在健身和散步。免费的儿童游乐区被制作成具有工业气息的风格,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爬上爬下,其中很多人是长拖老员工的后代。

公园两侧保留了长春拖拉机厂的废旧厂房厂区。这些厂房的红色砖墙极具历史特色。其立面简洁、整齐且富有韵律。时光在新旧之间不断穿梭。

走到开放式公园的尽头,就能到达潮流体验中心。这个潮流体验中心集最时尚、最新潮于一体。这里以前是长拖 3 号厂房,现在长春有不少网红打卡地都在这个地方。

潮流体验中心悬挂着一组霓虹灯牌,这些霓虹灯牌上写着“人民大街”“阜丰路”“荣光路”以及“小四轮拖拉机”等内容,这些内容都与长拖有着密切的关联。

潮流书店坐落于此,其空间呈现原木色系,清爽且宽广,其中穿插着一些长拖的元素。多家年轻人喜爱的知名品牌,如咖啡厅、火锅店、快餐店等,也在此入驻。在这里,人们能立刻从旧时光穿越回最潮的当下,满满的回忆之后,便是长春最亮丽的今天。

“长拖 1958”周边住着许多曾在长春拖拉机制造厂工作过的老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已在此居住了三四十年。一位五十多岁的马先生,每天上午都会在树荫附近散步。他说自己从上世纪 80 年代就住在这里,邻居中有很多长拖的老工人。2020 年听说这片区域要改造并建公园,大家都很开心。如今公园已经建成。有不少当年的老建筑依然留存着。每天在这附近漫步闲逛,感觉特别舒心。

矗立在闹市中心的长拖旧厂房是如何重新焕发出夺目风采的?

长春拖拉机厂于 1958 年开始建设。它曾经有着极为辉煌的经历。它曾是我国当时规模最大的轮式拖拉机生产基地。它和洛阳拖拉机厂、天津拖拉机厂一起被称为农机制造三雄。

1959 年长春钢结构公司,长拖生产出了上游牌拖拉机,并且参加了建国十周年的大典。接着,它生产的东方红 28 型拖拉机在国内外都很畅销,甚至在 1960 版(第三套)一元人民币正面被印上。

长春拖拉机厂,它的厂区南侧有“荣光路”,二者形成了呼应。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长春拖拉机厂曾成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荣光所在之处。

2006 年,长拖的问题积重难返,最终画上了无奈的句号,并且仅仅在二道区留下了广袤的闲置旧厂房。

物已非往昔模样,人亦已不同往昔。然而,在园区内,那些完整展现了新中国特定时期风貌特色的建筑,却成为了无法复制的重要工业遗产。

具有我国“二五”时期工业厂房的鲜明特色。规划专家指出,从历史文化角度看,长春拖拉机厂厂区内的建筑不能被简单夷平;从经济价值角度看,也不能简单夷平;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角度看,同样不能简单夷平。而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重塑其使用功能定位及价值。

长春市及二道区对长拖厂区的改造给予了高度重视。

2021 年 6 月 28 日,长春市发改委发布了《长春市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此方案提到要充分挖掘那些闲置的老旧建筑,把它们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对这些老旧建筑进行改造并再利用,植入新的功能,以此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形象的提升相互融合。“十四五”期间着重实施以下工程项目:长春拖拉机厂工业遗产改造项目,其总占地面积为 42 万平方米,计划投资 68 亿元;长春老机车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公主岭市中东铁路历史遗存保护利用项目;长春电影制片厂消防工程;长春电影制片厂安防工程等。这些工程项目的总投资约 279 亿元。重点打造“一馆四中心”,建设文化融合的文化创新产业园,其功能多元,业态丰富,建筑形态独具特色。实现吉林文商旅的新客厅功能,成为文化复兴文旅消费的目的地,打造国际文创产业的生态地。

负责更新改造的施工方提供的设计方案,不是拆除和重建废弃厂房,而是对其进行可持续性翻新。一方面保留了长拖的建筑肌理和历史记忆;另一方面引入新商业长春钢结构公司,打造新场景,为景观与空间注入现代化元素,使新与旧得以共存,进而碰撞出全新的生活灵感。最终,长拖原有的 5 个厂房被保留了下来。这些厂房融入了各类商业、生活业态,被命名为“长拖 1958”。同年年底,3 号厂房首次开业并华丽变身成为潮流文化中心。它保留了建筑室内通高的单层大空间,由 166 根结构柱、2160 根钢梁以及近 1400 吨钢结构构成。还用长拖特有的红砖与混凝土制造出了独特的空间。走进其中,能够在复古与现代之间穿越。这里既成为了能勾起人们慢慢回忆的长拖旧址,又是当下年轻人喜爱的潮流之地。这些厂房即将陆续开放。

“长拖 1958”经过改造后,会成为一个文化创新产业园,这里文化融合,功能多元且业态丰富,建筑形态独具特色;同时它也会是一个开放式公园与广场,能让社区和园区的边界消融,使配套与城市实现共享,最终成为长春东部新的文旅地标。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 刘赜瑞 文、图、视频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