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五岔子大桥:施工方案修改 20 次,栏杆返厂重做 7 次,为何如此执着?

   日期:2024-07-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67    
核心提示:栏杆被卸下来,返厂重做7次五岔子大桥是一座钢结构桥梁,整座大桥用钢达3700吨。作为一名从小在宽窄巷子附近成长起来的“老成都”,他认为这也侧面说明了成都确实需要一些新的记忆,就像九眼桥、安顺廊桥之于他,为这一代成都人留下一座新地标式桥梁。副桥在下,有观河的环绕式剧场台阶。

成都市南部的万里桥,自古以来就是水网密集之处,水上桥梁在历史中留下了痕迹,并屡屡更新。

这两天,成都五岔子大桥迅速走红网络,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大桥目前还没有达到完美状态。”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该项目负责人、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文创总监吕睿,他呼吁市民等大桥正式移交后再去好好体验一下。

图片来自 吕睿、夏占占@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建筑

该计划被修改了20次

栏杆被拆除并送回工厂重做 7 次

五岔子大桥紧邻锦江绿道,其外形被网友比喻为一条奇妙的“莫比乌斯环”,整座大桥呈现出流畅的曲线,傍晚及入夜后,大桥上的灯光倒映在柔和的水波上,两者相得益彰。

钢结构景观桥_钢结构小桥_桥梁钢结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标后,我们反复修改了方案,不下20次,才最终敲定。”吕锐告诉记者。该项目历时近5年才建成,大胆前卫的设计让施工难度颇大。“大桥建设涉及结构、桥梁、景观、灯光等多个工种,需要各专业的综合整合。”

五岔子大桥为钢结构桥,整座大桥用钢量达3700吨。“这相当于一艘中小型护卫舰的用钢量。”吕锐介绍,大桥由一段段钢板拼凑而成,每一段及桥面的高度、宽度、角度都是变化的。

图片来自 吕睿、夏占占@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吕锐说,设计团队由四川省建筑设计院、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组成,共有20多人,主要是80后、90后年轻人,大家都干劲十足。2017-2018年桥体集中交付期间,不管是大雨还是烈日,“我们都到厂里观看每一块钢材的加工,每一块钢材我们都亲自摸。”他说,眼睛往往无法判断钢材的平整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手摸,“我的手烫得都起水泡了。”他笑着说。

钢结构小桥_钢结构景观桥_桥梁钢结构

图片来自 吕睿、夏占占@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设计团队选择了MMA(丙烯酸树脂)材料做地板,但也遭遇了一些质疑。吕睿说:“我们从全国三家单位选了样品,把这些小样板做在钢板上钢结构景观桥,然后放在施工单位食堂门口放了半年,看哪个不会褪色,哪个不会脱落,我们一点一点测试。”

设计团队对于施工方无偿配合也十分感动。为了达到设计团队的严格要求,组成异形钢板的4万多块钢板中,有近30%被返工;已经焊接好的栏杆被全部拆除,送回工厂重做7次。“压力挺大的,直到最后我们都在慢慢调整修改,不断重复,一步步完成这个项目。”吕睿说。

桥下,他把帽檐遮住,酷似彭于晏。(图片由@旁阿先提供)

>>功能

桥梁钢结构_钢结构景观桥_钢结构小桥

连接江滩公园、锦江河畔、中和

为一座非机动车步行桥。

为了让设计团队充分发挥创造力钢结构景观桥,成都高新区积极推行建筑师负责制。一张蓝图画到底,让吕睿和他的同事们有条件和机会充分挖掘他们“脑洞”的潜力。最终,国内最复杂的人行桥之一——五岔子大桥,从这位对非欧几何有着浓厚兴趣的80后建筑师和合伙人的草图变成了现实。

建设中的五岔子大桥

吕锐很高兴自己团队的作品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作为从小在宽窄巷子附近长大的“老成都人”,他认为这也间接说明成都确实需要一些新的记忆,就像九眼桥、安顺廊桥之于他,为这一代成都人留下一座新的地标桥。

桥梁钢结构_钢结构景观桥_钢结构小桥

“挤不进去。”吕锐说,五岔子大桥火爆之后,前来“打卡”的人数之多,也让设计组和施工方感到震惊。但与此同时,连日来因人流拥挤导致大桥部分部位受损,还是让他和同事们感到心痛。他告诉记者,大桥计划本月完工,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移交,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他希望市民在此期间避免在此聚集。

右一为四川省建筑设计院项目负责人、文创总监吕睿

建设中的五岔子大桥

功能至上,这是设计团队的首要信条。与老桥为混合型步行桥不同,新五岔子大桥是一座完整的步行桥,连接江滩公园、锦江河和中和区。大桥分为主桥和次桥,主桥上部与绿道相连,可供非机动车通行;次桥在下部,设有环城剧场台阶,可供观江。“实用与美观是我们设计这座桥的终极考量,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流问题。”他说。因为需要与绿道相连,加上一公里内有两座大桥,所以五岔子大桥不通车流。

桥梁钢结构_钢结构景观桥_钢结构小桥

建设中的五岔子大桥

五岔子大桥作为成都高新区围绕公共空间打造的一处景观,为市民在繁华都市中创造了又一处“停留”之所,为人们的休闲度假提供了新的可能,为城市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陆锐表示,2003年建成的安顺廊桥带动了九眼桥地区的发展,希望设计团队和施工方的辛勤付出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为周边地区的改造发展提供支持,给市民带来更多幸福感,提升城市面貌。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曾娜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关莉

(红星新闻V6.8全新上线,欢迎下载)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