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海教授: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30年,荣获多项国家级奖项与荣誉

   日期:2025-01-1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50    
核心提示:韩林海,工学博士,教授,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专注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30多年,共出版学术专著4部、规划教材1部、通讯作者SCI论文178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6项。

钢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设计_钢混结构的耐火等级_钢混结构耐火极限

韩林海,工学博士,教授,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专注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30余年,出版学术专着4部,规划教材1部,通讯作者SCI论文178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6项。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委员会(ISO/TC71)主席顾问组成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标准创新基地(建筑工程)。 、美国和英国土木工程/结构工程(工程师)学会期刊副主编等学术职务。作为第一完成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荣获标准科学技术创新奖(2022年)和两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并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大赛标准大师称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技术创新奖、“标准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钢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设计_钢混结构的耐火等级_钢混结构耐火极限

广西大学韩林海教授完成的《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第四版)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系统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 《钢管混凝土结构》第一版于200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修订版《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于2004年出版,第二版、第三版于2004年出版。分别是2007年和2016年。在此基础上钢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设计,第四版进一步梳理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揭示了钢管混凝土的非线性约束机理,实现了其塑性发展规律的精确定量表征,建立了其瞬时应力、长期应力、循环应力、高温和高温作用后的一系列本构模型;构建了一系列涵盖常见操作条件的本构模型。钢管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的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应用(复杂应力、长期荷载、钢筋腐蚀等)和极端效应(地震、冲击、火灾等);创新开发了新型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钢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设计,建立了钢管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瞬时荷载、长期荷载、地震、冲击、火灾作用下的分析理论及承载力计算方法。

钢混结构的耐火等级_钢混结构耐火极限_钢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设计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耐火设计原理》(第三版)是作者韩林海、宋天一、周侃撰写的专着,第一版于2012年出版,第二版于2017年出版。为了作者近年来工作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工程实践,本书将于2022年出版第三版。

钢混结构耐火极限_钢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设计_钢混结构的耐火等级

本书的主要成果已应用于一些标志性土木工程主体结构的消防安全设计和相关国家技术标准的制定。书中所述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山东青岛胶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京张铁路清河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北京丰台等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耐火设计。火车站等项目。得到应用。建立的火灾后结构力学性能评价方法已应用于中央电视文化中心大楼中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火灾后评价及修复加固。书中所述的研究成果也为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