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钢构华南钢结构公司惠州揭牌 党建引领第二轮改革发展

   日期:2024-12-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56    
核心提示:11月13日,中建钢构华南钢结构公司在惠州正式揭牌成立,正式拉开了华南大区在公司流程型组织变革的战略指引下第二轮改革发展的序幕。11月15日上午,钢结构公司分别与市委组织部、总工会一行在惠州开展工作交流会。我们用青春风暴,奏响钢结构最强音。钢结构公司远帆号角已吹响,朝着胜利的彼岸,启航!

11月13日,中建钢华南钢结构有限公司在惠州正式揭牌,在公司流程型组织改革的战略指导下,正式拉开了华南第二轮改革发展的序幕。

在这个重要时刻,

如何有一个好的开始?

党建保驾护航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根子和灵魂。深入开展“1+1”精准引导主题教育,努力把党组织融入政治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独特竞争力。党旗散发着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让聚集在钢构公司的兄弟们紧密团结在一起。

11月18日,华南大区副总经理、钢结构公司总经理王占奎,钢结构公司执行总经理、广东工厂厂长冯长胜向全体人员发出动员号召各机关、车间早会,要求大家认真落实。公司立钢结构公司方针,大胆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开创钢结构公司美好未来。

制造是基础,科技是翅膀

11月初,生产部带领各部门全面梳理2020年生产任务,召开生产协调会,让各岗位人员“带着问题进来,带着方法回来”,使部门链条更短、更高效。高效的。

从车间里与时间赛跑,到部门的午夜战斗,从第一车间的切割、下料到第三车间的拼接、焊接,从油漆,生产的赞歌响彻在车间的每个角落。在第四车间的喷涂中,在装船运输的雷鸣般的鼓声中,我们用奋斗定义钢结构的未来。

连续四个月突破“万吨平台”,创车间月(周)总产量和人均产量新纪录。单周产量3562吨,创历史第二阶段纪录。我们用汗水应对公司改革发展的新时代。

11月8日,机器人焊接培训正式启动,培养机器人焊接操作技术人才。 10名焊接机器人操作学员从理论知识入手,独立完成16mm厚试件全熔透焊缝; 3D视觉技术、先进的智能物流、信息系统应用,考察学习团队走遍全国,致力于智能制造产品线升级改造。智能制造研发团队蓄势待发,再次出发。我们用勤奋的青春与公司共同成长。

履行以质量为基础

11月18日至19日,香港启德花园项目、新加坡国浩、港铁管棚项目相继开工。协调会上,领导班子牵头全面协调采购、加工、运输、安装等项目节点,结合“首个制造安防一体化项目”——香港国际机场天桥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智能生产线的优势,创造效益、产生人才、承担成果。项目业绩是公司品牌和声誉的基础。我会夯实基础,强化后台,提高节目输出和资源供给能力。

“每天都是质量日,每月都是质量月,每年都是质量年”的理念已经植入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我们从一个实例中推断出其他发生的质量事件。品质细节决定企业成败,我们守护钢结构企业的金字招牌。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11月14日,“厂领导带队、安监部门检查、车间主任带队”的三级检查按计划(每周四)开展,重点检查起重作业、加油站、宿舍等。特种设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在组织安全检查的同时,对一线员工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引导员工逐步提高安全意识,营造人人注重安全、万事平安的氛围。

文化兴业、强企

11月15日上午惠州钢结构生产厂家,钢结构公司与惠州市委组织部、总工会召开工作交流会。各方就当前各项任务深入交流,并对2020年各项任务进行前瞻性部署,进一步深化领土建设。

下午,2018-2019年度惠州市青年文明号现场评审会在惠州召开。 “中国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研发中心青年集体”在50余家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五名!争做精神文明建设排头兵,展现青少年智慧。我们用青春的风暴,奏响钢结构的最强音。

回顾过去惠州钢结构生产厂家,展望新征程。直击痛点,建立体系,打通生产安装管理链条,打破“部门墙”消除内部博弈,实现项目效率和质量的双提升;抓管理,抓智能制造,“固执”工厂精益管理和成本控制,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智能制造水平,解决降低成本和智能工厂的双重问题。

钢结构公司扬帆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正向胜利的彼岸扬帆起航!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