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月底开通,成为横贯东西大动脉,探秘5座美丽车站

   日期:2024-12-1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24    
核心提示:本月底,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将开通运营,6号线也因此将成为北京城横贯东西的大动脉,西至石景山、东达通州。刚刚,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率先探营6号线西延工程今年年底开通的5座车站。苹果园站由于施工难度等原因暂缓开通,未来建成后将实现与1号线、S1线的换乘。

本月底,北京地铁六号线西延线将开通运营。 6号线将成为北京东西向的大动脉,西至石景山,东至通州。如果换乘S1线,可以从门头沟一路乘坐地铁到城市副中心。

刚刚,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率先探寻了今年年底开通的六号线西延工程的5座车站。这五个车站内外都有独特的“风景”,美得可以用来拍婚纱照。

杨庄车站大厅

负责地铁6号线西延站设计的AA国际城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景涛表示,地铁6号线西延站结构主要为地下开挖,因此内部空间设计应充分利用结构特点,提高吊顶高度。整合设备管线,摒弃“刷漆”装饰手法。

从东到西,西延伸线的第一站——塔蒙站的墙体采用红砖纹理的新型装饰混凝土板,地面采用浅灰色花岗岩,中间呈拱形,天花板和立柱为同色系,无缝融合,空间开阔。伸展运动并减少抑郁。

田村车站大厅及网红频道

在田村站,连接两个航站楼大厅的通道中部呈拱形,天花板与墙面融为一体,白色和蓝色交替,使空间更加开阔和舒展。

廖公庄站、西黄村站、杨庄站为标准二柱三跨地下开挖车站。墙壁呈拱形月门形状,将艺术品融入其中,与天花板澎湃的拱形遥相呼应。

廖公庄站站厅及艺术通道壁画

廖公庄站还设有“网红频道”。从A口进站后,首先要经过一条通道,与廖公庄站的“夏日海”效果相匹配。通道两侧的墙壁上布满了海星,让乘客有一种在大海中漫步的感觉。

西黄村车站大厅实景

杨庄车站大厅实景

车站的一部分用白色的柱子进行了翻新。与以往的铝板不同,这次使用的无机瓷铝板更加环保、耐磨。他说,车站的墙壁都是红砖纹理的拱形月门形状。这是一种新型装饰混凝土板,性价比适中,效果较好。

因施工困难等原因,苹果园站开通时间推迟。未来建成后,将与1号线、S1线互换。车站以“苹果树下”为主题,方形通道贯穿其中,从天花板到墙面东达钢结构施工方案,通过光环境的设计,营造出树荫下悠闲自然的空间体验。

田村站风雨走廊

金安桥站可与已开通的S1线和未来的11号线换乘。南侧与新商业办公区融为一体,西侧是首钢产业创意园。车站空间装饰采用虚实相间的方式,天花板部分裸露,整体天花板通过设备裸露的工业感与现代感的铝板相结合进行交流,体现历史与未来的碰撞。

金安桥站

值得一提的是,6号线西延线6个车站中,有5个实现站城一体化设计。是北京站综合率最高的线路。通过慢行交通、机动车、公交、地铁等交通系统的高效连接,整合乘车、换乘、停车、休息、居住、通讯、娱乐等城市生活功能。

然而,这些综合设计的车站周围的建筑都是新建筑,大部分尚未竣工。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效果图。

苹果园站效果图

在6号线盐田西村站东达钢结构施工方案,设计师也刻意尝试通过对现有旧建筑的改造来实现“一体化设计”。按照原规划,田村站B出口将建在景粮广场旁,出入口、风井、冷却塔等众多附属建筑总长超过50米。既不美观也不方便。

金安桥站一体化

杨庄站一体化

西黄村站一体化

田村站与现有用地建筑物一体化改造

地铁站出入口距离毗邻的景良广场不远。它们可以连为一体吗?从2015年底开始,这两座建筑的“一体化”计划开始酝酿。经过多轮协商,最终决定将商场前原有的地面广场改为下沉式广场,出入口直接引入下沉式广场。下沉广场也可以部分商业开发。未来,前往京粮广场的地铁乘客将不再需要爬楼梯出站再进入商场。他们可以直接从地下走到下沉的广场。

6号线西延入口地面配套设计更加注重轨道交通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还设置绿色停车场、景观广场、出入口风雨廊道。

从田村站D出口出来后,面对的不再是直面车站广场,而是一条“风雨长廊”。这条长廊长20余米,宽6米,“无缝”连接出入口,周围绿树环绕。遇雨雪天气,旅客可在此避雨。

廖公庄站出入口位于桥区。从A出口出来,要绕道走下一个两米高的平台。杨景涛说,利用这里“特殊的地形”,将出入口前的平台改为楼梯,周边改造成“城市广场”。不仅风景独特,想要转乘公交车或出租车的乘客也节省了大量的步行时间。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