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雪天气。多地钢结构厂房、雨棚被大雪倒塌。下面是河南信阳网友发来的视频:
钢结构厂房在大雪重压下倒塌的那一刻
大雪中,搭建临时支撑,防止厂房倒塌
大雪淹没了车棚,汽车受损
随着气温持续下降带来的罕见大雪,连日来事故频发,工业厂房、蔬菜大棚等建筑物被积雪压塌。这些倒塌的建筑物大多是轻钢结构。目前,政府和市民的除雪目标大多集中在道路上。有专家和钢结构行业人士发出呼吁:工业厂房上的积雪必须尽快清除,避免积雪过多而发生倒塌事故。
作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中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主任,钢结构专家肖亚明早在2008年雪灾时就提出,钢结构厂房反复倒塌与罕见且巨大的降雪量。他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以合肥钢结构建筑为例,50年一次的最大雪压标准为每平方米60公斤。”
有建筑工程师表示,由于已经很久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雪了,彩钢板屋面设计的承重标准落后,无法承受雪的重量。彩钢板屋顶一般是由两层铁皮,中间夹有绝缘塑料泡沫制成。根据安装规定,彩钢板下方每隔一米需要搭建一个钢架。但有些人可能用了很薄的铁皮,或者彩钢板屋顶四五米外可能没有钢架。雪的重量会完全压在彩钢板屋顶上,导致其倒塌。
从这次的降雪量来看,根据一些单位对屋顶每平方米积雪重量的检测,这些倒塌的建筑物可能超过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钢结构的雪荷载标准。
从钢结构屋面变形情况来看,一些工厂或学校在施工设计时注重成本因素,未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设计钢结构屋面荷载或施工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轻钢结构住宅市场竞争激烈,工程价格过低,质量无法保证。
此外,在雪灾中倒塌的厂房也反映出一些厂家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建筑,对设计图纸审核不够严格钢结构车棚设计图,对一些设计和施工措施考虑得不够周到。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单位过度优化用钢量,进一步降低了本已较低的承载力储备。这也是导致厂房倒塌的原因之一。
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钢结构吊顶未经正规设计,由建筑公司直接施工,造成诸多安全隐患,最终引发事故。
专家指出,规范市场、树立诚信、严格轻钢结构房屋设计和施工管理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对于大雪或大风地区,应增强轻质屋面抵御风雪灾害的能力。除设计计算外,还应对屋面结构进行加固。例如,合理选择屋面压型钢板的板形,增加板厚;对于C型冷弯薄壁型钢檩条和高度超过250mm的型钢,应设置加劲,以提高强度和侧向刚度,并适当增加壁厚。 ,也可采用高频焊接H型钢;檐口、山墙处不宜设置女儿墙。设置女儿墙时必须限制高度并采取加强措施。同时,增加屋面结构的安全性也有利于门式钢框架承重结构。
从日常管理来看,要加强校舍、建筑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危房(隐患室)或危险建筑及时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确保消除一切事故隐患。对于大雪、大风地区的轻钢结构房屋,可以采取一些结构加固措施,增强抗风抗灾能力,使其在灾害时不会倒塌,并在灾后能够尽快修复,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 。
目前,一些工程的屋面压型钢板越来越薄(有的采用0.3mm),屋面坡度越来越平,C型钢檩条高度越来越高钢结构车棚设计图,墙体厚度变薄,檩条间距任意。拉杆无用,屋顶上的压型钢板被风吹走,造成很多屋顶渗漏问题。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新技术的应用,《压型金属板设计与施工规范》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严格压型钢板设计和施工的质量管理,制定压型钢板设计和施工规范及手册已迫在眉睫。
蔡一燕教授介绍,根据我国现行规定:采用压型钢板轻质屋面时,屋面竖向均匀荷载标准值应为0.5kN/m2,而美国规定的荷载约为1比我国规定的负载大几倍。因此,我国门式钢框架房屋承载力储备小是一个问题。另外,美国设计手册规定,对于厂房、女儿墙、屋顶的高差,应根据地面雪压和房屋实际尺寸的公式计算增加的雪荷载。最大值可达4~5倍。也大于我国2.0的积雪分配系数。
近20年来,门式钢框架轻钢结构的发展速度、建设规模和普及程度在世界和中国都是前所未有的。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应修订《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在制定新的建筑标准和规范时也应考虑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