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装配式厂房平面尺寸大,承重结构跨度大,重量大,构件种类少,厂房内有各种设备基础。吊装作业前,必须编制专门的施工方案,并说明安全技术措施。制定结构吊装方案时,应重点解决起重机选型、结构吊装方式、起重机运行路线、构件布置等问题。
1、起重机选型
起重机的选型是起重吊装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构件的吊装方法、起重机械的运行路线和停止位置、构件的平面布置等,应慎重选择。结合吊装要求进行分析,以满足要求。
起重机的选型应满足起重能力、起升高度、工作半径等要求。同时,臂架最小杆长应满足起升越障时的作业要求。
2、结构吊装方法
结构吊装的原则是能够快速、优质、安全地完成全部吊装工作;尽量减少高空作业;并采用成熟、先进的起重技术。结构吊装方法应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结构形式、现场环境、施工单位熟悉的方法以及可用的起重机械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吊装方式有分段吊装和综合吊装两种。
(1)部分提升法。
逐件吊装方式是指起重机在工厂内一次仅吊运一个或两个部件。
通常,所有构件的吊装分三次操作完成:第一个操作是将所有立柱吊装,并对立柱进行校正,最后固定;第二个操作是将所有立柱吊装,最后将立柱固定;第二道作业是吊装吊车梁、连梁、柱间支撑等;第三个作业是吊装相间断面。屋架、天窗架、屋面板、屋面支撑等。
逐件吊装方式基本上每次吊装同一类型的构件。索具不需要经常更换,操作程序基本相同。因此起升速度快单层钢结构安装技术交底,能充分发挥起重机的工作能力。另外,构件的供应、场地的布置、构件的校正和最终固定等都比较容易组织和管理。缺点是不能尽早为后续工序提供工作面,且起重机路线长、停靠点多。
(2)综合提升法
综合吊装方式是指起重机在工厂内一次作业吊装该区段内的所有类型构件。
顺序是先吊装该段立柱,立即纠偏固定,然后吊装吊车梁、拉系梁、屋架、屋面板等构件。当本节段所有构件吊装完毕后,起重机移至下节段进行吊装。起重机必须在每个停止点吊起尽可能多的部件。
采用综合吊装方式,起重机行驶路线较短,停车位置较少,可以尽早为后续工序提供工作面。但必须在一段内同时吊装多种类型的构件,影响了起重机的生产效率,不能充分发挥起重机的工作能力。而且元件的供应和平面的布局都很复杂,元件的修正也很困难。因此,需要有严格的施工组织,否则会造成施工混乱,所以目前很少采用。综合吊装法仅在必须使用某种结构,或用起重机吊装难以移动的结构时才采用。
由于分段吊装法和综合吊装法各有优缺点,目前很多工程采用分段吊装法吊装立柱,而综合吊装法则用于吊装各种构件,如:如吊车梁、拉杆梁、屋顶桁架和屋顶板。各类构件的吊装和安装分两个阶段进行。
3、起重机运行路线及部件布置
起重机的行驶路线和停止位置与起重机的性能、尺寸、重量、构件的布置、构件的供给方式、起吊方式等因素有关。
吊装屋架、屋面板等屋面构件时,起重机多沿跨中行进;吊装立柱时,起重机可沿跨中运行,也可沿跨边运行,具体取决于跨度大小、立柱尺寸、立柱重量和起重机性能。
单层工业厂房构件布置是结构安装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构件布置合理,可以消除现场对构件的二次运输,充分发挥起重机的起重效率;如果构件布置不合理,会给后续的构件吊装过程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构件的平面布置与起升方式、起重机械性能、构件制造方法等有关,因此,在确定起升方式、选择起重机械后,应会同有关土建、起重人员研究制定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元件布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每个跨度的构件应尽可能布置在跨度内。若确实有困难单层钢结构安装技术交底,可考虑布置在跨外便于吊装的地方;
2)构件的布置应满足吊装工艺的要求,并应尽可能布置在起重机的工作范围内,以尽量减少起重机负载行驶的距离和起重臂的升降次数;
3)优先考虑重型元件的布局,各种元件应易于制造;
4)各种构件应占用最小面积,但应保证起重机械和运输机械通行的道路畅通,起重机械旋转时不应与构件发生碰撞;
5)所有构件的布置场地应压实、平整,支撑、垫块方式应明确。
构件平面布置可分为预制阶段构件平面布置和吊装阶段构件平面布置。两者是相互关联的,需要同时考虑,才能保证吊装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