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文推动钢结构建筑发展,化解钢铁过剩产能

   日期:2024-11-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15    
核心提示:与此同时,我国钢结构发展也面临诸多发展瓶颈。制定推进钢结构发展的路线,对促进我国钢结构市场的发展、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促进传统建筑产业升级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岳清瑞认为,应该对钢结构行业人员瓶颈、技术瓶颈、市场和管理瓶颈分别提出应对策略。“十三五”钢结构发展路线及建议

2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化解过剩产能实现钢铁行业走出困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推动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结合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和抗震救灾实施,开展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试点耐住房项目,大幅提高钢结构应用比例,将其作为推动钢铁产业升级的一部分。与严禁新增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执法监管一起,被列为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走出困境发展的主要任务。

钢结构建筑是绿色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作为消耗钢材的主要行业之一,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结构生产国,但钢结构用钢量仅占我国钢材产量的5%至6%,远低于发达国家20%至30%的水平。还有很多开发工作要做。空间。与此同时,我国钢结构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因此,“十三​​五”期间,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大力推进钢结构推广应用,不仅有利于推动建筑业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也有利于化解过剩钢材产能和提高钢材利用率水平。

“回顾我国钢结构的发展历史,梳理制约钢结构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促进钢结构发展的对策,制定促进钢结构发展的路线,对推动我国钢结构市场发展、推动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化、促进传统建筑产业升级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2016年1月26日,在中国钢结构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钢结构协会会长、中冶建设研究院院长岳庆瑞就“十三五”期间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钢结构产业发表了这样的讲话-年度计划”。

三大环节瓶颈问题

对于我国钢结构的现状和发展瓶颈,岳庆瑞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据介绍,2015年我国钢结构产量达到5000万吨,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千吨级以上钢结构制造企业3000多家,具有特种施工资质的企业1万多家。 2007年至2015年,我国钢结构产量年均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名副其实的钢结构大国。目前,钢结构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形式和发展方向,已成为社会的基本共识。这一共识将非常有利于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困境。

回顾我国钢结构的发展历史,目前制约我国钢结构发展和推广的两大类问题,即人员和技术水平的瓶颈,以及市场和监管的瓶颈水平。这两类问题在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和市场推广中广泛存在。

技术研发环节。在人才和技术层面,突出的瓶颈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性能结构体系和高性能钢材的应用瓶颈;二是钢结构建筑围护体系特别是住宅三板体系的瓶颈;第三,防火、防腐性能,尤其是涂层耐久性瓶颈。在市场和监管层面,突出瓶颈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钢材标准与国际标准不接轨,缺乏国际设计规范的转换;二是钢结构抗震设计及工业化标准体系有待改革和完善;三是缺乏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市场平台。

工程应用链接。在人才和技术层面,突出的瓶颈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钢结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专业设计人员缺乏;二是建立设计、施工、生产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技术;三是缺乏钢结构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集成技术。在市场和监管层面,突出的瓶颈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钢结构行业结构不合理,行业定位不明确;二是钢结构质量监督和产品认证力度不够;三是设计与施工、生产脱节,效率效益普遍较低。

产业推广环节。在人才和技术层面,突出瓶颈存在于四个方面:一是钢结构住宅系统和围护系统;二、中小跨度桥梁结构及养护系统;三、室外裸露钢结构及海洋结构物的防护;四是国标钢材与国外标准的替代设计。在市场和监管层面,突出瓶颈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产业链优化分工和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建立;二是工业化政策、法规、规范体系尚不健全。三是行业监管不到位,恶性竞争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三大策略突破发展瓶颈

岳庆瑞认为,应对钢结构行业的人才瓶颈、技术瓶颈、市场瓶颈和管理瓶颈提出应对策略。

针对人才瓶颈问题,应大力实施钢结构人才战略,建立多层次的钢结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培养适应市场的多层次专业梯队需求,包括高层次人才(院士)。专家、设计大师、总工程师、企业家等)、中级人才(研发人员、设计师、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等)和基础操作级人才(技术工人、产业工人等)。 )。当务之急是加强专业设计师的培训和再教育。

针对技术瓶颈问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设立钢结构科研教育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建立企业、学术、大众创业优势互补的创新体系,实现重点目标。技术突破:一是结构体系创新和标准规范改革;二是建筑维护体系配套及产业化;三是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一体化技术;第四,设计、施工、生产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第五,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其中,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重点开展高性能钢结构、组合结构等绿色高性能结构体系的示范应用,解决工业化钢结构、建筑零部件制造,解决建筑工业化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建筑围护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基于装配式建筑系统的信息化技术。

针对市场和监管瓶颈,设立钢结构发展基金,加强钢结构供给侧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钢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同时,各地要有针对性地支持整合钢结构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或联盟,开拓钢结构住宅、中小跨桥梁、海外钢结构工程、以及海洋和军事工业。和农产品市场。

建议通过供给侧改革、政策支持、质量监管等手段破解市场瓶颈。其中,钢结构供给侧改革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第二,培育新市场,拓展现有市场;三是开展技术创新,提高钢结构建筑产品质量和档次。政策支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扶持龙头企业,开展试点示范;二是强化产业政策支持,扶持新型战略企业;三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缓解资金压力。四是调整财税政策,鼓励和促进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五是监管机构要重点加强质量监管,开展钢结构产品认证工作。

另外,纵观钢结构广泛应用的国家和地区,如英国、日本等,钢结构生产企业的大力推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过去,我国钢铁生产企业缺乏像英国钢铁公司、新日铁公司这样高度重视钢铁应用研究和工程推广的组织,甚至很少与建筑行业进行交流和沟通。目前,重庆已开始试点成立以钢厂为主导,建筑、房地产、建筑钢铁企业参与的龙头企业或产业联盟,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推广。这将是一个好的开始。

“十三五”钢结构发展路线及建议

对于“十三五”期间我国钢结构行业如何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岳庆瑞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他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要从技术研发环节、工程应用环节和产业推广环节入手,梳理解决人才瓶颈问题、技术瓶颈问题、市场瓶颈问题和管理瓶颈问题。解决瓶颈问题,通过企业、科教机构、政府和社会组织相互协作,做好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工作。此外,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展钢结构行业供给侧改革钢结构行业发展方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实现技术、市场、监管三大目标。

技术目标方面,要解决技术和人才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全产业链的全套产业化技术,提高钢结构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市场目标方面,钢结构用钢量超过1亿吨,钢结构出口量超过1000万吨,钢结构建筑占比达到15%至20%。监管目标方面,要建立基于全产业链的政策法规和规范体系,协调优化全产业链分工和利益分配,降低钢结构工业化总体成本建筑物。

基于上述分析,岳庆睿还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国务院成立部级联合钢结构发展协调机构,统筹协调钢铁、建筑、房地产、装备制造、建筑钢等行业发展;把大力发展钢结构作为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国家级和省级钢结构发展基金,为钢结构的推广应用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培育钢结构市场的主导和示范作用。建立考核监督机制。政府投资建设、市政和基础设施相关项目钢结构使用比例不低于30%,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和棚改项目安排10%开展钢结构建筑示范。

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实施钢结构建筑试点。支持全国30至50家集钢材生产、设计研发、施工、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龙头钢结构综合服务企业和产业联盟钢结构行业发展方向,明确考核目标,结合棚屋开展试点房屋改造和抗震。以点带面推动钢结构产业全面发展。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应用钢结构。各省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在专项资金、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用地保障、行政许可等方面制定专项政策,对开发商和设计单位进行直接补贴钢结构建筑工程资质单位。鼓励企业和开发商在项目中优先采用钢结构。

五是利用钢结构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成立国际钢及钢结构技术标准协调委员会,建立我国与国际主要标准体系的转移对接机制,制定钢材相互替代设计约束性规范,为钢及钢结构进入国际市场扫清障碍;利用中央外经贸发展等专项资金和政策,促进钢材、钢结构出口和产能转移,带动钢铁、建筑、房地产、装备、桥梁等相关产业“走出去”。全球的”。

六是完善产业链和监管体系。整合现有资源,以试点、技术集成、产业联盟、管理创新等为纽带,推进钢结构选材、设计、研发、生产、安装、围护、物流、检测、维护、回收等一体化建设,完善钢结构全产业链。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国家钢结构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展钢结构产品认证。 (中国冶金报)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