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星火燎原,建筑行业业态或将面临洗牌和重构

   日期:2024-11-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87    
核心提示:这个效率是惊人的,因为如果用传统建造方式,要想在180天建成30层的高楼,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意味着,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今后建筑业将不再时兴人海战术了。因此,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对钢结构企业无疑是利好。装配式建筑将给行业带来变革,同样也会带来新气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甚至对建筑工业化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的“10年30%”的目标,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激励。然而,随着装配式建筑燎原之势,在给行业带来新气象的同时​​,建筑行业或将面临洗牌和重组。

施工岗位:

瓦工处境堪忧,组装工前景光明

远大住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曾表示:“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12名工人,最快180天即可建成30层高层建筑。”这个效率是惊人的,因为如果使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在180天内建造一栋30层的建筑简直是天方夜谭。

专家指出,建筑业老业态具有“高增长、规模大、机会多、利润低、模式老、盈利持续”的特点。过去,大量企业和人员涌入建筑行业。但未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建筑行业内部的分化将变得激烈,大量企业和从业者的退出在所难免。

远大装配式高层_远大装配式建筑介绍_远大可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不少于5000万人,队伍规模非常庞大。近年来,传统的“人海战术”建筑生产组织方式,由于严重依赖体力劳动,劳动简单重复,技术含量低,使得建筑行业普遍效率低下,原材料消耗高。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这种现场施工、现场砌筑、专人跟踪工程的习惯做法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世界“节能减碳”、“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 “建筑业工厂化”的装配式施工方式是弥补当前建筑业高技能劳动力短缺的有效途径。工厂化生产,将工厂预制和现场组装相结合,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减少了对体力劳动和劳动技能的依赖。这意味着,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人海战术”未来将不再在建筑行业流行。

建筑行业有很多工作岗位。就土木工程而言,有木匠、泥瓦匠、水管工、焊工、钢铁工、脚手架工、抹灰工、腻子工、幕墙工、水管工、混凝土工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建完装配式建筑后,墙壁、楼梯、阳台等部分构件已经在工厂制作完成,工人现场操作只是定位、就座、安装等步骤。因此,木匠、砖石工、混凝土工等岗位的需求量将大大减少。同时,采用装配式施工方式后,往往需要使用起重机等大型机械来代替原来的外墙脚手架,这样脚手架工人就无用武之地了。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起重机司机、装配工、焊工等一些高技能岗位可能会越来越受欢迎。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装配式建筑的逐步推广,所需劳动力将日益精简,5000万建筑工人中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退出。届时,如何解决机械化生产替代手工带来的问题呢?过剩劳动力的安置将是行业面临的大问题。

市场结构:

远大装配式建筑介绍_远大可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_远大装配式高层

中小企业面临挑战,钢结构企业迎来新生机

装配式建筑的实施会对作为市场主体的建筑企业产生哪些影响

应该说,早些年,建筑企业普遍处于观望态度。试水装配式建筑的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如万科、远大房屋、杭萧钢构等。随着政府的大力号召,企业对装配式建筑的态度近年来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也纷纷效仿,加大工业化投资力度,如北京房建、中建集团、中建集团等。中国冶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其中,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还专门成立了中国建筑科技集团,以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和建筑节能发展。

目前,实力雄厚的国有龙头企业是推动装配式建筑的主力军,但大量中小建筑企业仍存在诸多顾虑。在我国,由于目前缺乏政策鼓励、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成熟度不够,装配式建筑往往投资大、成本高,令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一位小型建筑企业的CEO悲观地表示:“目前,只有少数产品结构合理、布局前瞻性、信誉良好的国企和民企才能进入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工业化领域。中小型建筑企业参与难度较大。”

远大装配式高层_远大可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_远大装配式建筑介绍

难道真的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吗?中小型建筑企业真的没有机会了吗?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院长江涤飞认为:“中小企业各有特点,有的擅长施工管理,有的擅长加工生产,有的甚至擅长某些细分领域,比如像门窗、建材、工程机械等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来发展,而不是投资建立大型工厂和大规模、全产业链生产,并专注于产品开发。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和资金实力。”

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钢结构建筑,才是标题的应有之义。 “现在我们花大力气盖房子,将来可能会成为一堆建筑垃圾。但钢结构建筑不同,它可以回收利用,工期短,能耗低,抗震性能好。”它们更符合新形势下“绿色”建筑的要求。”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专家表示,因此,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对于钢结构企业来说无疑是利好。

同样,对于钢铁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据远大建设人员介绍,他们建造20层至30层的建筑用钢量一般为60公斤至70公斤/平方米;对于30层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目前还没有非常准确的统计数据。 “比如,钢材消耗量约为2.6万吨,平均为153公斤/平方米,这些钢材大部分都是国产的,国内钢铁企业都可以生产。因此,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红表示, ,鼓励更多有实力的钢铁企业进入工厂化装配式建筑领域,推动工厂化建筑更好更快发展。他认为,自主发展或强强联合是钢铁企业可以采取的选择。必须深入思考是否在合适的时机进入工厂化装配式建筑领域。这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明天天气:

远大装配式高层_远大装配式建筑介绍_远大可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示范基地遍地开花,新事物层出不穷。

装配式建筑将为行业带来变革,也带来新气象。其中,以装配式建筑为特色的建筑业现代化示范基地或将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2015年4月,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江苏省省节能减排(建筑节能和建筑业现代化)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规定: “要合理布局集成应用、设计研发、零部件生产等建设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 2015年4月,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2015年安徽省建筑节能科技重点技术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采取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等政府投资项目以建筑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全面开展建筑业现代化示范建设试点”;2015年5月远大可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建筑业现代化示范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筑业现代化试点意见:“到2017年,全省培育创建3至5个国家级建筑业现代化生产和服务基地”...

据悉,经过“十二五”的大力推动,截至2015年远大可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全国已建立56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和11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行业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

远大装配式高层_远大可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_远大装配式建筑介绍

此外,零碳建筑、3D打印建筑等新事物也将不断涌现。

早在2012年12月,零碳中心继2010年上海世博会零碳馆之后打造的零碳住宅系统方舟2012——零碳馆2.0发布。据零碳中心CEO陈硕介绍,零碳馆2.0具有以下特点:通过一流的高强度钢材和设计,一天之内就能建成一栋建筑面积80平方米的小别墅。由两名工人操作;它的用途也广泛,适合各种地形,基础设施零投资,适合沼泽、沙漠、山区、岛屿等传统建筑无法建造的地区的项目。这样的零碳建筑无疑是装配式建筑,但更加个性化。

2014年4月,10栋3D打印建筑在上海张江高科技青浦园区亮相。这10栋房子最大的为60平方米,最小的为24平方米,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那么3D打印的房子是“一次性成型”还是“组装”?上海盈创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毅介绍,房子是在工厂里用3D打印机打印出建筑构件,然后像搭积木一样在现场“组装”起来的。因此,3D打印建筑实际上是装配式建筑,只是材料比较特殊。

零碳建筑、3D打印建筑、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事物的不断出现,无疑将助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百花齐放,春满满园”——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值得期待。 (建筑时报)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