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湖南省长沙市中国电信大厦发生火灾。现场浓烟滚滚,数十层楼房剧烈燃烧。
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控制了火势,目前楼内明火已被扑灭。
据湖南消防官方微博报道,2022年9月16日15时48分,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芙蓉区东二环中国电信大厦发生火灾。支队立即出动17个消防站、36个消防站。一辆消防车和280名官兵赶到现场处置,支队全勤指挥部出动。 16:00,辖区第一批力量抵达现场。经初步勘察,现场为芙蓉区荷花园电信大厦外墙起火。该建筑高218米,地上42层,地下2层。目前明火已被扑灭,尚未发现人员伤亡。
目击者:火势从大楼一侧开始,很快蔓延至顶部
目击者彭先生告诉记者:“下午3时50分左右,我路过这里,发现着火,从底部开始,烧得越来越快,很快就烧到了顶部。”
现场浓烟滚滚,数十层楼剧烈燃烧。彭先生说:“我看到是从楼外、楼的一侧烧起来的,但具体原因还不清楚。”
下午4点40分左右,彭先生说:“现在火势已经减弱。”
据了解,事发的电信大楼建于2000年,位于长沙市东二环路。高度218米,成为长沙第一座超过200米的建筑。从现场画面可以看出,火势蔓延迅速,建筑物外墙和保温材料脱落。
专家解说:100%是外墙保温材料燃烧
对于火灾为何这么快“烧到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门采访了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王敦强副教授。 “100%是外墙保温烧毁。”王敦强说,这座高层建筑无论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钢结构,最先着火的一定是保温材料。
王敦强指出,按照现行规范,所有外墙保温必须使用阻燃材料。但事发的电信大楼是2000年建成的,当时“不应该”要求外墙保温层必须采用阻燃材料。绝缘材料也没有根据可燃性进行分类。
为何火势蔓延得如此之快?
如今,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大多数房屋都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这是一种极难点燃的材料。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烧三尺”的情况呢?
在高层建筑中,火灾的发展速度比普通建筑要快得多。主要原因如下。
1、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成为火灾“帮凶”
简单地说,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可以使建筑物冬暖夏凉。它们由不同的材料组成,一般位于墙体水泥层的中间。
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按燃烧性能分为:
建筑物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后,许多外墙装饰层会开裂甚至剥落,保温材料裸露在外。一旦接触火源就会引起火灾。另外,易燃保温材料燃点低,耐火性能差。它们遇到火源时燃烧速度很快,并且着火面积很大。有机保温材料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烟雾,火灾过程通常伴有浓烟,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和火灾救援。
实验表明,当房间内发生火灾,火势通过窗户向外蔓延时,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会在短时间内完全燃烧,紧邻着火楼层的外保温系统也会燃烧,可能会造成火灾。建筑物外部损坏。三维燃烧。
2、容易产生“烟囱效应”
烟花的传播方式有多种,在垂直管道、共用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场所很容易形成三维火灾。容易产生“烟囱效应”,导致烟雾和火灾迅速蔓延。烟花很容易沿着天花板、门、窗和走道水平传播。如果火势蔓延,外部风会加剧火势蔓延,很容易引起爆炸。
“烟囱效应”是指室内空气沿着垂直倾斜的空间上升或下降,导致空气加强对流的现象。
3.易受风的影响
风对高层建筑火灾的蔓延影响很大。实测10米高度风速为5米/秒,30米高度风速为8.7米/秒,60米高度风速为12.3米。 /秒,90米高度的风速为15米/秒。风速的增大必然会加速火势的蔓延,使火势的控制和快速有效的扑灭变得更加困难。
4、高层建筑的特点导致火灾蔓延速度快
为了保持其坚固性和稳定性,高层建筑通常具有较大的建筑基础。楼层越高,所需的底座就越大。因此,单层面积比普通建筑大,整体建筑面积也较大。它的范围较广,发生火灾时,燃烧范围很大,火势蔓延很快。同时,高层建筑有多个走廊、通道、出口,也会加速火灾的蔓延。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事故频发
不仅是这起事故,近年来,全国各地还发生多起建筑工程外墙保温层脱落、起火等事故先闻钢结构,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2019年12月2日21时16分,辽宁省沉阳市浑南新区SR新城A座102号商住楼外墙保温材料发生火灾。该建筑为商住楼,共25层。据现场目击者称,火势从公寓楼东侧6楼开始,随后火势开始沿着大楼北侧向上燃烧,到达屋顶。
2010年,上海静安区一栋28层公寓楼发生火灾,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
火灾发生时,该建筑正在进行节能墙体保温改造。由于违规焊接施工,火花点燃了保温材料和脚手架,最终烧毁了整栋建筑。
2021年5月28日15时02分,石家庄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桥西区未名街与南二环路口东北角中华城大厦外墙发生火灾。经调查,起火物质为中国城建筑南侧外墙。
2021年3月9日上午11点左右,石家庄长安区中信大厦发生火灾。现场视频显示,火势即将烧至楼顶,现场浓烟滚滚,烟雾达到200多米高度。
多地发文禁止使用外墙保温系统!
近年来,河北、重庆、上海、浙江嘉兴、湖北宜昌等地相继出台文件,禁止使用外墙保温系统。
河北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河北省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统一技术措施》,自2021年7月1日起实施。7月1日前:
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严格执行本《通知》规定;对已取得施工许可证但未执行本《通知》规定的在建工程,建设单位必须承担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建筑外部的例行检查、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应进行墙体保温工程。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并对楼内人员落实消防安全教育和制度,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湖北省宜昌市
5月31日,宜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修订《宜昌市建设工程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建筑技术、材料、工艺和设备目录》征求意见的通知第二批)”。目录显示:
1、施工现场采用水泥或地脚螺栓以及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施工外墙保温系统(保温装饰复合板除外)
使用限制范围:仅限于作为新建高度27米及以上住宅建筑和高度24米及以上公共建筑工程外墙外侧主要保温系统使用。
2、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保温系统:
岩棉保温装饰复合板
燃烧性能为B1级保温装饰复合板
使用限制范围:仅限于80米以上新建建筑工程外墙外侧作为主体保温系统的设计和使用。
3、轻骨料(无机、有机)砂浆外墙保温系统
禁止使用范围:禁止作为新建住宅及公共建筑工程外墙外墙主体保温系统设计。
这三类建材的推荐内容:
优先采用内外墙保温、外墙自保温、复合保温和预制新型外墙保温系统技术。
重庆
2021年3月26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民用建筑外墙保温工程禁止实施相关技术要求》的通知。通知要求:
自2022年1月1日起,主城区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已通过施工图审查或因设计进度变更需要重新进行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的,禁止薄抹灰。其他原因。灰色外墙外墙外保温系统及仅通过粘结、锚固固定的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自2022年7月1日起,本市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项目已通过施工图审查或因设计进度变更需要重新进行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的,禁止采用薄抹灰外墙以及其他原因。仅通过粘结、锚固固定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及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进一步加大非承重墙体砌块自保温、结构与保温一体化、预制保温外墙板等墙体自保温技术的应用规模。
浙江省嘉兴市
2020年12月,嘉兴市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国民用建筑节能保温材料(产品)使用的通知》,从产品材料、施工工艺、使用地点。 。
该规定限制使用无机轻骨料砂浆、保温装饰一体板等外墙保温系统。禁止使用水泥或地脚螺栓以及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外墙保温系统施工技术。禁止在室外使用岩棉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系统是作为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外墙外侧的主要保温系统而设计和使用的。中小学、托儿所、幼儿园、青少年宫、敬老院二层及以上禁止使用保温装饰一体板。谨慎使用。挤塑聚苯板用作地板保温结构材料。
上海
2020年10月13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公布了《上海市禁止、限制生产和使用的建筑工程材料目录(第五批)》。要求对2020年11月1日前未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的项目、2020年12月31日前未开工墙体节能工程施工的项目,要严格执行。
应急管理部发布《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禁止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作为高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发布《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条例》,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值得注意的是,第十九条规定:
设有外墙保温系统的高层民用建筑,管理单位应当在主入口及周边相关显着位置设置提醒、警示标志,标明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防火要求。
禁止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作为高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
使用阻燃外墙保温材料或者采用基层墙体与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外墙保温系统的高层民用建筑,禁止在其外墙用火、用电。
此外,高层民用建筑的户外广告牌和外部装饰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不得妨碍防烟排烟、逃生和灭火救援,不得改变、损坏建筑物的消防结构正面。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高层民用建筑外墙上设置的装饰物、广告牌应当采用不燃材料,并易于拆除。
其中,外墙保温材料未设置提醒、警示标志,或者外墙保温系统损坏、破裂、脱落不及时修复的,消防救援机构将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企业单位和个人2000元以上。处1万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我国建筑外墙保温领域正式实施已有十多年了。新技术不断涌入,传统旧系统不断被替代和淘汰,技术创新驱动行业进步。绿色建筑4.0时代已经到来。未来的建筑将更加节能、安全、绿色、环保、舒适。外墙保温领域也将无限贴近这一主题。建筑与保温结构一体化能否成为建筑外墙保温的关键? “安全屏障”使得保温与安全兼备成为可能,但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高层建筑防火注意事项: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那么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电气火灾
据火灾统计,约30%的火灾是由电气原因引起的。高层建筑中,电气设施设备越多,发生电气火灾的可能性就越大。
2、明火管理不当引起的火灾
高层建筑中经常有饭店、酒家、餐厅、食堂等先闻钢结构,必然会出现厨房火灾,甚至卡式炉、火锅、燃气烧烤、酒精加热等明火。这些明火管理不当和使用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火灾。
3.吸烟可能意外引起火灾
有入住高楼的游客,有来访的顾客,有长租的顾客,还有在职的员工。楼里人多,抽烟很难戒掉。有的旅客躺在客房床上吸烟,有的旅客在旅行时在公共场所吸烟,有的吸烟者将未熄灭的烟头扔进垃圾桶。这些都容易引起火灾。
4、日常用电故障引起的火灾
高层建筑中有多种电气设备,如空调、排气扇、冰箱、电机等,如果这些电气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或缺乏维护,可能会运行不顺畅,产生摩擦发热,并引发火灾事故。
5、违规操作引发火灾
如:室内装饰、电气焊接等。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如何自救?
1. 保持冷静
以往火灾中,有的人盲目逃生,如跳楼、惊慌失措、找不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失去逃生机会而死亡。一旦发生火灾,保持心理稳定是逃生的重要前提。如果面对危险能够保持冷静,先观察火情,再决定逃生方法,并运用所学到的疏散常识,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2、利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逃生
发生火灾时,请勿乘坐电梯、自动扶梯。通过安全出口、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等逃生。进入人员聚集场所时,首先应观察、熟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及时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疏散时,服从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指挥,疏导交通。疏散并避免争先恐后地冲向出口并堵塞出口。盲目的逃避往往会导致仓促浪费。
3. 寻找庇护所并逃离
当无路逃生时,应积极寻找庇护所,如到阳台或屋顶等待救援;如果选择火灾或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则需要关闭门窗并堵住缝隙。如果房间内有水源,应立即排除。扑灭门窗和各种可燃物,防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被困人员应敲击金属物体、投掷薄软物体,并在夜间利用手电筒、打火机等物体的声光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并帮助自己脱离危险。
4、逃生时防止中毒
在高层建筑的一些部位,装修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海绵、泡沫塑料板、纤维等装饰材料,火灾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逃生过程中,用水打湿毛巾或用衣服遮住口鼻,并保持低姿态行走,以减少烟雾的危害。
高层建筑逃生需牢记的7条原则
来源:央视新闻、湖南消防、天津消防静海支队微信公众号、今日汤圆微信公众号、中国政府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