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规范脚手架与卸料平台管理,提升项目安全水平

   日期:2024-10-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18    
核心提示:三、落地式脚手架搭设要求在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和钢制卸料平台部位,应在提升前进行布置策划,留出相应位置并做好防护。脚手架搭设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搭设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跟踪到位。L形桁架应从加工车间焊制完成后,再吊至作业层进行搭设。

安全管理操作规程-脚手架、卸货平台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止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达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化、规范化、工具化、定型的目的,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结合根据项目部安全管理现状,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工作细则》。

建筑工程中的脚手架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载体。也是项目向外界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公司和项目部管理水平的体现。脚手架一直是工程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提高脚手架管理水平,统一标准和做法,明确各方管理职责,本工作指导书专门针对脚手架日常管理中的一些亮点和常见做法进行了阐述。问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

这个工作指导书还参考了一些先进区域公司的具体做法钢结构外装,对此我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也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工程处。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施工工具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3、《高处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建筑施工安全检验标准》JGJ59-2011

2、计划编制、审批及公司监管程序

1、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编制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必须包括计算表、主要节点详细结构图等,并须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监理工程师审核,并在项目专职安全员的监督下。下面实施。

2、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架高20m及以上钢悬臂脚手架、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脚手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只能采用经专家论证合格后实施。

3、第一步脚手架搭设开始前,项目部安全经理应提前三天向公司安全管理工程师汇报。公司将参与脚手架方案的实施和第一步脚手架搭设的指导。过程中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或未按照公司要求整改的,将按照管理奖惩制度进行处罚。

3、落地式脚手架搭设要求

1. 基础知识

1>落地式脚手架基础回填土必须分层压实、平整。

2>落地式脚手架的基础必须硬化。基础混凝土强度应在C20以上,厚度应在100mm以上,并满足安装高度要求。

3>基础标高应比自然地面高50mm至100mm,宽度应比外立杆高200mm。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基本设计计算书。

4>在地下室顶板设置落地脚手架时,必须计算地下室的承载力。如果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必须设置加固措施,直至计算满足要求。

2、排水沟

排水沟

集水井

落地式脚手架周边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不应小于200mm×200mm。外框拐角处应设置集水井。排水沟坡度宜为3-5‰,以利于垃圾清理。排水沟距脚手架外立杆至少200mm,并应与施工现场排水系统融为一体,保证排水通畅,不积水。

3. 底座及垫板

落地式脚手架立杆底部必须设有底座和垫板。底座采用厚度5~8mm(120mm×120mm)的钢板和直径51mm(高60mm)的钢管焊接而成。垫板可选用槽钢、型钢板或木板,长度大于2跨,宽度为200mm,厚度为50mm。

4. 扫地杆

1>水平扫杆(小横杆)设置在纵向扫杆(大横杆)下方,纵向扫杆(大横杆)与地面距离不大于200mm。

2> 当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垂直扫杆必须向下延伸2跨并与立杆固定。高度差不应大于1m。

3>斜坡上方立杆轴线到斜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5.立杆

1>第一步架设脚手架之前,需要整理布线,保证立杆间距均匀。

2>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钢材卸货平台等,吊装前应做好布局规划,并预留和保护相应位置。

3> 立杆不得竖立在空中,必须设置在底座上;内力杆与建筑结构外墙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4>落地式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且小于50m时,必须采取搭设双立杆或缩小间距等加强措施。

5> 立杆伸出时,除顶层最上一级台阶外,其他楼层各台阶连接处均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6> 立杆接头宜错排布置。相邻两立杆的接头不应同步设置,高度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

钢结构外装_钢结构外装饰工程施工方案_哪些是钢结构常用的安装方法

7> 脚手架杆的顶部栏杆必须高出施工平面一级(1.8m)或以上。

8> 四根立杆必须安装在拐角处,并呈井字形。

6、防雷措施

脚手架四个角的立杆上应安装避雷针。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镀锌钢筋(圆钢)或直径25~32mm(壁厚不小于3mm)的镀锌钢管。高度不应小于1m,最小高度应为1m。上层的大单杠相连,形成防雷网。防雷接地线与建筑物防雷系统一体化。框架四个角焊接40mm×4mm镀锌扁钢,并与脚手架可靠焊接,防雷接地。

4、悬臂式脚手架搭设要求

1、安装要求

1>钢悬臂脚手架的悬臂高度一次不宜超过20m。

2> 脚手架搭设前必须进行技术交会,搭设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进行跟进。

3> 首层框架架设时,应安装临时支撑,保证架设过程中框架的稳定性,防止框架倾覆。

4>有采光井、拐角、施工电梯、卸货平台等特殊部位的处理方案,提前进行布局规划。

2、悬臂钢梁

1>前期规划到位,根据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CAD预布置,适当调整间距。

2>由于槽钢受力容易变形,悬臂梁首选工字钢(选用不小于16#工字钢),并且:顶部有钢管定位措施,钢丝防拉底部防滑措施(采用长150mm、短直径25mm的钢筋焊接)。

3>悬挑钢梁固定节长度不应小于悬挑节长度的1.5倍。

3. 锚点

钢结构外装饰工程施工方案_哪些是钢结构常用的安装方法_钢结构外装

1>锚栓直径应不小于16mm,材质为一级圆钢。

2>悬臂钢梁固定端宜用2(对)以上锚固件固定。悬臂钢梁固定段端部锚固件间距为200mm。

3>锚固位置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20mm,严禁安装在阳台板或浴室地板上。

4>锚固固定在悬臂钢梁上时,锚固单面搭接焊缝长度不应小于8d,严禁点焊。

5> 锚杆应预埋于底部钢筋上,并与底部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锚筋的锚固长度应根据混凝土强度设定(一般应大于36d)。

钢梁锚固示意图1、钢筋混凝土2、锚筋3、板底筋4、工字钢悬臂梁

使用预埋拉片的缺点:

1、固定嵌环对操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如果固定不牢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很容易损坏;

2、后期需要采用气割工艺对嵌环进行切割;

3、预埋环永久浇注到混凝土结构中,只能使用一次。

常问问题

4.压板锚栓

1>悬臂梁的固定端应采用2(对)以上锚固件固定,端锚固件间距为200mm。

2>螺杆直径不小于16mm,材质为一级圆钢。

3>与螺杆焊接的底座采用钢板制成,规格为200mm×300mm×6mm。需要在钢板上开两个小孔,以便于用钉子将其固定在地板上。

4>压板采用钢板制成,规格为75mm×200mm×10mm。

钢结构外装饰工程施工方案_哪些是钢结构常用的安装方法_钢结构外装

5>锚栓焊接后,应按3%的比例进行拉拔试验。

5、卸下钢丝绳

1>每根悬臂梁的外端均应设有钢丝绳并用斜拉杆与上层建筑结构连接。

2>钢丝绳不参与悬臂梁的受力计算。

3>钢丝绳与结构之间的吊环应采用一级圆钢,其直径不应小于20mm。

4>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13mm,钢丝绳夹的数量不应少于4个。绳夹的张开方向应与主绳端一致,且不应交错排列。

5> 牵引方式详见卸货平台钢丝绳设置。

6、边角区域处理

1> 角落处的杆子不得悬挂在空中。应采用桁架法:桁架由14号工字钢或16号槽钢焊接而成,并牵引卸荷钢丝绳。工字钢不得倒置。

2>拐角处应设置4~5根悬挑钢梁,呈放射状布置,悬挑工字梁上应架设工字钢。

3> L型桁架应从加工车间焊接完毕,然后吊装至工作楼层进行安装。

4>悬臂钢梁安装时应远离剪力墙隐柱。

5>工字钢连接处采用16mm圆钢制成的U型卡环固定,卡环压板厚度不应小于6mm。

常问问题

5、附属升降脚手架

1、结构尺寸

钢结构外装_哪些是钢结构常用的安装方法_钢结构外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1> 框架高度不得大于地板高度的5倍,宽度不得大于1.2m。

2> 框架支撑跨度:直线布置时钢结构外装,不应大于7m;折线、曲线布置时,不应大于5.4m。

3>框架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应大于2m,且不应大于跨度的1/2。

4> 框架总高度与支撑跨度的乘积不得大于110㎡。

5> 框架悬臂高度不应大于框架高度的2/5,且不大于6m。

2. 附属支撑结构

1> 垂直主框架覆盖的每层均应设有附墙支撑。

2>使用时,应将立式主机架固定在附墙支架上。

3>吊装情况下,贴壁支架应设有防倾斜和导向结构装置。

4> 附墙支撑应使用地脚螺栓连接至建筑物。拉紧螺栓的螺母不应少于两个或采用弹簧垫圈加单个螺母。丝杆外露螺母端长度不应小于3扣,且不应小于10mm,垫块尺寸应由设计确定,不应小于100mmX100mmX10mm。

3、防翻、防坠落装置

1>附着升降脚手架必须有防倾覆、防坠落和同步升降控制的安全装置。

2> 防翻装置必须既能防止外倾,又能防止倾斜;应采用螺栓连接;防倾斜支撑点间距不应小于2.8m或框架高度的1/4。

3> 防坠落装置和吊点应设置在不同的附属支架上,以防止附属支架失效。

4>整体式爬架防坠装置制动距离要求不大于80m。这是因为当某一点发生跌落时,框架引起的变形量应在允许的挠度范围内。

5>防坠落装置必须是机械的、全自动的装置。严禁使用每次提升或下降都需要重新组织的手动装置。

4、同步控制和负载控制

1>水平高差同步控制,控制各吊点升降差小于30mm。

2>负载控制控制各吊点负载超过设计值15%时自动报警,超过30%时自动停机。

5. 框架升降

1>工作应按照起重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

2> 机架升起或下降时,人员不得在机架上停留。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