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9 年计划推出多项国家工程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本文对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解读并提出建议

   日期:2024-09-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43    
核心提示:本次本人就《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谈谈个人建议,供各位参考,其它规范作者将陆续发表个人建议及解读二:《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部分建议及解读如果写入全文强条规范,是否任何工程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呢?由以上这几条可以看出,今后会对建筑日常使用维护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1. 问题的起源

重磅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于2019年推出30余项国家工程建设规范(全文强制)公开征求意见:

与建筑结构有关的总金额为:

1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

2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

3.砌体结构通用规范

4 钢结构通用规范

5. 复合材料结构通用规范

6. 木结构通用规范

7.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8.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此次,我主要就《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发表一下个人建议,供大家参考,其他规范作者也会陆续发表个人建议和解读。

二、对《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的几点建议和解读

1.关于混凝土的选择

新的《规范》3.1.5规定如下

注:本文暂无文字说明,建议添加

现行《具体规定》4.1.2规定如下:

4.1.2 素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采用强度等级为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对于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从两种规范的比较可以看出以下区别:

1)素混凝土结构最低强度等级由C15提高到C20

我不明白这样调整的理由是什么?

2)钢筋混凝土结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统一调整为C25

原因很明显,主要是因为未来钢筋的强度要达到400MPa以上。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表示错误:C40、C30均不正确,建议调整

建议调整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得低于C30。

问题1:是否需要明确基础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

问题2:构造柱、圈梁等非主要承重构件混凝土强度是多少?

2.关于钢筋的选择

1)新规范3.2.1

建议一:建议取消RRB400级钢筋

建议2:建议添加HRB600钢筋

原因是: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

RRB400 已取消,但已添加 HRB600

新亮点:新增CRB600H(楼板专用)

2)新标准3.2.2

建议调整:表3.2.2-1中CRB600H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由520修改为540

原因是:GB/T13788-2017《冷轧带肋钢筋》将CRB600H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提高到540N/mm2

同理:表3.2.3-1中CRB600H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由415调整为430

抗压强度设计值由415调整为380

原因是:《CRB600H高延展性高强度钢筋应用技术规范》CECS458:2016已将其钢筋抗拉强度的设计值提高至430N/mm2

建议:将HRB335从表3.2.4中删除,因为表3.2.2-1和表3.2.2-2中没有提及HRB335。

还建议取消RRB400钢筋,增加HRB600钢筋。

问题:CPB500 应该是 CRB500 吗?

3. 设计

建议:当4.1.4不利时,应将1.2调整为1.3

原因是:《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18已将预应力荷载分项系数调整为1.3。

4.结构变形规定

问题 1:在强度规范中纳入层间位移控制是否合适?

问题二:目前,业内认为,我国对层间位移管控较为严格,各地都在逐步放宽。

如果强制性法规全文写进去,任何工程项目都要严格遵守吗?

问:将舒适度纳入强制性规定是否合适?

是不是意味着所有项目都要管控?

5. 组件设计

问:将裂缝宽度限值作为强行条文可以理解,但现行房屋建筑结构规范给出的裂缝计算公式,适用范围有限,例如不适用于双向板等构件,但很多地方的审查要求都要求计算双向板裂缝。如果计算本身就不恰当,而将裂缝宽度限值作为强行条文,是不是太严格了,当然也不够科学?

6.关于剪力墙厚度

建议1:将低层和多层剪力墙厚度由120毫米调整为140毫米

问:无论楼板的跨度是多少,实心楼板的厚度都不应小于100mm吗?

因为是强力条,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板子的最小厚度都要100了?个人认为极其不合理

7.关于保护层厚度

问题:6 地下连续墙结构主要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

是指地下结构外墙吗?如果地下结构外墙不管有没有外防水,都统一按70mm来算,是不是太严格了?另外地下结构外墙裂缝宽度也需要控制,我不敢想,未来地下结构外墙的配筋和截面需要多大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建议:建议此处明确地下连续墙结构概念

8 关于柱配筋

建议:取消表4.4.17-1 中非地震柱

原因:我国没有无地震地区。

问题1:上表中抗震设防等级为三级、四级时钢结构设计规范 强条,框架柱是否没有最小配筋率要求?

现行《防腐规范》对同一角柱要求0.8和0.7

9. 关于内管梁和外管梁

问题:哪些梁是非抗震的?

10人认为几个新亮点

文章

由上可见,未来对建筑的日常使用和维护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也要求设计师在结构设计说明中提出对施工、维护、管理等的具体要求。

以上是笔者对《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的一些建议和解读,后续将陆续发给各部门征求意见钢结构设计规范 强条,供大家参考。

2019.2.24北京夜

作者近期著作及主要作品

投稿邮箱:

上一页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