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就在人们还在慌乱之时,6月18日早晨07时34分,又发生5.3级余震,震源深度17千米。据了解,此次地震已造成12人死亡,125人受伤。
近年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地震、九寨沟地震等重大地震灾害时有发生。地震灾害界人士常说:“地震夺走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物。”有关数据显示,地震中全部人员伤亡的95%以上是由于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只有不到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洪水、海啸、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造成的。
日本的建筑抗震技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自1924年起,日本的建筑规范就规定,在结构受力计算时必须考虑抗震系数。
日本的《建筑设计基准法》于1950年颁布,此后经过多次修订,其中最著名的是1971年的修订。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灾后统计显示,此次地震中受损建筑主要为1971年以前建造的,1981年以后建造的房屋几乎完好无损。
此后,日本又于1996年、2000年、2005年、2006年四次修改《建筑基准法》,多次提高建筑的抗震标准。修改后的法规将住宅建筑的抗震标准提高到:抗震6~7级不倒塌,特别是商业建筑则要求抗震8级不倒塌,使用寿命达到100年以上。同时,日本还制定了到2015年让90%的住宅建筑达到这一标准的计划。
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防水平
甲级建筑
地震作用应高于该区域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根据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8度时,应满足提高该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满足高于9度抗震设防的要求。
乙级建筑
地震作用应满足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8度时,应满足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增加一度的要求,为9度时,应满足高于9度的抗震设防要求;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对于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为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按照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允许采取抗震措施。
丙级建筑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D级建筑
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满足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允许相对于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抗震措施,但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抗震措施。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规范另有规定外,乙、丙、丁类建筑不需要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仍必须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建筑抗震设计不得存在抗震设防标准不够、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良或者使用维护不善等情况。
20世纪以来,建筑结构抗震领域的飞速发展与进步是世界建筑史上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然而由于地震输入对结构的复杂性,传统的抗震理论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结构抗震设计中仍然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问题需要解决。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那么的渺小,但展望抗震建筑结构的未来钢结构 抗震等级,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使人类在地震自然灾害时能够更加安全有效地受到保护,减少人员伤亡。
好的工程必须有好的监理,好的监理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钢结构 抗震等级,会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程及时、高效达标,保障居民生命安全。
益诚监理,专业甲级监理公司,拥有3项甲级资质、2项乙级资质及其他10项资质,实力雄厚,12年行业经验,信誉强,客户满意率98%,值得您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