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梯安装的解决方案是井道采用钢架结构,围护采用玻璃幕墙,但玻璃幕墙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1、玻璃幕墙有光污染,对阳光穿透玻璃的“透光率”有限。老旧住宅小区小区间距本来就小,按照国家标准《城市分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基本达不到大寒日(上午8点至下午4点,分两个时间段计算)不少于3小时(50万人口城市)或2小时(≥50万人口大城市)的标准。老年建筑则要求冬至日日照标准不少于2小时。众所周知,老年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需要更多的阳光照射,日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冬季很多排屋式长条住宅,二楼甚至更高楼层都没有阳光。
安装电梯时,电梯井道突出楼梯间约5米,对后方建筑阳光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电梯生产厂家引入玻璃幕墙玻璃雨棚钢结构,以显示其井道和走廊不影响阳光。实际上,通过两层夹层玻璃,阳光透过率低,阳光大大减少。只能说聊胜于无。
使用玻璃幕墙的问题是,也存在安全隐患。
2、玻璃爆炸脱落,造成人员伤亡。汽车被砸、人员伤亡的事故屡见不鲜;在上海、深圳等城市,玻璃幕墙脱落,造成儿童重伤甚至死亡,导致受害人家属索赔500万元的巨额赔偿。在合肥,还发生过观光电梯玻璃爆炸致人伤亡的事故。
住房城乡建设部为此已出台多个文件,包括《建设标准(2015)38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玻璃幕墙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等明确要求新建居住建筑、中小学、养老建筑、党政办公楼等七类建筑“二层及以上不得采用玻璃幕墙”玻璃雨棚钢结构,其他办公建筑严禁采用全隐框玻璃幕墙,玻璃应采用夹层玻璃、均质钢化玻璃或超白玻璃。
文件要求:“对二层及以上安装玻璃幕墙的以上建筑(注:七类建筑以外的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应在幕墙下周边合理设置绿化带或裙楼等缓冲地带。也可采用檐口、防撞雨棚等防护设施。”通知还规定了建设单位(业主)和各责任单位的检查、维护和管理责任。
现在各个地方都突破了安全隐患带,设计了玻璃幕墙,就算装了玻璃幕墙,也应该做好安全措施吧?但是由于竖井、连廊本来就占用了原有的窄路,竖井、连廊周围没有地方设置绿化带等防坠落措施,而且都是人员安全出口、无障碍通道,业主进出密集,而且业主没有专业人员,无法负责玻璃幕墙安全的日常管理。
广州某电梯安装不到两年,多处窗户发生爆炸,砸坏下面停放的汽车,施工公司拒绝免费维修,要求业主每次玻璃修复支付1万多元。
由于电梯井道采用钢架结构,容易发生变形,特别是遇到地震、飓风等灾害时,加之一年四季温差较大,容易造成变形,玻璃幕墙与井道框架难以协调变形,接缝处密封不好而开裂,极易造成雨水渗漏,甚至发生浸水、漏电、触电事故,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
因此玻璃幕墙的使用对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3、电梯井道、过道采用玻璃幕墙,除非采用中空节能玻璃,单层夹层玻璃既不能节能保温,又不能保证电梯运行安全。国家标准《电梯技术条件》要求乘客电梯间、机房必须处于+5~40⁰c的环境温度,以保证电气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行。而电梯的安装根本不能满足这一技术条件,导致电梯控制系统失控,频繁发生运行故障,发生被困等人身安全事故。
从乘客角度看,夏天热,冬天冷,轿厢像风箱一样上下运动,夏天热浪滚滚,冬天冷风阵阵,不如电梯楼的室内电梯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