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内容:
钢结构防火涂料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钢结构厚涂防火涂料喷涂施工。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防火涂料:必须使用经主管部门鉴定、当地消防部门认可的产品,如××大厦使用的ST1-A防火涂料,已通过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鉴定、北京市消防局认可,使用前须检查认可文件,并以100t为批量检查出厂合格证。技术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2.1.1.1耐火试验由消防部门现场每1000t取样一次,送国家耐火构件质量监督中心检验,耐火极限应满足设计要求。
2.1.1.2粘结强度、抗压强度每500t取样一次,送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验,粘结强度、抗压强度应大于技术指标的要求。
现场堆放地点应干燥、通风、防潮,发现结块、变质的不得使用。
2.1.2 高强度胶粘剂及钢防胶由生产厂家提供,应按照说明使用。
2.1.3 金属丝网、钢筛卡、塑料布等。
2.1.4 主要机具:搅拌机、砂浆泵、丝网剪、铲子、手推车、计量容器、带刻度钢针、钢尺等。
2.2工作条件:
2.2.1 由经核准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并查阅其资质批准文件。
2.2.2基层处理:彻底清除钢构件表面的灰尘、松锈、油污。
2.2.3 钢构件的损伤或缺损部位应重新涂刷两遍防锈漆,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喷涂。
2.2.4 喷涂前应清理作业现场,并用塑料布保护门、窗、隔墙等附近区域。
2.2.5固定钢丝网:根据构件形状裁剪钢丝网,用φ6钢筋夹将其固定在钢构件上,钢丝网与钢构件之间留出5~10mm的间隙。
3.操作流程
3.1工艺流程:
工作准备
→
防火涂料成分及混合
→
喷涂
→
检验验收
3.2防火涂料的配制与混合:粉末涂料根据需要配制。
搅拌时,先将涂料倒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2分钟,再加入胶粘剂、钢防胶充分搅拌5至5分钟,使稠度达到可喷涂的程度。
3.3喷涂:
3.3.1 一般设计要求厚度应为耐火试验后耐火极限厚度的1.2倍。耐火极限梁为2h,柱为3h。设计厚度梁为30mm,柱为35mm。第一层厚度约1cm,待七至八成干时喷第二层。第二层厚度应约为1至1.2cm。待七至八成干后喷第三层。继续喷至第三层达到要求厚度。
3.3.2 喷涂时钢结构耐火涂料,喷枪应垂直于被喷涂钢构件,距离为6~10cm。喷涂气压应保持在0.4~0.6MPa。喷涂后应进行自检,对厚度不足的部位应重新喷涂。
3.3.3 正式喷涂前,应先对某一建筑层(段)进行试喷,经消防部门和质检站同意后,方可大面积作业。
3.3.4 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施工,施工前、后应采取外封、加温措施,保证48小时环境温度在+5℃以上。
3.4检查验收:一层建筑喷完并自检后,应将施工记录送交总包方,由总包方、分包方、甲方(监理方)共同检查。用刻度钢针抽查厚度,如厚度不够,应重喷或刮掉重喷。用锤子敲击检查有无空鼓,如发现空鼓,应重喷。检查合格后,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4 质量标准
4.1保证事项:
4.1.1防火涂料的品种、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和检测报告。
4.1.2 涂层与基层及各层间粘结牢固,无空鼓、脱落现象。
4.2基本项目:
4.2.1外观光滑均匀钢结构耐火涂料,边角、异形件、接缝等细节处理严格。
4.2.2 涂层厚度
4.2.2.1 涂层厚度符合设计厚度要求且优良。
4.2.2.2 在5m长度范围内涂层厚度比设计要求小不超过1m,且涂层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的85%,为合格。
4.2.3涂层表面裂纹:
4.2.3.1 表面无明显裂纹,裂纹宽度小于0.5mm为优良。
4.2.3.2 表面裂纹宽度不大于1mm为合格。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5-28。
表 5-28
顶部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表面平整度(母线直线度、圆度)
用1m直尺和钢尺检查,用样品和钢尺检查圆度
5.成品保护
5.1防止碰撞损伤:防火涂料硬化后强度尚不高,施工时易受碰撞的部位应进行临时保护,减少损伤。
5.2 防污染:喷涂前要对半成品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喷涂区域附近要用塑料布包裹。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空鼓:首先应严格控制配合比,清理基层是关键,并注意对原材料的粘结强度进行批量抽检。
6.2 裂纹:分层喷涂时环境温度、湿度要适宜,控制好通风和干燥时间。
6.3 厚薄不均:喷涂时喷嘴角度应垂直于构件表面,距离要合适,每层喷涂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不宜太近。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有以下质量记录:
7.1 防火涂料质量证明书及检验报告。
7.2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3 涂层检验数据。
7.4分项工程质量检查与评定。
7.5 设计变更及谈判记录。
边学习边休息赢红包
推荐一个
最专业的钢结构交流平台
每天都有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