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现场安装注意事项:从准备到完工,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日期:2024-08-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00    
核心提示:接到读者留言想了解下钢结构现场安装的相关知识,本期就让小编和大家一起探究钢结构现场安装的注意事项吧。因此,要建成一个优秀的轻钢建筑,需要设计、材料和现场各个方面协作来完成。在工程开工前,必须要对工地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和纪录,同时标注所有有可能影响本工程安装的工期和质量因素。

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想了解更多钢结构现场安装知识。这期就让我和大家一起探讨钢结构现场安装注意事项吧。更多经典实用的钢结构建筑知识,请关注我的头条号牧野森崎,帮你不断丰富自己的钢结构圈子。

钢结构安装

对于一栋完整的高品质钢结构建筑,除了优质的生产质量外,将各个部件组装起来也是一个关键阶段,这就是所谓的“现场安装”。就像布料和衣服的关系,没有好的裁缝,很难做出好的衣服;没有好的材料安装,也很难做出好的建筑。因此,要建造一栋优秀的轻钢建筑,需要设计、材料、现场等多方面的配合。

1. 开始工作前的准备

现场检查

工程开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情况做详细检查及记录,对可能影响本工程安装工期及质量的因素进行标记,重要节点检查如下。

钢结构施工日志的规范_钢结构施工记录有哪些_钢结构施工记录

材料进场前必须满足现场施工条件,并必须将其纳入总体进度计划,这有助于保持现场的整洁有序。

2.钢结构预装工艺要点

(1)预拼装场地应平整、坚实。应验证预拼装支撑架的强度和刚度。可利用测量、检测仪器对各支撑点的精度进行逐点测量和调整。重型、大型桁架的支撑架需验证。小型构件的预拼装架可根据蓝工经验确定。根据预拼装单元的构件类型,预拼装支撑垫可采用钢平台、支撑台、型钢等形式。

(2)预拼装时应设置测量基准点及高程线。

(3)如有必要,可在钢构件预装配前安装临时连接板。

(4)预拼装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单体预拼装、平面预拼装和立体预拼装。钢构件应在自由状态下拼装,一般不应采用强制固定。除壳体结构为立体预拼装,可配备夹具、工装夹具外,其他结构一般为平面预拼装。预拼装构件应处于自由状态,不应采用强制固定。预拼装量可根据设计或合同要求进行。

(5)钢构件应按现场布置尺寸进行预拼装、吊装、就位。现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布置尺寸应包括施工图控制尺寸、要求的拱度值、焊接接头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其他要求的控制尺寸。

②现场布置应与预拼垂直投影相对应,并应包括杆件中心线及节点端面基准线。

③预装前应进行场地布置,检查尺寸。

④ 应标记清楚需要布置的点、线。

(6)钢结构构件的预拼装顺序和拼装单元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形式确定。一般先拼装主要构件钢结构施工记录,后拼装辅助构件。对于门式钢架,先竖向拼装钢梁,校正后再在平面上与钢柱拼装。

钢结构施工日志的规范_钢结构施工记录有哪些_钢结构施工记录

(7)对于采用高强螺柱与普通螺栓连接的多层板,预拼装时宜采用冲头定位、临时螺栓紧固。一组孔内试拧螺钉数量不应少于螺栓孔数量的20%,且不应少于2个。

试装应使板层紧密贴合,冲孔数量不应少于螺栓孔总数的10%,应使用孔检验仪检查板层叠孔的合格率。

用小于孔公称直径1.0mm的孔检验器检查时,各组孔的通过率应不小于85%。

@用大于螺栓公称直径0.3mm的孔径测试仪检查时,合格率为100%。

(8)板垛孔的合格率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进行补孔。错位在3.0mm以内时,一般用铰刀、铣刀或锉刀将孔扩大,扩大后的孔径不得超过螺栓直径的1.2倍。错位超过3.0mm时,一般用焊条填孔,并磨平,不应出现不平整现象。焊条应采用与母材匹配的低氧焊条。严禁用钢块填孔,用钢块填孔其实是假堵孔钢结构施工记录,会造成严重后果,是绝对不允许的。

(9)检查尺寸时,零部件应处于自由状态。所谓“自由状态”,是指在预装配过程中,零部件可用夹具、夹钳、点焊、拉紧装置等进行临时固定。在调整好各零件尺寸后,在连接部位每组孔位用不大于1/3、不少于两颗普通螺栓固定,然后拆除夹具、中心夹具、点焊、拉紧装置等临时固定,即可对零部件进行尺寸检查。

(1O)预装单元中的零部件采用摩擦面连接时,应检查摩擦面连接处板间的配合紧密程度。检查方法是将脚插入板边沿20mm深。板间的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间隙应小于0.2mm。

②深度范围内的间隙为0.2-0.3mm,其长度不应超过板边长的10%。

③深度范围内的间隙为0.3-1mm,其长度不要超过板边长的5”。

(11)预装配完毕,自检合格后,应邀请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并做好质量记录。

(12)装配前检查合格后,应标出中心线、控制基准线等标记,必要时应设置相应的定位器。

3. 基础及地脚螺栓检查

钢结构施工记录_钢结构施工记录有哪些_钢结构施工日志的规范

钢结构安装前应复核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及标高、地脚螺栓的规格及位置​​,并进行基础检查及交接验收。如地脚螺栓需复核每根螺栓的轴线及标高,若超过规范要求,则须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如根据实际螺栓位置加大柱底板尺寸、在柱底板上重新钻孔等。

基础工程分批移交时,每次移交应包括不少于一个安装单位能形成空间刚度的柱基础的验收,并应符合以下要求:基础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周边回填土夯实;基础的轴线标记、标高、基准点准确、齐全;基础顶面应平整,二次浇注处的基础面应打毛,地脚螺栓完好。

将柱子放置到位,并将轴线卡在柱底座的表面上。

调平柱底座标高。浇筑混凝土柱底座标高一般预留50~60mm(与钢柱底部设计标高相比),安装时预先用钢垫块或砂浆承重板调平。

采用钢垫块作支撑板时,应根据基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柱脚板下二次灌浆前柱底所受荷载、地脚螺栓的紧固拉力等因素计算确定钢垫块的面积。垫块与基础面、柱底面的接触应平整、紧密。

采用砂浆承重板时,应采用无收缩砂浆,砂浆垫块的强度应比柱吊前基础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并应具有足够的面积,以满足承重要求。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