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堆放与接桩的规定

   日期:2024-08-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94    
核心提示:预应力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桩帽或送桩帽应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的相关要求,做好以下安全工作: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B》,作业前通知监理。桩机不得超负载、带病作业及野蛮施工。

预应力管桩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接触地面的底层垫块应有足够的宽度和高度。堆放时堆体应稳定,不得滚动;

2 应按不同规格、长度、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

3 当现场条件允许时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桩宜单层堆放;堆放时,外径500~600mm的桩不宜超过4层,外径300~400mm的桩不宜超过5层;

4 堆放桩时,应在与桩长垂直的地面上设置两个垫块,垫块应位于距桩端0.2倍桩长处,底层最外层桩基应在垫块处用木楔楔紧;

5 枕木应采用较长的、耐压的木梁或枕木,不应使用有角的金属构件。

关于桩连接:焊接桩连接:钢板应采用低碳钢,焊条应采用E43焊条。采用焊接桩连接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范》JGJ-81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下部桩段的桩头距地面宜为0.5m;

2 下层桩头应安装导向箍。接桩时,上、下层桩段应保持平直,错位偏差不应大于2mm。纠正接桩偏差时,禁止用大锤水平击打;

3 桩对接前应用铁刷将上下端板表面清理干净,将坡口刷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

4 焊接应沿桩身四周对称进行,上、下桩节固定后,应拆除导箍,然后逐层施焊,焊接层数不宜少于2层,第一层焊完后,必须将焊渣清理干净后再进行焊接,进行第二层焊接时,焊缝应连续饱满;

5 焊接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锤击,自然冷却时间不得少于8分钟,严禁焊后立即用水冷却或锤击。

打桩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桩帽与桩身四周的间隙宜为5-10mm;

2、桩锤与桩帽之间、桩帽与桩之间应放置硬木、麻袋、草席等弹性垫层;

3 打桩锤、桩帽或桩帽送桩应与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

4 插桩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

打桩顺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密集的群桩,可从中心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注射;

2 当一侧与建筑物相邻时,应从相邻建筑物向另一方向注入;

3 根据基础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

4 根据桩的规格,最好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桩端锤击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桩端位于一般土层时,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

2 桩端达硬、硬塑粘土、中密实或以上粉土、砂土、碎石土及风化岩时,应以贯入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为辅;

3 当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但未达到桩端标高时,应继续锤击3次,每次10锤的贯入度不应大于设计规定值,必要时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应通过试验确定施工控制贯入度。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防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有关要求,应做好以下安全工作:

1、编制专项施工计划。作业前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B》,并通知主管。指派专人指挥、监督。打桩机不得超载、带缺陷作业、粗暴施工。

2、打桩机在作业过程中不得进行修理、清理、调整,修理、清理、调整或中断工作时应切断电源,电气设备和电动工具的转动部位应加装防护罩。

3 打桩时,无关人员不得接近桩基,操作人员、监理人员、打桩锤油门绳操作人员与桩基的距离不应小于5m。

4、打桩机作业时,严禁同时进行起桩、挂锤、旋转、行走、沉孔、压桩等两个或两个以上机械动作。

5、打桩机在桩位间移动或停止时,必须将桩锤降到最低位置,不得压在已完成的桩(顶)位上,应远离其它施工机械、与电力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6、打桩机在移动过程中应保持垂直、稳定,必要时可采取铺设枕木、填平坑洼、填平凹地、更换软土层、增设临时固定绳索、清除移动路线上的障碍物等措施。

7 移动高架振动或搅拌打桩机时,应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打桩机倾覆。遇有雷雨、大风6级以上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采取加设风绳、降下机具、防止打桩机倾覆等措施。应加设机架等措施;休息或停止工作时,应切断电源。

8、吊桩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作业,人员不得逗留。桩送出、拔出或打桩完毕,桩基拆除后,应对地面洞口进行回填或覆盖。

9接桩操作人员操作时应戴防护面具、焊接手套、工作帽、滤膜防尘口,站在上风向。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