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首个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项目轨道·壹号城正式通过竣工验收

   日期:2024-08-0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48    
核心提示:该项目是广西首个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项目,装配率达49%,是第一批自治区8个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之一,是2019年广西装配率最高的钢结构高层商品房住宅,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广西首座采用“钢管混凝土捆绑组合结构”的高层装配式建筑,由绿地集团大型基建公司广西建工一建集团承建,经过1026天的施工广西钢结构设计,轨道一号城3号楼、5号楼及地下室工程于4月22日正式通过竣工验收。

该项目为广西首个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项目,装配率达49%,是自治区首批8个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之一,是2019年广西装配率最高的高层钢结构商品住宅,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挑战新格局、新体制,展示技术创新

轨交一号城项目位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高坡岭与夫子岭岭路交汇处,总建筑面积53016.29平方米。3、5号楼地上34层,建筑高度99.8米,地下2层。2019年6月30日开工建设。

作为广西首个采用“钢管混凝土捆绑组合结构住宅体系”的装配式建筑,该项目的建设既具有代表性,也极具挑战性。

面对广西前所未有的高层装配式建筑新结构、新体系,项目组通过邀请钢结构专家到外省项目参观学习、举办多期标准分析学习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储备。

为了该项目钢结构安装,项目组集思广益、日夜奋战,推动一道又一道新工序的顺利实施——施工现场规划、第一块钢结构构件预埋、第一捆钢管束吊装、第一层可拆装楼板安装、第一块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为攻克技术难关,项目部结合施工需要,开展科技创新和“五小发明”活动,新研发的可调式栓夹式护栏、悬挑构件安全防护罩、阳台线条工具式不锈钢模板、钢结构建筑现浇飘窗防护罩等五项实用专利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该系列安全施工构件在现场的创新应用,建立了高层钢结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防护体系。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不断创新施工工艺——“高层住宅装配式钢管束结构体系安装施工工法”、“钢管束外包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法”等7项工法被评为自治区级工法;同时还积极应用装配式支撑结构施工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建筑用型钢加工配送技术、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等建筑业十大新技术中的9大项、26小项。

科技赋能,智慧建造。历经“新体制”和疫情的双重考验,项目主体施工不断提速——钢管束结构每三层为一个标准段广西钢结构设计,吊装、焊接、楼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穿插流水线作业,最高施工效率达到14天/段(3层)综合速度。2020年11月29日,项目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创新利用管理平台打造智能数字化项目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不断运用新技术,强化项目管理,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项目部基于智慧工地平台,集成了一套联网防护产品,包括视频监控、AI智能识别(安全带、安全帽、反光背心等)、智能烟雾监控系统(焊接作业层安装烟雾探测器)、边缘构件防护系统(监控重要边缘构件的人为破坏、非法攀爬)、周界防护系统(安装红外对射设备、探头越界报警)等。

我们充分利用广联达BIM5D平台进行项目管理,通过手机APP巡检项目安全、质量、生产进度,下达、回复整改指令,收集周检、月检数据,利用大数据纠正施工组织、安全管理中的偏差,封堵隐患。

同时通过云、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化、智能化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管理过程可追溯、结果可分析,确保安全“可控、可管、可控”。

该项目先后荣获2020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项目、2021年度广西区域“钢结构”金奖、2020年中国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等一系列奖项,实现质量安全、文明奖大满贯。

2020年6月至11月,项目部主办了多场现场观摩活动,施工现场展示的钢管束组合剪力墙结构实体模型导览、施工安全防护体系、BIM5D平台应用、智慧施工现场管理平台、可拆装钢桁架楼承板工艺展示等施工亮点,以及BIM建筑实体数字化、智慧施工现场生产要素数字化、PM实现项目管理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作战指挥中心”等数字化项目亮点,得到了自治区领导及与会人员的认可和好评。

从一张蓝图到一座座宏伟的建筑,轨交一号城项目部在安全、质量、技术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项目的建成将为广西建工一建集团在广西高层装配式建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将有效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也为承接同类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