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速度打造东海岛钢铁梦工厂,中国五冶集团助力宝钢湛江钢铁项目

   日期:2024-08-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03    
核心提示:极致速度打造东海岛的钢铁“梦工厂”——中国五冶“宝钢湛江钢铁三高炉系统项目(原料、炼铁、轧钢)”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纪实

极速打造东海岛钢铁“梦工厂”——中冶建设集团“宝钢湛江钢铁三高炉系统工程(原料、炼铁、轧钢)”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繁忙的湛江港口,船只来回穿梭,货物来来往往;东海岛上,机器忙碌运转,最美的鸟儿——“栗喉蜂虎”正用泥土在钢厂区筑巢。这就是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也是国内最先进、节能环保的“花园式钢厂”和“生态工业园”。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的“急先锋”,中国五冶集团在东海岛搭起了一个个坚如磐石的“营地”,奏响了一曲曲激昂的“湛歌”,全力打造中国钢铁“梦工厂”。

宝钢湛江钢铁3号高炉系统工程全景

宝钢湛江钢铁三高炉系统工程(原料、炼铁、钢轧)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由码头、原料、烧结、炼焦及煤矿、炼铁、热轧、冷轧、制氧等单元组成,是宝钢股份引领我国钢铁精品化、智能制造、清洁生产的示范工程。中冶五冶集团承担了冷轧3项目和煤矿项目的建设,在借鉴湛江钢铁以往1号、2号高炉系统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编制了上位规划,建立了完善的精益体系,做到了建设方法科学、监控管理到位。 冷轧三期项目创下了同类项目建设速度纪录,提前4个半月建成投产,为湛江钢铁引领世界超高强度钢制造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无法回避的“三大难关”

湛江位于我国大陆南部、广东省西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旱、雨两季之分。夏季气温38-45℃,湿度普遍高达80%,雷雨、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高温潮湿的雨季不仅会大大降低作业效率,还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因此,自开工以来,恶劣的自然条件就成了项目施工团队要面对的“第一关”。

施工场地狭窄、组织协调难度大,是贯穿五冶项目建设的第二大“难题”。冷轧三号项目基坑开挖时,基坑距离新建厂房仅3米左右,狭窄的作业面增加了基坑支护、降水工作的难度;连续退火机组与已投产的高强钢机组镜像布置,同处一个厂房,立式活套、立式退火炉、闪镀镍等高塔一字排开,结构紧凑,空间十分狭窄,相互间最大间距只有6-8米,最窄处仅1米钢结构地脚螺栓用几条,设备吊装安装作业受到很大限制。其中,电气、仪表设备安装经常出现同步施工,多专业、多人交叉作业,让狭窄的施工空间“雪上加霜”。

张钢三高炉系统工程冷轧机

此外,三高炉系统工程采用大量国内外钢铁行业最先进的核心设备和技术。如冷轧3工程超高强度钢冷轧生产线首次采用双快冷技术、纵横磁加热技术等先进技术。一条生产线有4种生产方式,生产工艺十分复杂,施工难度极大。作为关键设备的连续退火机组基础长达460米,防渗防裂控制难度极大;连续退火机组退火炉为立式炉,炉高43.65米,炉长141.82米,炉子设备约2300吨,具有设备管线密集、结构复杂紧凑、层数较多、气密性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对安装精度要求高,安装难度大,安装周期长。 如何在保证连续退火机组安装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工程最短建设工期,成为建设过程中的“最大难点”。

克服一切障碍的“胜利速度”

“苍松翠柏虽覆雪,却依然挺拔。”面对重重困难,项目部人员没有被压垮,反而更加奋发有为,在急、难、险面前,不找借口、不辩解,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扛起冶金建设大旗,吹响攻坚冲锋号。

面对湛江极端天气,中国五野项目部秉承精心细致筹划的传统,在规划中将台风、雷暴等灾害天气视为“强敌”,筑牢质量安全防线。各项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均超过国家标准和部门标准,足以有效应对巨大风力。制定了详细的防台风预案和应急措施,重点加强项目组成员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确保宣传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项目部每年雨季前进行全面的防台风、防火演练,确保不出任何差错;雨季期间,对现场围墙、基坑支护、现场排水、轻重型机械等设备进行严密监控,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极端天气对工期的影响。

针对施工场地狭小、组织协调难度大的实际,项目部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一方面,项目负责人毛家福带队积极与业主协调沟通,在主厂房增设卷帘门,扩大施工面积,保障车辆、材料通行;在已投产的高强钢丝区域与连退机组安装区域之间增设两米半高的隔离带,防止施工人员误入生产区域,既消除了施工安全隐患,又保障了已投产的高强钢丝正常生产。另一方面,项目部采用白天、夜间错峰施工的方式,安排人员轮流值守;特别是在狭窄作业面施工时,更要指派专人实时检测,加强过程管控,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

为攻克冷轧三号项目最大难点“连退机组建设难度大、质量要求高”,项目部专门组织研讨会,开展“头脑风暴”,从创新技术中寻找灵感;并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深入施工一线,与施工人员一起试验,总结分析问题,寻找最佳施工方案。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碰撞,项目组终于找到了破解连退机组建设难点的技术“法宝”。

为解决连退机组基础防渗防裂难控制问题,项目组在施工时采用分块跳段施工法,不按照机组工艺段顺序施工,而是根据设备结构类型分段施工,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差、减少收缩,有效实现了460米机组超长基础混凝土裂缝控制。针对立式退火炉安装难度大、施工难度大的特点,项目组针对项目需求量身定制,通过施工实践研发,总结出一整套“立式退火炉模块化快速安装关键技术”。在立炉设备安装整个过程中,采用工艺钢结构锚栓定位工装技术,提高锚栓安装精度,提高设备钢结构安装质量; 采用模块化安装法技术,严格控制炉壳拼接焊缝质量,确保立式炉满足气密性要求;通过增加辅助中心线,提高炉壳设备校正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另外,将预热段、加热段、缓冷段、快冷段炉壳安装按结构型式分别进行模块化分段安装,最终实现立式退火炉的“模块化”和“快装”,缩短了炉子设备安装调整时间,保证了立式退火炉的安装质量和速度。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组不断深化BIM“黑科技”应用,不仅实现了管线离线预制、管线路线深化、安装模拟等应用,还深化立炉安装流程,提前模拟周边环境工况,保证安装过程精细化,有效解决漏装、碰撞、返工等问题,达到了节省工期的目的。

湛钢三高炉系统工程冷轧产品

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宝钢湛江钢铁三高炉系统工程竣工投产,全面提升了“美丽湛江钢铁”形象。项目建设中,中冶五冶始终坚持把建设“零污染绿色钢厂”和“精品滨海工程”的理念贯穿于建设全过程,通过强化技术质量管理、发挥团队凝聚力,保质保量完成关键节点目标。冷轧项目比合同工期提前4个半月顺利投产,为湛江钢铁基地成为南海“绿洲”做出了重要贡献。

项目团队从桩基础施工、钢结构制作、土建施工到钢结构安装、设备安装,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缜密的技术质量策划,并将工序内容细化形成资料和清单,在宝钢湛江三号高炉系统项目中率先完成竣工资料归档,赢得了业主及各方的高度赞誉,为湛江钢铁项目竣工资料移交归档树立了标杆。 正是在这样的“精雕细琢”下,项目组交出了一张张质量成绩单:1.9万米焊缝一次探伤合格率99%、12.4万套高强螺栓穿孔率99.6%、验收结果100%、设备联动试车一次性成功……五冶人还荣获“湛江钢铁项目2020年质量月活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钢结构地脚螺栓用几条,以优质业绩展现了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力量和风采。

项目团队还将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BIM管道集成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等多项建筑行业新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推广,并结合项目实际经验,不断总结创新,最终三项冷轧项目形成了省部级工法2项、专利11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7项。这些来之不易的创新成果和经验,被中冶五冶集团不断运用到同类冶金项目建设中,为公司建设此类超高强钢生产线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回首往事,中冶五冶人在东海岛的土地上,迎着朝阳、享受着海风,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在极致施工期创造了“战钢奇迹”。展望未来,中冶五冶将继续秉承“打造一流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初心使命,与自然共生、与智能同行,持续推进钢铁行业绿色、智能、高效发展,共同筑梦冶金强国!

来源 | 中国五叶集团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