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度科学技术奖荣誉表彰:钢混组合大型复杂结构火灾力学性能研究创新与应用

   日期:2024-07-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67    
核心提示: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申报要求的“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提名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目前,协会多次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已有4个年度的6个项目获奖,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

荣誉

第25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20个)

项目简介

获奖项目名称

大型复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火灾力学性能研究创新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华安检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金隅涂料有限公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灾害研究中心

主要完成人

王成、王广勇、杨红春、刘峰、徐峰、李桂五、高阳、秦东东、谢帅帅、吴志明、赵长军、兰志忠、徐杰、李岩、王克

项目背景

火灾严重威胁着建筑结构的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规定,所有建筑结构均应进行抗火设计,发生火灾后,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火灾后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的检测,为火灾后的恢复提供依据。大型复杂钢组合结构由于其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其抗火设计和火灾后抗震性能评估尤为重要。近20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对大型复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大跨度钢结构的火灾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创新

01

提出了钢管混凝土结构和钢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分析和抗火设计的高效计算模型,提出了钢管和钢混凝土结构抗火设计方法。

02

提出大跨度钢结构(包括网架结构、网壳结构和斜拉结构等)抗火设计计算模型,揭​​示火灾下大跨度钢结构的工作机理,建立大跨度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和抗火倒塌设计方法,研发高性能钢结构防火涂料及施工检测技术。

03

建立了建筑结构在火灾升温-冷却-火灾后全过程力学性能分析模型,提出了火灾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大跨度钢结构力学性能评估方法。

04

提出了火灾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计算模型,建立了系统的火灾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理论与方法。

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1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8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42篇),出版专著5部,成果被纳入6项标准。

推广应用

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北京中信大厦、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心等20余个建筑结构抗火设计和火灾后性能评估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典型工程应用如下。

北京中信大厦巨型钢管混凝土柱防火设计,采用工程钢管混凝土结构抗火设计方法完成

采用工程型钢-混凝土结构抗火设计方法

完成厦门地铁车辆段防火设计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大跨度网架结构的防火设计,采用该项目大跨度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完成

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大跨度斜拉结构防火设计采用该项目大跨度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完成

运用项目建筑结构火灾后性能评估理论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完成了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心建筑结构的火灾后性能评估及修复加固

结尾

2007年3月,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中国钢结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设立了“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国科奖证书第0163号),每年评审一次。

对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申报条件的“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进行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推荐,目前协会已多次提名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年来共有6项项目获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协会奖项坚持公益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要求,认真做好《社会科学技术奖年度工作报告》及社会科学技术奖第三方评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钢结构行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接触:

刘莉 13918635063 13918635063

邱林波 13918635063 13918635063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