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促进国际钢结构合作与交流
第十三届太平洋钢结构大会
锦西股份受邀参加并做主题报告
推动热轧钢板桩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3年10月27日至30日,第十三届太平洋钢结构会议(PSSC2022)在成都召开。锦西股份应邀参加。公司副总经理韩亚坤作为会议嘉宾发表主旨演讲,倡导共同推动热轧钢板桩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与融合,携手共进发展进步热轧钢板桩行业。
太平洋钢结构大会是钢结构领域的全球盛会。旨在交流钢结构科研成果和应用,促进国际钢结构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世界各地钢结构同仁交流相关技术成果提供高端平台。 。会议得到了亚太国家及全球同行的肯定和支持,已成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钢结构行业盛会。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国家的特邀嘉宾及900余名钢结构同仁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钢结构协会主办,锦西股份、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行业协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十九集团有限公司、巴西矿业和建筑业协会联合承办。冶金公司(CBMM)等单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中国钢结构协会名誉会长周旭红致开幕辞。他首先对来自13个国家的钢结构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国钢结构协会愿与世界各地钢结构行业携手,在研究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钢结构特别是智能建造的创新发展、高性能高效钢材的推广应用等,共同推动钢结构的创新发展和技术进步日本 钢结构协会,为世界钢结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伟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表示,钢结构作为连接建筑与钢材的有效载体,是钢铁行业的重要用户,是钢材料力量的最好体现。钢铁行业的持续繁荣离不开钢结构行业的健康发展日本 钢结构协会,而钢结构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钢铁材料的不断升级。随后他从中国钢结构发展恰逢其时、更高性能的中国钢材将支撑钢结构的繁荣发展、钢结构将为绿色钢结构与钢结构协调发展架起桥梁三个方面与与会人员进行了探讨。绿色建筑。他分享了对中国钢与钢结构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考。
本次会议征集并接收学术论文173篇,涵盖高层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新型组合结构、高性能钢与金属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等10个专题。会议设1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
会议代表听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岳庆瑞、中国钢结构协会会长原田幸弘、日本千叶大学教授恩秀的发言Choi是韩国弘益大学教授,Pang Sze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戴先生等来自13个国家的17场主题报告和105个分会场专题报告,充分交流了钢结构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行业前沿技术,展望了行业发展方向,发挥了作用从事钢结构教育、科研及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会上,韩亚坤用英文做了题为《中国热轧钢板桩产品技术进展与应用实践》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国内外热轧钢板桩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锦西西部热轧钢板桩的生产。阐述了工艺流程、轧制工艺、市场情况、产品应用领域等,鼓励业内同仁共同推动热轧钢板桩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与融合,共同努力为热轧钢板桩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锦西新材料荣获
2023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赞助高校钢结构创新大赛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3年10月29日至30日,2023年中国钢结构大会暨中国钢结构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钢结构行业的近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行业协会、锦西股份、中冶五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十九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
会上,举行了隆重的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
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毅宣读了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和“钢结构杰出人才奖”获奖名单。中国钢结构协会会长岳庆瑞院士、协会副会长以及主要嘉宾分别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锦溪新材料应用项目“装配式建筑PC构件钢模具制造技术研究”荣获“2023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会议同期,由锦溪新材料冠名的2023年中国钢结构协会大学生钢结构创新大赛“锦溪杯”图书馆设计决赛举行。
金溪新材总经理赵立新在致辞中表示,全国高校钢结构创新大赛为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实现绿色低碳、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友好、可循环,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
由7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建筑方案设计、结构方案设计、围护系统必要的结构和材料描述、方案创新、展示与答辩五个方面进行现场评分,并在即时的。球队成绩排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1名。
锦溪特装展位
展示产品升级和产品品牌
会议期间,锦西设立特装展位,详细展示了集团实施“专、长、高”战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做“专”钢业务,以高端以型钢、钢板桩等绿色建材产品为龙头。 、强化大型钢铁品牌优势,打造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应用基地;打造“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延伸、做强链条,向特高压电力铁塔、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等领域拓展;打造“高”高端产品,引领新技术企业,打造高端绿色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受到参会者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