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湖南网架钢结构,强调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达2.9亿平方米,较2017年增长81%。数量和面积的快速增长,为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钢结构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结构形式,目前在装配式建筑中仅占30%,大部分为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占比不足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推进建筑业重点领域改革,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其中强调要推进住宅建设钢结构试点。浙江、四川、江西、河南等省份地方政府相继出台试点实施方案,钢结构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什么要推广钢结构住宅?
与装配式混凝土房屋相比,钢结构房屋自重轻,仅为钢筋混凝土房屋的50%-60%;坚固的板肋体系使钢结构更具有抗震性;标准化装配式施工,施工周期更短,大致缩短33%,整体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高。同时,钢结构住宅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天然的节地(留房率比混凝土结构高6%-10%)、节水(建筑用水量比混凝土结构少25.8%)、节能(单位面积能耗降低14.6%)、节材(建筑材料利用率可达70%-80%)等优势,使钢结构住宅成为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
装配式装修如何与钢结构相适应
近年来,在国家装配式建筑政策的引导下,在北京公租房装修需求的拉动下,装配式装修发展迅速,装配式装修企业和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技术体系和产品档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装配式装修,钢结构房屋优势的放大镜,让好变美
速度更快、工期更短;装配式装修钢结构房屋将充分发挥钢结构建筑一体化、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施工的优势,使施工效率得到优化配置;
装配式精度更高,使建筑呈现出工业化产品的建造美感;装配式装修所有零部件均按照BIM数据模型在工厂进行大规模定制生产,现场组装,匹配钢结构毫米级精度,建筑真正进入工业化精品时代。
不断减轻建筑自重,提高建筑安全性,实现长寿命住宅;采用架空、隔墙技术的装配式装修,可以不断减轻建筑自重,提高建筑安全性,延长建筑寿命;
全过程绿色装配,实现真正的绿色建造;合能装配式装饰体系,采用绿色环保的水泥基材料,绿色生产、绿色装配、轻量化运维,让钢结构房屋从结构到室内装修实现真正的绿色建造。
-装配式室内设计的产品逻辑-
▼
“两增一减”是装配式装饰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放眼国内外市场,建筑业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行业,它的升级进步是一场长期赛跑,也是一段时期内的加速赛跑,但绝非短跑。在政策拉动下,新技术、新产品短期内会有成长空间,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效果最终还是要经过市场的检验,要面对施工单位和终端用户的考核。
对于建筑装饰行业更是如此,每一道工序、每一种材料都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炼优化而来。对于装配式装饰来说,既能兼顾传统装饰的优势,又能适应各类建筑结构的基础条件。SI体系下的装配式装饰是填充的主要内容,它不仅是按照干法施工原则对装饰材料进行有机组合,更是管线分离、同层排水等技术的实施载体。
装配式装修的技术目的是提高施工过程的效率、提升交付的建筑产品质量、降低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成本,围绕这“两个提高、一个降低”进行产品开发和系统研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预制型紧随其后的“两增一减”
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设计是推动装配式装修发展的必要条件。装配式装修产品需要形成体系明确自己的实施范围和基础条件(如一体化卫生间),同时也要与前一环节的整体建筑相融合。在空间设计中,同一环节的水暖电都有明确的协调要求。建筑装饰一体化交付是行业新的起跑线,一体化设计是发令枪,高度协调、高度一体化的设计是后续生产的关键,是提高整个施工和运维周期效率的关键。整个行业从设计端就要有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的意识,任何单点的技术、产品和服务都不足以创造能够迭代行业的价值。
目前,各地发布的装配式建筑、装修标准、技术规范中都提到了一体化设计、集成设计,但并未落实到评价标准的考核项目中,只有《深圳市装配式建筑评分细则》(深建规[2018]13号)中有一项叫标准化公寓设计(2分)的内容与一体化设计有关,关于一体化设计的政策方向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加强。
▲关于《深圳市装配式建筑评分细则》中的户型
标准化设计评分要求
提升全链条效率是装配式装修发展的原动力。经过2010-2017年的稳步推进,2018年装配式装修在装配式建筑中开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市场需求量很大。传统饰面与干式施工方式的结合催生了装配式墙体、地板产品。在选择装配式装修的过程中,开发商反复重申,传统瓷砖、石材是小业主的“刚需”。为确保安全,营销团队因架空、仿砖仿石面层材料而饱受诟病。这是因为住宅升级后,我们的商品房销售模式和营销内容没有同步更新。
以装配式、绿色建筑为代表的住宅品质提升,但如何推广、如何组织新的价值传递技术?很多开发商还没想好思路。但随着装配式、绿色建筑的普及,装配式装修进入存量房改市场,全链条或环节的效率提升形成了新的行业标准。在规模的支撑下,装配式装修价格相较传统装修越来越有优势,包容度更大的年轻人选择居住空间,人们不会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材料,对传统饰面的“刚需”终究会被全链条的效率提升和新的消费习惯逐渐稀释。
-装配式装修的价值逻辑-
▼
目前国内装配式装修市场主要集中在新建住宅领域,分为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房和开发商建设的商品房(包括资本驱动的公寓式出租房),两者的功能都是用于居住,但所承载的价值不同,对预制产品技术尤其是装配式室内装修的要求也不同,装配式装修如何在这两个不同的领域提供价值链,也决定了其产品在两个领域的发展空间。
装配式装修最适合政府投资保障房的价值诉求。政府投资保障房需要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政策,提供大量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的住宅产品。作为更多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有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的驱动力,也能相对冷静地梳理和把控整个建设过程,更关注全生命周期特别是运维阶段的实际效益。
装配式装修的“两增一减”既能满足此类建设项目的核心需求湖南网架钢结构,所需的协调集成也能得到满足,装配式装修从生产到交付、维护的整个链条的附加值能为保障性住房提供助力,因此其价值得到认可,应用最为广泛。
▲合能装配式房屋样板房
商品房短期资金回收的迫切需求盖过了“两加一减”的价值,现行的商品房开发模式决定了其建设周期内,关键线依然是资金的周转,主要的资金回收节点是在取得预售证之后,大部分工程进度还处于结构阶段,距离装修、精装修交付期还很远,等到装修开始的时候,大部分开发商已经回收了资金,因此装配式传统装修所节省的时间对于商品房回收资金并没有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而且由于前文提到的销售说辞不足,装配式装修带来的品质提升并没有准确传达给购房者,导致开发商采用装配式装修的动力不足,集成化、一体化的热情也不足。但随着政策的调控和整体住宅市场品质的提升,保障房领域提质增效的成果会让开发商意识到装配式装修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装配式装饰的发展逻辑-
▼
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一直是行业内的热门话题,在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中,我们迎来了争存量的时代,信息技术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有效途径,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对各种风险、解决工程中各种难题,信息化尤为关键。
第一是提高沟通与决策效率。沟通与汇报贯穿于工程建设行业的各个环节,尤其在设计阶段,准确、高效的信息传递是第一生产力,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如果能利用信息技术将装配式装修的技术和产品清晰地表达出来,做到所见即所得,可以看到最终交付的效果,掌握成本结构,了解工期的详细布局,对于决策者来说,是快速、准确决策的重要依据。
其次就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现代制造业生产线都是数控化的,设备相应的数字源可以通过上位机传输,带动生产线的精益制造,数字化格式也是多样化的,对于组装式的装饰件来说,可以是BOM单,也可以是CAD图或者IFC模型,BIM模型可以对接数控设备,更精准的传输复杂参数的部件。
以卫生间整体防水托盘为例,BIM模型不仅能传输整体托盘三维参数,还能精准锁定管井、马桶、地漏、检查口等开孔加工位置,基于部件定制的装配式装修,可避免施工现场二次加工,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效率,满足大规模定制时间的不确定性,需要数字化制造,这就需要柔性生产乃至网络云工厂协同制造能力,满足部件订单不均衡爆发式交付需求。
▲托盘整体BIM模型图
二是确保产品交付、完成实施效果、还原设计初衷。设计成果是装配式装饰部品制造数据、项目施工部品数据的来源,相当于装配式装饰的数字化引擎。
装配式装饰信息化设计系统,就是将成熟的装配式装饰技术体系模块化、封装化,以参数化驱动建模,将构件规格、形状、颜色、纹理、构件连接结构、搭接关系、安装工艺等数据信息以内置方式固化在软件中,甚至将工厂中原材料、成品最大利用率的模块化配合、标准系列、非标准组合等也固化到软件中,将大大提高深度设计和成果交付的效率,打通设计、制造、施工信息协同,大幅降低全产业链建设成本。
装配式装饰数字化设计系统引领建筑装饰一体化正向设计和定制化设计,建筑师、装饰设计师利用设计工具按照构件制造逻辑设计出装饰BIM结果,实现全行业信息协同。
最后,信息化带来的定制化生产会改变装饰行业的生态格局。传统装饰行业的重要基础是传统的装饰建材行业,以瓷砖为例,工厂生产时没有明确的订单需求,产能主要靠行业内的稳定需求来消化,这种模式导致工厂生产和现场施工切割的库存双重损失,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如下图所示。而它可以实现精益生产和精准供应,省去中间环节,让价值更加透明,让消费者买得起。
合能装配式装修,钢结构房屋的完美搭配
装配式装修作为生产与消费的接口,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最后一公里,钢结构住宅与装配式装修同为装配式建筑,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堪称完美的CP。
赵胜元
和能人居科技总经理
装配式装修弥补了钢结构建筑的不足,提升了用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装配式装修是基于SI建造理念,将建筑主体与室内装修分离,室内装修为独立的装配式体系,可以完美解决钢结构梁柱外露不美观的缺点。
钢结构建筑具有大跨度、大开间、功能区域划分灵活等特点,结合可组装、可装饰的轻质隔墙体系,可根据用户需求轻松改变建筑功能,同时内隔墙具有防火、防潮、隔声等特点,可有效弥补钢结构防火性能差、易传声等缺点。
合能装配式装饰系统采用的硅酸钙复合板表面饰面丰富,具有石材、木纹、砖纹、拼花等多种纹理及肌理效果,弥补了钢结构性能单一的不足,提升了整体居住体验。
合能装配式装饰,钢结构住宅应用先行者
作为国内装配式装饰的引领者、规模践行者和标准制定者,合能是拥有全屋装配式装饰技术及部件体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始人团队自2005年起开始研究装配式装饰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已获得47项专利,形成了满足全屋装配式装饰需求的12大系统,完成了装配式装饰全产业链的布局,覆盖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培训等不同产业环节。2018年2月开始实施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通过应用和整合全屋装配式装饰技术体系可获得40分,成为全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自有工厂鸟瞰图
合能始终关注钢结构建筑装配式装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017年与中建钢构联合开发首个钢结构项目——天津中建钢结构样板房项目,获得丰富的应用经验。之后又参与建设中建钢构惠州绿色人居钢结构样板房、东南网架钢结构住宅样板房、首钢箱板钢结构样板房、中集模块化住宅、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等项目。我们始终以“用科技改变人居环境”为使命,为助力美好人居环境建设而努力。
合能钢结构装配式装饰实践案例
中建钢结构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钢结构模型
与中建钢结构公司合作开发的首个装配式室内样板房,拥有现场免焊接、易施工的梁柱包裹技术等研发成果。
中建钢结构惠州绿色住宅钢结构模型
与中建钢构合作打造首个装配式箱式钢结构别墅样板工程,是钢结构住宅项目首次应用。
东南网架钢结构住宅模型
合能与浙江东南网架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了杭州转塘公租房项目3号楼一体化装修样板间,该样板间是合能首次在装配式箱型钢结构项目中的实践。
中国船舶研究院、首钢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研制箱式钢结构样机
国内首个纯钢结构箱板装配式建筑体系由合能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
中建集成房屋首座一体化钢结构箱式吸烟亭
中建财富国际吸烟馆项目是中建集成房屋首个一体化钢结构箱式吸烟馆。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办公区项目为可参与项目,企业办公区由7栋集成模块化房屋组成,其中办公楼6栋、酒店式公寓1栋,主体以箱式模块为基本单元拼接而成。全装配式一体化箱式模块建筑技术,装配率达80%-90%。
合能人居科技,科技改善人居环境!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创新应用与发展研讨会即将举办
邀请参加本次论坛
江苏和能人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田冠勇
分享主题:《赋能绿色施工 助力全成品钢结构住宅交付》
2021/5/13-5/15,徐州相聚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注册
『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