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所到之处,无可阻挡。2023年,在上下游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光伏行业将全面进入“n型时代”。
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N型组件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央企重大项目招标中“大放异彩”,份额不断提升,彰显出强劲的竞争力,数据显示,2023年N型组件招标总量已达124.7GW,占比约43.4%。
“n型时代”的明星产品
其中,全球领先企业晶澳太阳能打造的高效N型组件在N型组件产品中尤为突出。2022年,晶澳太阳能正式发布首款N型DeepBlue4.0 X系列光伏组件,迅速获得全球用户的认可。2023年,晶澳太阳能科技推出全新升级的DeepBlue 4.0 Pro系列组件。
DeepBlue 4.0 Pro组件采用晶澳太阳能矩形硅片和新一代Bycium+高效n型钝化接触电池,通过表面钝化、钝化接触、金属化等工艺优化,电池开路电压可达733mV,量产转换效率高达90%,同时还融合了SMBB技术、高密度封装技术等品质增效技术,72片组件功率可达635W,效率可达22.8%。
当然,作为晶澳太阳能倾力打造的明星产品,出色的发电能力是DeepBlue 4.0 Pro组件的标配,而其在复杂应用场景下的强大适应性才是其在“n型时代”大放异彩的最重要背景。
光伏柔性支架“最佳搭档”
近年来,光伏发电用地紧张问题日益突出,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成为新方向。传统固定式钢结构支架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具有“高净空、大跨度”特点的光伏柔性支架应运而生。
光伏柔性支架是由两端固定的预应力柔性索结构形成的大跨度光伏组件支撑结构,索结构跨度通常在20-40m之间,最高可达100米,同时组件可距地面2米-30m。
如此优势使其可以在陡峭山地等复杂地形下作业,非常适合“光伏+污水处理厂”、“光伏+滩涂”等光伏复合项目,相比传统固定支架还具有更大的成本降低潜力。可以预见,光伏柔性支架将在全球光伏产业纵深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光伏柔性支架的广泛应用也给光伏组件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自身设计上看,柔性支架采用柔性材质,在受到强风、雨雪等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变形,对光伏组件的刚性、抗拉强度带来严峻的考验。
从应用场景来看,光伏组件在“光伏+水”场景下易受到硫化氢、氨等气体的腐蚀;在鱼光互补场景下易受到水汽、盐雾等影响;在严寒地区易受到大雪、冰雹等极端天气的考验,对动、静机械载荷产生较大考验。
对此,晶澳太阳能在DeepBlue 4.0 Pro组件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各个方面,通过改进优化玻璃、膜、边框等材料及设计,进一步提升了组件的可靠性矩形钢结构支架,在各类应用场景下都能稳定、高效地输出绿色电力。
在晶澳太阳能的高标准要求下矩形钢结构支架,DeepBlue 4.0 Pro组件不仅通过了IEC基础测试,还通过了盐雾、氨气、沙尘试验、不均匀雪载、柔性支架匹配、盐水浸润等可靠性测试。产品的柔性测试也经过严格检验,获得了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的认证,包括建恒的“组件柔性支架适应性证书”、TÜV Nord的“高风速风洞认证证书”。
其中,建恒光伏组件柔性支架适应性认证报告显示,DeepBlue 4.0 Pro经过2万次风致振动疲劳试验、正负极组件迎风面静态梯形载荷试验、非共面四点紊流不均匀脉动风动态载荷试验,并在STC功率性能、接地连续性测试、绝缘测试等多项试验中取得优异成绩,彰显了其在柔性支架安装方面强大的适应性。
晶澳太阳能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光伏已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晶澳太阳能志存高远,率先打造出高效、稳定、性能卓越的DeepBlue 4.0 Pro组件,并充分利用一体化布局优势提升产能,赋能全球光伏柔性支架深度发展。
北苑污水处理厂5.7MW光伏项目
2021年3月,全部采用晶澳组件的浏阳经济开发区北苑污水处理厂光伏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柔性支架安装、钢结构施工,年均发电量约600万度,全生命周期长达25年,充分展现了晶澳组件与光伏柔性支架的“兼容性”。
先进的光伏产品是市场永恒的追求。晶澳太阳能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全球化发展战略,如今在全球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和13家海外销售公司,能够第一时间将产品交付给客户,为全球客户提供最新的产品和服务。此外,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后,晶澳太阳能科技高度参与全过程,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产能方面。根据规划,到2023年底,晶澳太阳能组件产能将达到95GW,硅片及电池产能将达到组件产能的90%左右,其中N型电池产能约为57GW。
凭借出色的发电能力和复杂场景下的强大适应性,晶澳太阳能DeepBlue 4.0 Pro组件必将随着光伏柔性支架等安装方式在全球各地生根发芽,为建设美丽洁净世界贡献力量。正如晶澳太阳能董事长靳保芳在新年寄语中所说:“我们推出全新DeepBlue 4.0 Pro组件,推动产业链与客户的融合共赢。我们加快全球产能布局,多个新项目持续加速运行。我们努力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不断拓展‘朋友圈’,与众多合作伙伴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往期热门推荐
(点击链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