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又称“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比赛场地,也是世界首个“奥运开闭幕式双场馆”。作为代表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建筑,鸟巢超越了单纯的体育或建筑概念,承载着深远的社会意义,成为国际交流的平台和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
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占地面积20.4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9.1万名观众。国家体育场工程为特级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主体建筑为由一系列钢桁架围绕碗状座位区形成的椭圆形鸟巢造型,南北长333米中国最大钢结构建在那里?筑,东西宽296米,最高处高69米。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2008年6月28日竣工。
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坐落在从地面缓缓升起的基座平台上,观众可从奥林匹克公园沿基座平台到达体育场。基座北侧为下沉式热身场地,通过运动员通道与主体育场内的比赛场地相连。体育场基座以上七层,设有观众服务设施、媒体工作区、贵宾接待区和商业区。基座以下部分为三层,设有零层内环线、停车场和大量功能用房。碗状看台分为上、中、下三层,上、中层看台之间设置包厢和座位区。
国家体育场
2.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又名“大莲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钱塘江畔,以莲花为造型,由28片大“莲瓣”和27片小“莲瓣”组成,设计理念源于钱塘江水的涨落和杭州丝绸的韵味。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举办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主会场开闭幕式。体育场占地面积430亩,建筑高度59.4米,总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地上六层、地下两层,设有8.08万个固定座位,是继“鸟巢”之后国内第二大体育场。
杭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
2021年2月,“大莲花”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11月,“大莲花”经专家组评定为浙江大学罗耀治团队研发的世界首例“现代空间结构体系创新、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位于杭州奥体中心西南,占地430亩,建筑高度59.4米中国最大钢结构建在那里?筑,总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地上6层,共设8.08万个固定座位,是继“鸟巢”之后国内第二大体育场;地下2层,设有3000个车位的车库,并引入了类似“沙船”的商业设施。
杭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整体设计理念源于钱塘江的波动和杭州丝绸的韵味,灵感来源于杭州丝绸的质地和纺织体系。建筑形态源于钱塘江的动态,动感飘逸,花瓣单元简洁,犹如一朵绽放在钱塘江畔的美丽莲花。“大莲花”由28片大“莲瓣”和27片小“莲瓣”组成,“一大一小”,形成一个单元。“花瓣”之间的留白,犹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窗,内部空间与外部景观通过新增的“落地窗”互动,这种借景,让钢结构框架下的“大莲花”呈现出古典浪漫的气息。花瓣错落有致,每一片花瓣都不是实体的,而是像网格一样的半透明“蝉翼”。
杭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
3.浙江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
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外形设计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于2000年10月建成,是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足球决赛场地。体育场总建筑面积103338平方米,设有6万个座位。体育场总建筑面积103338平方米,设有6万个座位。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锚固草皮系统,锚固草纤维周围生长着大量的天然草根,大大提高了草皮的结构性和坚固性。
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
草地毯之下,有上沙、下沙、中层、透水层、透水管等“多层级”。围绕场馆的空中跑道全长一公里,分为步行、跑步两条跑道,采用预制型塑胶跑道材料,根据所栽树木属性,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主题,景色会随之变化。运动员还可以通过跑道旁的智能屏幕,查看自己的运动轨迹、跑步速度、体能消耗等实时数据。
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
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将分别承担2022年杭州亚运会足球、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水球3大类5个项目和亚残运会田径比赛任务。2019年12月,该中心按照“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赛理念,以保障2022年杭州亚运会为目标,以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为抓手,以竞赛设施建设和智能化改造为重点,投入约10.6亿元,启动亚运场馆改造工程,系统推进场馆运行,全力保障举办一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
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
体育场设计成天鹅展翅欲飞的模样,大雁的流线型身躯犹如“桥”,张开的翅膀则是体育场的屋顶。为实现这一设计,采用了当时国内独一无二的双塔斜拉网壳雨棚结构。2万多平方米的半圆形屋顶上没有一根承重柱,只有36根拉索均匀悬挂在四面两座塔楼上。黄龙体育场曾承办过中超联赛、女足世界杯、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杭州亚运会、演唱会等赛事和文体活动。
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
4. 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
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是第29届奥运会足球预选赛比赛场馆之一,绰号“水滴”,位于天津市西南部,成为滨海城市天津的标志性建筑。该体育场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功能齐全,设施先进。
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
体育场主体结构南北长407.3米,东西宽284.6米,高53米,设主席台座位518个,新闻发布座位272个,观众座位6万个,配有商场、展览馆、会议厅、健身房等辅助设施,集休闲、娱乐、健身、购物等功能于一体。比赛场馆设计有8条400米椭圆跑道和一条直线跑道,可供足球和田径比赛使用。此外,场馆还可承办大型文艺演出、集会、展览等活动。是中超联赛天津津门虎足球俱乐部的主场。
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
该体育场于2003年8月建成,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宾水西道奥林匹克中心内,绰号“水滴”。比赛场馆长197米,宽125米,设有9条跑道;主席台座位292个,观众座位6万个;记者席224个,设有桌椅;灯光照度2000勒克斯;2块大屏幕可显示文字和图像。辅助设施有:运动员休息室、裁判休息室、兴奋剂检查站、贵宾室、新闻发布厅等,配备IT网络。附属热身场馆长197米,宽125米,设有8条跑道。
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
该体育场曾承办过许多重大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包括2007年女足世界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部分足球比赛、2010、2011、2012、2013年世界汽车飘移锦标赛(WDS)天津站、2011年皇家马德里中国友谊赛、中甲联赛天津松江主场比赛、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田径、足球比赛等。
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
5.台湾高雄世界运动会主体育场
高雄世运会主体育场位于高雄市中海路与俊孝路交汇处,是高雄市政府2009年7月16日至2009年7月26日举办的世运会主会场。场馆占地面积19公顷,可容纳4万个固定座位和1.5万个临时座位。除了开、闭幕式的演出外,此场馆也是飞盘球和橄榄球(七人制)比赛的场地。世运会主体育场总耗资52亿新台币,经过一年的筹划、两年的建设,于2009年5月17日竣工,并经体育委员会投票,命名为“龙腾”。
高雄世运会主场馆
世运会场的建筑设计师是位列世界十大建筑师之列的伊东丰雄。除了设计世运会场外,台北的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台中的大都会歌剧院等建筑均由伊东丰雄设计并监制。世运会场结构全部采用台湾制造、100%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场馆屋顶采用绿建筑概念,以8,844块玻璃压合式太阳能光伏板作为脚手架,不但能达到70%遮阳效果,预估每年更可减少66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世运会主体育场
此建筑设计,让世运主场馆创下数项第一:全球首座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量场馆、全球首座开放式穹顶体育场、台湾首座符合国际田联标准的体育场。世运会后,为避免世运主场馆闲置,行政院体育会将收回建筑进行管理营运,希望结合官民力量,让世运主场馆充分发挥功能,并永续利用。
世运会主体育场
6.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黄村,北邻世界大观、太空奇观、高尔夫球场、科学中心等旅游景点,西南邻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大学区,是广东省政府为承办第九届全运会而斥巨资16.7亿元兴建的现代化体育场馆。用地面积10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成为广州引以为傲的新城市标志。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位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南侧,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80012人,体育场总投资12.3亿元,于1998年12月31日开工,2001年9月22日竣工。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奥林匹克体育场位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南部,总面积14.56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名观众。体育场于1998年12月31日开工,2001年9月31日竣工,创造了国内体育场馆的六个“之最”:速度——国内同类场馆中建设速度最快;规模——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好;设计——最早采用单独“丝带”式屋盖;技术含量——田径电子计分系统最为先进;技术水平——国内最好的电子显示屏;舞台——规模最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运会开幕式及田径、足球等比赛都在这里举行。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除承办国际最高水平体育赛事外,还可进行多功能开发运营:场馆内设有酒店、新闻发布中心、药物检测中心、体育俱乐部、俱乐部、商场、休闲娱乐等设施,形成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旅游观光、医疗康复、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体育文化中心。奥林匹克体育场的设计首次打破了国内体育场馆传统的圆形设计理念,采用了独特的带状设计,新颖浪漫。体育场屋面分为东西两个钢屋架,重达1.1万吨,弯曲成21组塔楼,象征着21世纪第一个全国性体育盛会将在这里举行。屋面自由流动的带状造型,犹如腾空翱翔的中国巨龙,寓意新世纪广东的腾飞。
奥体中心体育设施及辅助设施齐全,有足球场、田径场、马术场、射箭场、棒球场、垒球场、曲棍球场、运动技术中心、新闻发布会中心、药物检测中心、体育俱乐部、会所、商场、酒店及大型休闲、娱乐、康复设施等,共同构成了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旅游观光、医疗康复、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体育文化中心。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体育热”不断高涨,这座现代化的体育中心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7.长沙贺龙体育中心
长沙贺龙体育中心,又名长沙贺龙体育场,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芙蓉中路二段188号,是我国第一座以国家领导人贺龙元帅名字命名的大型综合体育场馆,是首届亚洲体操锦标赛、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主赛场,也是中国国家男足七个主场之一。
长沙贺龙体育中心
1952年,长沙工人体育场投入使用;1960年,长沙工人体育场更名为湖南工人体育场;1984年,湖南工人体育场更名为长沙体育场;1987年10月10日,长沙体育场更名为长沙贺龙体育场;2003年,长沙贺龙体育场更名为长沙贺龙体育中心。长沙贺龙体育中心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7586平方米,可容纳6万名观众。
. 长沙贺龙体育中心
贺龙体育场“世纪之花”设计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为一体,屋面由12片花瓣状铝锌板组成(12寓意时光隧道,体现对时间的珍惜和对速度的追求),由北向南,西侧如白云叠叠,体现了设计对“蓝天白云”意境的理解和把握,由东向西,犹如一幅缓缓拉开的帷幕,给人以星光灿烂、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
贺龙体育场
舞动的屋顶形似波浪,又似人群掀起人浪,契合团结、繁荣的主题,同时让潇湘人联想到母亲河湘江。每片花瓣状钢架相连,刻意凸显屋檐下的空间层次感与形式引导,注重板块过渡的微渐变关系,进一步探索用现代屋顶表达古建筑中屋顶所传递的空间曲线与轮廓。
贺龙体育场
8.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
武汉体育中心(以下简称武汉体育中心)坐落于有“中国汽车谷”之称的武汉经济开发区,拥有“一馆七馆一园两中心”,是目前华中地区最大的体育场馆综合体。体育场馆的日常运营由武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下属国有企业武汉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武汉体育中心毗邻东风公司、市民服务中心、万达广场商圈,区位优势明显,东风大道、地铁三号线、地铁六号线环绕四周,交通便利,与汉口、汉阳、武昌等主城区形成15分钟城市生活圈。
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
武汉体育中心自建成以来,已承办了2011年亚洲篮球锦标赛、2012年汤姆斯和尤伯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2019年国际篮联男篮世界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闭幕式、第八届全国群众性冰雪季等120余场国际国内顶级体育赛事,吸引了300余万人次现场观看,1000余家国内外媒体报道。武汉体育中心(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淳口)。体育场始建于2002年8月,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设观众席5.6万个,总投资约3亿元。
武士中心
2014年以来,武石中心紧紧抓住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贯彻国发(2014)46号文件《健康中国》等文件精神,按照供给侧改革要求,通过创新培育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产品、优化推广新型体育训练项目、创新打造群众性体育赛事IP、积极构建全民健身12分钟社区生活圈等,已为近300万人提供了多元化健身服务。
武士中心
9. 广州天河体育场
天河体育中心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始建于1984年,位于广州市金融商业中心区,毗邻广州东站,与中信广场对面,总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是广州市最大的体育场馆。天河体育中心在全国率先建设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大场馆。其后30年间,又增建网球学校、棒球场、篮球城、保龄球馆、门球场、亚运体育文化中心等6个场馆,以及全国首条全民健身路径、全国首个儿童乒乓球公园等多项免费室外体育设施,举办体育赛事20余项。
广州天河体育场
天河体育中心完备的体育设施成为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30年来,天河体育中心直接带动了天河区的整体发展,全国闻名的天河商务区在其周围逐渐形成,“天梯”也成为广州新中轴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018年11月24日入选“第三批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广州天河体育场
体育场采用马鞍形设计,建筑面积6.56万平方米,看台底层设计为6层建筑,内设2个接待厅、3个贵宾休息室、140间工作室、400平方米的综合训练馆。田径足球场可容纳6万名观众,设有10×8米大屏幕彩色显示屏等比赛设备设施。体育馆为六边形,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馆内比赛大厅长92.4米、宽78.4米、高30米,设有观众坐席8628个。游泳馆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环形连廊可作为展览馆使用。 设有大型比赛馆、游泳馆、跳水池等,观众席位3200余个。
广州天河体育场
10. 上海体育场
上海体育场又称“上海八万座体育场”,建于1997年,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是上海地铁四号线与内环高架的交汇处。是1997年中国第八届全运会的主会场,也是2008年奥运会的足球比赛场地和中超球队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的主场。上海体育场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7.2万名,是我国规模最大、设施先进的室外体育场之一,也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上海体育场
1998年,上海体育场被评为“上海最佳体育建筑”;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五十周年上海十大经典建筑”。地址为上海市徐汇区天钥桥路666号。2023年2月,据五星体育报道,上海申花新赛季将更换主场,申花将落户上海八万座体育场。上海体育场这座跨世纪的大型建筑,设计采用外环圆形、内环椭圆形,呈现波浪形马鞍形整体结构,为观众提供最佳的视线质量。
上海体育场
巨大的看台宽30米,长1000米,保证了观众撤离时道路畅通。体育场设计人员将酒店、包厢、主席台等设施纳入了整体规划,为今后发展多元化经营创造了条件。观众席上方采用马鞍形大悬挑钢管空间屋盖结构,覆盖乳白色膜材料,面积达3.6万平方米。主席台正上方最长的单臂悬挑梁长达73.5米,为世界建筑史上之最长。尤其是体育场首次在黄沙上种植的沙质草坪,完全符合国际标准。从美国引进的“高羊毛”和“蓝草”两种草皮,地下安装了排水系统,足球场绿化带呈现一片绿色。
上海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