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施工面临强降雨、大风、高温等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可直接危及生产安全,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科学合理组织施工,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积极应对雨季施工面临的各种险情,对提高抗风险能力,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雨季施工的一般要求
1、确保信息畅通。提高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是今后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夏季施工期间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灾害程度难以预测,要加强气象信息的掌控和管理,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防范。
2、防护要全面。施工现场涉及面很广,包括现场各部位、临时设施的安全防护,也包括全体人员的安全。因此,在制定安全措施时,一定要全面、细致、周到,不能因小事而疏忽大意,留下隐患,造成损失。
3、科学组织施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钢结构雨季施工措施,充分考虑雨季施工的特点,对不宜在雨季施工的工程提前或延期施工,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室内外作业,雨天、大风天尽量安排室内施工,搞好工序穿插,提高工效和施工速度,遇有较大风暴天气应停止施工。
4、快速反应:做好防洪抢险救灾应急准备。雨季施工期间,应进一步加强各项防护措施,对脚手架、物料提升机、客货电梯、仓库、防护棚、临时设施等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到位钢结构雨季施工措施,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雨季施工准备措施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夏季施工作业时间应尽量向两端压缩,避开中午高温。气温超过37℃时应停止室外作业,室内作业时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遇有严重暴雨天气应停止一切作业,撤离人员至安全地点。
2.确保现场排水良好。
(1)根据施工方案及排水总体规划,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走向,按规定坡度挖排水沟,保证排水通畅。
(2)雨季施工现场如靠近高地,应在高地附近挖排水沟,并处理危岩,防止发生山体滑坡、塌方等灾害。
(3)为保证道路通畅,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路面进行硬化或铺筑碎石、矿渣等材料,并按要求加高拱桥。
(4)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材料仓库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和修缮,周围排水良好,墙基牢固,无漏雨、渗水现象。钢材等材料的储存应采取适当的防雨措施,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5)严格按照防洪要求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应急物资,如水泵及相关设备、塑料布、篷布等材料。
3、重点子项施工雨季安全措施。
1.土方与基础工程。
土方及基础工程受雨水影响较大,如不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可能对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雨季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
(1)雨季开挖基槽(坑)或管沟,应注意边坡稳定性,必要时可适当减缓坡度或设置支撑。施工时应加强对坡度和支撑的检查和控制;对已开挖的基槽(坑)或管沟应设置支撑;在建的应以减缓坡度为主、支撑为辅;雨水影响严重时应停止施工。
(2)为防止坡面被雨水冲毁,可在坡面钉上铁丝网,并抹50cm细石混凝土;也可在坡面铺上塑料布;
(3)雨季作业面不宜过大,应分期、分块完成。降雨较大时,应停止大面积土方施工。基础开挖至标高后应进行检查,并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如基础被雨水浸湿,应进行必要的开挖、回填,恢复基础承载力。重要或特殊工程应在雨季前完工。
(4)为防止基坑浸水,开挖时应在基坑内修筑排水沟、集水井,并组织必要的排水力量;施工时应认真考虑位于下方的水池和地下室。如果事先不认真考虑,浇筑后,遇上大雨,往往会造成地下室、水池上浮的事故;
(5)雨前回填的土方应及时压实,其表面应形成一定的坡度,以便雨水自动排出;
(6)对于施工现场堆放的土方,应采取措施防止被雨水冲走,如在其周围铺砌石板,防止被雨水冲入已开挖的基槽(坑)或管沟内,或将一些已完成的基础结构掩埋。
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尽快进行基坑周围回填工作。当停止人工降水(排水)时,应验算箱形基础的抗浮稳定性和地下水对基础的浮力。抗浮稳定系数不应小于1.2。这是为了防止基础上浮或倾斜等重大事故。如果抗浮稳定系数不能满足要求,应抽水,直到满足建筑上部结构荷载加上抗浮稳定系数要求为止。当遇到大雨,水泵不能及时有效地降低积水高度时,应迅速将积水注入箱形基础,以增加基础的抗浮能力。
2、桥涵工程雨季施工措施
(1)雨季桥涵施工应首先重点抓好基础工程,在坑顶外侧砌筑土埂,防止雨水倒灌。开挖好的基坑应及时封闭,并配备水泵排水,防止基坑浸水。施工时注意防洪措施,准备充足的防洪材料,防止钢筋锈蚀变形和模板、支架下沉,做好工程材料管理。
(2)雨季混凝土施工,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应在混凝土开浇前根据混凝土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适当减少加水量。施工应保持连续性,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并经常检查砂石含水率,控制水灰比。混凝土、砂浆终凝前应进行覆盖,防止雨水影响质量。
(3)雨天不宜施工防水层,应待找平层干燥程度达到铺设防水层的条件后,才能施工防水层。
(4)雨天施工时,由于脚手架易滑,应加强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设置足够的防护网、护栏等安全设施,并采取其他防滑防护措施。
3、隧道工程雨季施工措施
(1)隧道施工前应先修建地面排水设施,对隧道顶部的洞口、深坑进行填埋,排水沟、截水沟的几何尺寸应满足排水要求,且距开挖坡线不小于5m。
(2)隧道开挖时,应在隧道内部设置排水沟、集水坑,并配备足够的排水设备;反坡开挖时,应防止雨水倒灌。
(3)加强边坡支护工作,防止边坡滑动、坍塌。
(4)机械设备、材料和物料必须避免雨淋。
4.砌筑工程:
砌体的整体稳定性,多由砂浆等粘结剂和砌筑材料的含水量决定,而这两者在雨季施工时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此时期施工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1)雨季不宜使用过湿的砖石,以免砂浆流失,影响砌筑质量。雨季砖块必须堆砌在一起,不得浇水。砌墙时,必须合理搭配干湿砖,砖块过湿时不得上墙。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m;
(2)遇大雨必须停止施工,并在墙顶铺一层干砖,防止大雨将砂浆冲走。大雨过后,应将被雨水冲走的新建墙体最上面两层砖重新放回原位;
(3)对稳定性较差的窗墙、独立砖柱,应增设临时支撑或及时浇筑圈梁,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
(4)砌筑时,内外墙应尽可能同时砌筑,并注意转角、丁字墙连接。遇有台风时,应在风向的反方向增设临时支撑,以保护墙体的稳定性;
(5)砌筑砂浆用量不宜过多,以足够满足砌筑需要为宜。拌合好的砂浆应注意防雨水侵蚀;
(6)暴雨后继续施工,必须重新检查已完工的砌体的垂直度、标高;检查砌体的砂浆接缝,对受雨水侵蚀严重的地方必须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3.混凝土工程:
(1)涂刷模板隔离层前,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防止隔离层被雨水冲毁;
(2)遇大雨时,应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对已浇筑部位进行遮盖。对现浇混凝土,应根据结构条件和可能性,考虑留设多条施工缝;
(3)雨季施工时,应测定混凝土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用水量;
(4)大面积浇筑混凝土前应了解未来2-3天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免大雨,混凝土浇筑现场应准备大量防雨材料,以防浇筑过程中突然下雨,遮盖混凝土;
(5)模板支架下回填土应压实,并加垫块,雨后应及时检查有无下沉;
(6)下雨时不得进行钢筋焊接、对接等作业,必要时应采取防雨措施或将施工作业移至室内。新焊接钢筋的接头应防雨,防止接头突然冷却开裂,影响建筑质量。
5、吊装工程:
(1)构件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周围应做好排水工作,严禁构件堆放处积水、浸泡,防止土体粘在预埋件上;
(2)塔吊路基必须高出自然地面15厘米,严禁雨水浸泡路基;
(3)雨后吊装时,应先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确认起重机安全、不被雨水损坏后,进行试吊,将构件吊至1m左右,经多次上下稳定后再吊装。
(4)雨天会影响起重机驾驶员的视线,若驾驶员没有雨天起重经验,应停止起重作业;或请有经验的驾驶员代为起重;
(5)停止施工时,应将塔吊吊钩缩回靠近塔身,吊钩上不得留有吊带、建筑构件等物件,防止这些重物被风吹起,导致塔吊摇晃,严重时可能造成塔吊倒塌事故;
(6)由于构件表面及吊装绳索潮湿,绳索与构件间的摩擦系数降低,容易发生构件打滑等严重质量安全事故。此时吊装作业时应格外注意,必要时可采取增加绳索及构件表面粗糙度等措施,确保吊装作业的安全。
(7)雨天时,应扩大地面禁飞区域,必要时应增派人员警戒。
(8)风力6级以上或者大雨时,应停止一切起重作业。
6.脚手架:
脚手架的安全稳固性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物的安全。在雨季施工时,任何的疏忽和疏忽都可能引发事故。因此,在雨季施工时,脚手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固脚手架基础。很多脚手架直接搭建在土石基础上,如果在雨季被大雨浸泡,就会下沉,造成脚手架支撑悬空或脚手架倾覆。为防止此类事故,可在脚手架底部加垫钢板或用石条作基础。
(2)适当增加建筑物的连接杆。这样可以增加脚手架的整体性和抗倾覆能力,增加其稳定性;
(3)脚手架上马道等有人通行的地方应采取防滑、防坠措施,如及时更换表面过于光滑的踏板、在通道两侧安装防护网等;
(4)定期检查脚手架接头处的连接件,发现有松动、位移等情况,应及时加固、修复;
(5)雨季不宜在脚手架上进行过多的施工,作业面不能太大,应控制脚手架上人员、构件和其他施工材料的数量,脚手架上的动作不宜过于激烈。
(6)金属脚手架应做好漏电保护。脚手架与现场施工电缆(电线)连接处应采用绝缘介质隔离,并装设必要的漏电保护装置;或对现场施工电缆(电线)重新布置,避免与金属脚手架连接。
7、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
(1)塔吊、物料吊、施工升降机等也是雨季施工的重点控制项目,其基础必须按规定高于地面,并及时观察变化情况。
(2)安装防雷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3)机身上不得悬挂任何防止过大风荷载的标志,并对附着装置采取加强措施;
(4)停止作业前,应将塔吊吊钩升至小臂根部最高处,将物料提升机、升降机吊笼降至地面并切断电源。
8、施工机械及施工现场用电的防雨、防雷:
(1)防雨。所有机械棚必须搭建牢固,防止倒塌、雨淋。机电设备必须防雨、防水淹。可搭建防雨棚或用防雨布封住。机械安装地点必须略高,周围排水良好。安装接地装置。移动开关箱漏电保护装置必须可靠、灵敏;
(2)防雷。夏季是雷击多发季节,为防止雷击事故发生,施工现场的钢管脚手架、塔吊、物料提升机、客货电梯等必须安装有效的防雷装置,防雷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3)防止触电。施工现场用电必须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规定。三级电箱必须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电线电缆必须妥善埋设,不得有老化、破损的电缆;员工宿舍必须配备安全电压。如遇暴风雨天气,必须安排专业电工在现场值班检查,必要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全体员工下班前必须断开所有设备、工具的电源。
4、确保现场消防安全。
(1)各施工现场应加强仓库、木工区域的防护,加强火源管理。
(2)经常检查施工用电,防止短路;妥善布置施工电缆,并远离易燃物品;
(3)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存放在专用仓库内。氧气、乙炔等严禁露天存放,要防雷、防晒。电石等易爆物品要防止受潮、雨淋、受热。有的草堆不宜过高,以防自然灾害。
5、施工现场食品安全与卫生保健措施。
1、保持清洁卫生。员工宿舍符合规定要求,保持通风干燥,采取防蝇、防蚊、防鼠措施,使用安全电压,落实卫生责任制。设置卫生值班表,定期清扫,保持宿舍清洁。及时处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搞好文明施工。员工食堂经常保持干净卫生,定期采取消毒措施,防蝇、防蚊、防鼠,保持周围环境整洁,无积水、无垃圾。
2、防暑降温。夏季施工,注意防暑降温。压缩作息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施工现场做好降温措施,准备绿豆汤、淡盐水、降温茶等降温食品,卫生室备好防暑药品,做好降温防暑工作。
3、防中毒。重点工作在食堂。夏季施工防中毒的重点应放在食堂管理、饮食卫生上,新鲜蔬菜、青苔,根据经验,做到当天购买、当天食用。同时,应打开冰箱冷藏肉类。食堂要采取一定的密封措施,挂上纱布,厕所四周及顶部都要用纱布封严,防鼠、防蝇、防蚊。改善食堂条件,保持通风,定期消毒,确保员工饮食安全。
4、医疗保障。施工现场设立医疗保健室,根据施工人数安排专业人员值班。夏季施工期间,诊所必须24小时开放,并配备一些常用药品和一些设备,为施工人员提供日常保健,发生意外时及时抢救。
6、雨季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加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定期对主体建筑、脚手架、施工电气、塔吊、物料吊、模板支撑系统、各类小型机械避雨棚、临时设施、安全标志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问题,对损坏部位及时修复。
2、注意对被雨水冲毁的材料的使用,必须采取处理措施后才能使用。被大雨冲毁严重的墙体必须拆除重建。
3、遇到暴风雨天气时,应立即停止室外施工作业,迅速疏散人员至安全场所。气温超过37℃时应停止室外作业。同时应果断切断整个施工现场的电源。
4、加强各类人员的培训教育,加强夏季安全施工常识的学习,提高自我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