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团公司在边南大道二期项目2号桥建设中成功采用全钢结构底支系拱桥顶升技术,仅用40天就实现了150.5m顶升到位。集团公司研发的“步履式顶升支撑及结构架组合体系”和“底支系拱桥步履式顶升导梁结构”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为集团公司在水上桥梁建设方面积累了经验和成果。
边南大道二期二桥主跨采用单跨120m底承式全钢结构系杆拱,单座整体截面,双拱肋,宽度40m,下部结构为柱式墩与预应力混凝土盖梁、钻孔灌注桩基础连接。为满足西苕溪三级航道通航及净高要求,主跨钢结构设计由钢拱肋、钢主梁、风撑三部分组成。主桥用钢量为2593t,措施支撑用钢量约2400t。采用的“行走顶推施工法”钢结构系杆规格,有效保证了大跨度钢结构拱桥在汛期施工,安全顺利跨越通航水域,避免了施工期间浮吊等设备占用航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顶进装置及配套支撑体系占工程造价的25%,也是实现“不占河,过河”目标的关键。由于该桥重2593吨,行走式顶进支撑及结构框架组合体系由钢管桩、型钢、混凝土基础组成。现场配置4组框架、9组顶进支撑。与国内常规工艺相比,该支撑体系具有受力体系清晰、支架整体稳定性可靠性强、施工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可确保施工对航道正常通行不影响,减少对水域的污染和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绿色施工,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抗风能力强、稳定性强也是该技术的优势。由于钢箱梁重量大,顶推施工风险大钢结构系杆规格,优化的步履式顶推导梁结构设计,在满足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减轻了导梁自重,同时减小了导梁侧向挡风面积,增强了导梁的抗风能力和稳定性。利用前端独特的楔型结构,实现了钢导梁在桥墩上的快速精准就位,为钢箱梁顶推施工的顺利安全完成提供了保障。
目前,二号桥主桥顶升、落梁、拱肋涂装等工程已顺利完成,人行道栏杆、道路沥青摊铺层及附属工程正在施工中。该项目已通过北京市政工程行业协会结构长城杯中期评审,并正在努力争取全国钢结构金奖等高水平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