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厦高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建设两座车站
取得新进展
福厦高铁北起福州,南至厦门、漳州,北端接合福高铁、温福铁路,南端接厦深铁路、龙厦铁路,全长277.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沿线共设福州南、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东、泉州南、厦门北、漳州等8个客运站,其中福清西、泉港、泉州东、泉州南为新建车站。
福州南站
近日,福州南站新站房竣工。
轨道承载层主体结构已完工
目前,雨棚钢结构及装饰装修正在施工中。
福厦高铁福州南站站房建设及配套工程为扩建项目,位于既有福州南站东侧,设有客运专用场。新建车站总建筑面积40.72万平方米,其中车站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车站设8座站台、16条线路,建成后共设15座站台、30条线路。
新建站房对站台雨棚与老站房采用“一体化设计”策略,形成气势磅礴、舒展流畅的屋面轮廓和天际线形象。新、老站房雨棚浑然一体,在空间关系上延续传统建筑中轴对称布局,形成“三进院落式”。
在现有东、西站房基础上增设标高6.6米的联络通道,使既有车站候车厅与新建候车厅在站内相通,实现了新旧站房功能的有机融合。在车站内部空间结构设计上,站房以树状柱作为空间构成元素,不仅凸显了空间的宽敞感,也凸显了“榕城”的城市文脉,呈现出“榕荫聚福,丝路方舟”的设计理念。
福州南站效果图
厦门北站
福厦高铁新建厦门北站
钢结构施工完成后
车站主楼金属屋顶已转移到
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
到现在
车站主站房金属屋面及装饰
分别完成 85% 和 45%
厦门北站是福厦高铁全线建设难度最大的车站,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共设7座站台、15条轨道。投入使用后钢结构雨棚设计,将与既有福厦铁路厦门北站合并,总规模达到13座站台、27条轨道,年客运量可达5000万人次,是目前的2.8倍。
厦门北站新站效果图
厦门北站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通过深化运用BIM技术、推进数控工业化生产、引进智能化工装设备等,积极推行智慧建造模式,不断提高施工效率。
厦门北站总用钢量达3.2万吨,钢结构具有跨度大、结构复杂多变、焊接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为保证钢结构施工安全质量,建设单位研发了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136个芯片监测点对整个钢结构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为钢结构安全稳定施工保驾护航。
福厦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建成通车后将形成福州、泉州、厦门“一小时”经济生活圈钢结构雨棚设计,对于推动东南沿海城市群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人民铁道报业集团江西记者站(南昌局集团公司媒体整合中心)
文、图:郑波、何卫东、杨存兴、王文成龙、裴元、张桂凤、吴冲、袁鹏、黄玉珊、韩毅
视频:何卫东 王合龙
图:乔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