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文件的组成及要求

   日期:2024-06-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19    
核心提示:当工程以钢结构为主或包含较多的钢结构时,应编制钢结构设计总说明。钢结构设计施工图不包括钢结构制作详图的内容。钢结构设计施工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等。

2、图纸目录应按图纸编号排序,新绘制的图纸在前,其次是选定的重复使用图纸和标准图纸。

3. 结构设计概述

每个单项工程应编制一份结构设计总说明,多个子项工程应编制统一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当工程以钢结构为主或包含大量钢结构时,应编制一份钢结构设计总说明。当工程较为简单时,总说明的内容也可分散在相关部分的图纸中。

结构设计总体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项目概况.

1)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如轨道交通)、项目划分、主要功能;

2)各单体建筑(或隔断)的长度、宽度、高度,地上、地下层数、每层高度,结构类型,结构规律,主体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形状,工业厂房用起重机吨位等。

3) 采用预制结构时,应说明结构类型和所用预制构件类型。

2 设计依据。

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基本雪压、温度(必要时提供)、抗震设防烈度等;

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必要时提供);

5)风洞试验报告(必要时提供);

6)相关节点、部件的测试报告(必要时提供);

7)振动台试验报告(必要时提供);

8)建设单位提出的结构相关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书面要求;

9)初步设计审查、批准文件;

10)超限高层建筑,应有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

11)采用桩基础时,应按有关规范进行承载力试验,并提供试验报告;

12)本专业设计采用的主要法规、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份、版本号)。

3.图纸说明。

1)图纸中的标高和尺寸的单位;

2)对应于设计高程0.000m的绝对高程值;

3)图纸按项目分部编号时,应当有图号说明;

4)常用元件代号、元件编号的说明;

5)各种钢材条形码、钢材截面代号及其截面尺寸标记的说明;

6) 当混凝土结构整体用平面表示时,应注明所用标准图名、编号,或提供标准图样。

4 建筑分类等级。

应说明以下建筑分类等级及其所依据的标准或批准:

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2)地基设计等级;

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4)主体结构类型及抗震等级;

5)地下水位标高及地下室防水等级;

6)人民防空地下室的设计类别、抗常规武器水平和抗核武器水平;

7)建筑防火分类及耐火等级;

8)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

9)湿陷性黄土地址上建筑物分类;

10)超大型建筑应注明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及各构件的抗震性能水平。

5 主要荷载(作用)值及设计参数。

1)楼面(屋面)荷载、悬挂(包括天花板)荷载;

2)墙体荷载及特种设备荷载;

3)栏杆荷载;

4)楼面(屋面)活荷载;

5)风荷载(包括地面粗糙度、形状系数、风振系数等);

6)雪荷载(包括雪分布系数等);

7)地震作用(包括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场地特征周期、结构阻尼比、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等);

8)与温度效应和地下室水浮力有关的设计参数。

6 设计计算程序。

1)结构总体计算及其他计算所采用的程序名称、版本号、编写单位;

2)结构分析采用的计算模型,多层、高层建筑等整体计算的预埋件及底部配筋面积范围。

7 主要结构材料。

1)结构材料的性能指标;

2)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标高、位置说明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防水混凝土的防渗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等级;标明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采用预拌混凝土的要求;

3)砌体类型及其强度等级、干容重、砌筑砂浆种类与等级、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使用预拌砂浆的要求;

4)钢筋种类及使用部位、钢绞线或高强度钢丝种类及其对应的产品标准、其他特殊要求(如强屈比等);

5)成品拉索、预应力结构锚具、成品支座(如各类橡胶支座、钢支座、隔震支座等)、阻尼器等专用产品的技术参数;

6) 钢结构所用材料见第4.4.3条第10章。

7)预制结构连接材料的种类及要求(包括连接套筒、灌浆锚固金属波纹管、冷挤压节点的性能等级要求、预制夹层外墙中的锚固件、套筒灌浆材料、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指标、螺栓材料及规格、接头材料及其他连接方式所用材料等)。

8 地基及地下室工程。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各主要土层压缩模量、承载力特征值、不良地基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防液化措施及要求、地基土冻结深度、场地土特殊地质条件等;

2)标明基础形式、基础持力层;当采用桩基础时,应简要说明桩型、桩径、桩长、桩端持力层及持力层的桩深要求,设计所采用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必要时包括垂直抗拔承载力、水平承载力)、基础承载力检验要求(如静载荷试验、桩基试验与检验要求)等;

3)地下室抗浮(防水)的设计水位、抗浮措施、施工期降水要求及终止降水条件等;

4)基坑及基础基坑回填要求;

5)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要求;

6)有人防地下室时,应标明人防部分与非人防部分的分界线。7)各类地基检测要求。

9.钢筋混凝土工程。

1)各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及最外层钢筋保护层厚度;

2)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连接方法及要求;各类构件钢筋锚固要求;

3)预应力构件采用后张法时成孔方法及布置要求、注浆要求等;预应力构件张拉端、固定端的构造要求及方法、锚固保护要求等;

4)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控制应力、张拉顺序、张拉条件(如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要的张拉试验要求等;

5)梁、板的起拱要求及拆模条件;

6)后浇带或后浇块的施工要求(包括重浇时间的要求);

7)特殊构件施工缝的位置及处理要求;

8)对预留孔洞的统一要求(如配筋要求)、对各类预埋件的统一要求;

9)防雷接地要求。

10、钢结构工程。

1)钢结构各部位、结构形式、主要跨度等概况;

2)钢结构材料:钢材牌号及质量等级,以及对应的产品标准;必要时还应提供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要求及其他要求,如Z轴性能、碳当量、耐候性、交货状态等;

3)焊接方法与材料:各种钢材的焊接方法及对焊接材料的要求;

4)螺栓材质:注明螺栓种类、性能等级、高强度螺栓接触面处理方式、摩擦表面抗滑移系数、各类螺栓对应的产品标准等;

5)焊接螺柱的类型及相应的产品标准;

6)应注明钢结构的成型方法(热轧、焊接、冷弯、冷压、热弯、铸造等)和圆钢管类型(无缝管、直缝焊管等);

7)波纹钢板的截面形式及产品标准;

8)焊缝质量等级及焊缝质量检验要求;

9)钢构件制造要求;

10)钢结构安装的要求,必要时对跨度较大的钢构件应有拱形要求;

11)涂装要求:注明除锈方法、等级及相应的标准;注明防腐底漆种类、干漆膜最小厚度及产品要求;有中涂漆、面漆时,还应注明中涂漆、面漆种类、干漆膜最小厚度及要求;注明各类钢构件所需的耐火极限、防火涂层类型及产品要求;注明防腐年限及定期维护要求;

12)主体钢结构与周围结构的连接要求;

13) 必要时,应提出结构检查要求和特殊节点的试验要求。

11 砌筑工程。

1)砌体墙体的材料种类、厚度及竣工重量限制;

2)砌体填充墙与框架梁、柱、剪力墙连接的要求,或注明所参考的标准图纸;

3) 砖墙门窗洞口过梁的要求或参考的标准图纸;

4)需安装的构造柱、圈梁(拉梁)的要求及图纸或参考的标准图纸。

12.检查(观察)要求。

1)沉降观测要求;

2)大跨度结构和特殊结构在检验、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健康监测要求;

3)高层、超高层结构应根据情况增设日光变形观测等特殊变形观测要求;

4)基桩检查。

13 施工期间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14 当有基坑时,应提出基坑设计的技术要求。

15 按绿色建筑要求建设的项目,应当有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1)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关于建筑形状规律性的规定,说明建筑形状的规律性。

2)说明设计中采用的可重复利用、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及使用比例。例如:预拌混凝土的应用范围、预拌砂浆的使用、钢筋的选择原则、设计中采用的高强度材料的名称及范围、设计中采用的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的名称及范围;说明设计中采用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名称及应用范围。

16 当工程按装配式结构要求建设时,应有装配式结构设计的专项说明:

1)设计依据及配套图集

①装配式结构所采用的主要法规、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份、版本号)。

②相应的图集(包括图集名称、编号、年代、版本号)。

③所用材料及性能要求。

④预制构件详图、加工图。

2)预制构件的生产和检验要求。

3)预制构件运输、堆放要求。

4)预制构件现场安装的要求。

5)装配式结构验收要求。

4. 基本平面图。

1画出定位轴线、基础构件(包括基座、基础梁等)的位置、尺寸、底面标高、构件编号。若基础底面标高不同,应画出坡度图;注明工后浇带的位置、宽度。

2 标出砌体墙、墙垛和柱的位置、尺寸和数量;对于混凝土结构,可单独画结构墙、柱的平面图,并须注明截面变化的尺寸。

3 标出地沟、地坑及已确定的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尺寸、标高。

4 当需要进行沉降观测时,应标明观测点的位置(建议附上观测点的详细结构图)。

5 基础设计说明应包括基础持力层及基础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基础承载力特征值、持力层检验要求、基底及基坑回填的处理措施及要求,以及施工的有关要求。

6 采用桩基础时,应画出桩的平面位置、定位尺寸及桩号;先做试桩时,应单独绘制试桩定位平面图。

7 当采用人工复合地基时,应画出复合地基的处理范围、深度、换填桩的平面布置图及其材料、性能要求、详细构造图;应注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变形控制值等有关参数及检测要求。

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复合地基设计时,地基设计人员应当对处理后的地基提出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控制值的要求及相应的检测要求。

5. 基础细节。

1 砌体结构的无筋扩大基础应画出剖面、基础圈梁、防潮层位置,并标出总体尺寸、分项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

2 扩大基础应画出平面图、剖面图、钢筋图及基础垫层图,并标出总体尺寸、分项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

3 桩基应包括桩体详图、承台详图、桩与承台连接结构详图。桩体详图包括桩顶标高、桩长、桩体截面尺寸、配筋、预制桩接头详图,还应说明地质情况、桩体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成桩的施工要求、桩基的检验要求。应注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必要时包括垂直抗拔承载力、水平承载力)。先做试桩时,应单独绘制试桩详图,提出试桩要求。承台详图包括平面、剖面、垫层、配筋,并标注总体尺寸、分项尺寸、标高、定位尺寸。

4 筏板基础、箱形基础可参照相应图集标明,但应画出承重墙、柱的位置。当需要后浇带时,应标明其平面位置,并画出构造详图。对于箱形基础、地下室基础,应画出钢筋混凝土墙的平面、剖面及配筋图。当预留孔洞、预埋件较多或复杂时,可单独画墙体的样板图。

5 基础梁可按相应图集表示。

注:对于简单、规则形状的无钢筋扩大基础、扩大基础、基础梁和盖板,也可采用列表法表示。

6.结构规划。

1 一般建筑的结构平面图应包括各层结构平面图、屋盖结构平面图(对钢结构平面图的要求见第10条),具体内容如下:

1)画出梁、柱、承重墙、抗震构造柱的定位轴线和位置及必要的定位尺寸,并注明其编号及楼面结构标高;

2)装配式建筑墙、柱结构布置中,采用不同的填充符号表示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当采用预制构件时,应标明预制构件的编号,并给出预制构件编号、型号与详图索引号的对应关系。标明预制板的跨度方向、板号、数量、底面标高、预留洞口尺寸及位置,预制梁及洞口处过梁的位置、型号、梁的底面标高;

3)现浇板应注明板厚、板高程、配筋(也可单独画放大配筋图,必要时应单独画现浇楼板模板图、配筋图)。在高程或板厚变化处应画局部剖面图。如有已确定的预留孔、预埋件、设备基础,应标明规格、位置,孔边的加强措施也应单独画。当预留孔、预埋件、设备基础复杂时,也可单独画详图。必要时应在平面图中标明后施工现浇条的位置、宽度。电梯间机房还应标明吊钩的平面位置及详图;

4) 砌体结构若有圈梁,应注明位置、编号、标高,并可按小比例绘制单线平面图;

5)可在楼梯上画对角线标明编号及详图编号;

6)屋面结构平面图内容与楼层平面图相似,当结构为斜坡时,应标明坡度、坡向及坡向起止处的屋面标高。屋面上有洞口或其他设施时,应画出其位置、尺寸及详图,以及女儿墙或女儿墙构造柱的位置、数量及详图;

7) 在标准图中选取节点或单独绘制节点施工详图时,应在平面图中注明详图索引号;

8)人防地下室平面布置图应明显标明民防区域、非民防区域,并标明人防墙(如迎风墙)的名称和编号。

2 单层开放式房屋应绘制构件布置图、屋面结构布置图,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构件布置图应注明墙、柱、天桥、过梁、门框、雨棚、柱间支撑、连接梁等构件的定位轴线、布置形式、编号、构件立面及详图索引号,并加相关说明;必要时应绘制剖面、立面结构布置图;

2)屋盖结构布置图应注明定位轴线、屋盖结构构件位置及编号、支撑体系布置及编号、预留孔位位置及尺寸、节点详图索引号、及相关说明。

7、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

1 现浇构件(现浇梁、板、柱、墙等详图)应包括:

1)纵截面、长度、定位尺寸、标高及配筋、梁、板支撑(可采用标准图中的纵截面);对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画出预应力筋定位图,并提出锚固、张拉要求;

2)截面、定位尺寸、截面尺寸、配筋(可采用标准图中的截面);

3)必要时绘制墙体立面图;

4) 当钢筋形状过于复杂,不能清楚表示时,应单独绘制;

5)对影响构件受力的预留孔洞、预埋件,应注明其位置、尺寸、标高、孔边配筋、预埋件编号等;

6) 对于曲线梁或平面折线梁钢结构管架通用图集,应画放大平面图,必要时可画放大详细图;

7)一般现浇结构的梁、柱、墙可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法”绘制钢结构管架通用图集,当标记文字较密时,应将纵、横梁分别画在两个平面上;

8)除一般说明外,需要特殊说明的附加内容,特别是不同于所选标准图样的要求(如钢筋锚固要求、构造要求等);

9)建筑非结构构件及建筑附属机电设备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画出连接或锚固详图。

注:非结构构件本身的抗震设计应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

2 预制构件应按下列要求绘制:

1)构件模板图应注明模板尺寸、预留孔及预埋件位置及尺寸、预埋件编号、必要标高等;后张法预应力构件还应注明预留孔定位尺寸、张拉端、锚固端等;

2)构件钢筋图:纵剖面图表示钢筋形式、箍筋直径及间距。当钢筋结构复杂时,非预应力钢筋应单独画出;横截面图表示截面尺寸、钢筋规格、位置、数量等。

3)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

注:对于形状简单、规则的现浇或预制构件,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清单法绘制。

8、混凝土结构节点施工详图。

1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绘制详细节点施工图(可参考标准设计、总图集内的详细图样)。

2 装配式结构的节点、梁、柱、墙体锚固件等详图,应以平、剖图形式绘制,注明相对位置关系、构件代号、连接材料、附加钢筋(或预埋件)的规格、型号、性能与数量、连接方式以及施工安装、后浇混凝土的有关要求。

3.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

9.其他图纸。

1楼梯图:应画出每层楼梯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注明尺寸、构件代号、标高;梯梁、踏步的详图(可采用清单法绘制)。

2 预埋件:应画出平面图、侧面图或剖面图,注明钢筋及锚杆的尺寸、规格、型号、性能及焊接要求。

3 特殊构筑物、施工:如水池、水箱、烟囱、烟道、管架、地沟、挡土墙、筒仓、大型或专用设备基础、工作平台等,应单独画出;应画出特征部位和钢筋的平面、剖面图,并注明定位关系、尺寸、立面、材料种类及规格、型号、性能等。

10、钢结构设计及施工图。

钢结构设计施工图的内容和深度应能满足钢结构生产详图设计的要求。钢结构生产详图一般应由具有专门钢结构设计资质的加工制造单位完成,也可以由具有该资质的其他单位完成。设计深度由制造单位确定。钢结构设计施工图不包括钢结构生产详图的内容。

钢结构设计及施工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钢结构设计总说明:以钢结构为主要构成部分或有大量钢结构(包括钢框架结构)的工程,应单独编制钢结构(包括钢框架结构)设计总说明,其内容应包括4.4.3结构设计总说明中有关钢结构的内容。

2 基础平面图及详图:应表达钢柱的平面位置及其与下部混凝土构件连接的详细构造图。

3 结构平面图(含各层楼面、屋面):应注明定位关系、标高、构件位置(可用粗单线画出)、构件编号、截面类型及尺寸、节点细部索引号等;必要时应画檩条、墙梁布置图及主要截面图;空间网架应画上、下弦、腹杆构件平面图及主要截面图,平面图中应有构件编号、截面类型及尺寸、节点编号、类型及尺寸。

4 零部件及节点详细图。

1)简单的钢梁、柱可用统一的详图和表格方法表示,注明构件的钢材等级、必要的尺寸和规格,绘制各类连接节点的详图(可引用标准图);

2)格构构件应绘制平、剖、立面图或立面展开图(弧形构件),注明定位尺寸、总体尺寸、分部尺寸、单个构件型号及规格,并画出节点详图及与其他构件的连接详图;

3)节点详图应包括:连接板厚度及必要尺寸、焊缝要求、螺栓型号及布置、铆钉布置等。

11.计算表。

1 采用手工计算的结构计算书应提供构件平面布置图和计算图、荷载值的计算或说明;结构计算书内容应完整、清晰,计算步骤条理清晰,引用数据有可靠依据,计算图、不常用计算公式应注明出处。构件编号及计算结果应与图纸一致。

2在计算中使用计算机程序时,应在计算报告中指示使用的计算程序的名称,版本和编译单元。

3当使用标准的结构图或重复使用图纸时,建议根据图纸集合中的说明进行必要的计算,并与项目结合使用,并且应将其包括在结构计算簿中。

4所有计算表应由设计师,校对器和审计师(如有必要的情况)在封面上进行审查并签名,并作为技术文档提交。

5当一个项目设计为绿色建筑时,应计算设计中使用的高强度材料和高耐用性建筑结构材料的比例。

推荐建筑项目的公共帐户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