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的时间,足够让一个年产值300亿的企业重生吗?
2017年,济钢钢铁板块停产。2019年年底,“无钢化”的济钢已实现产值225亿元。作为老济南人心中的城市名片,济钢近两年从未停下脚步。不同的是,昔日的烟囱、高炉,被新型城市服务业所取代。从城市渣土运输到汽车修理改装,再到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确立了新主业的济钢预计2021年底将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亿,恢复到钢铁行业停产前的水平。
钢铁行业停产后
首要任务是让人们团聚
“这两年很累,困难太多了。但大家干劲很足,因为我们没有忘记济钢人的使命。”省政协委员、济钢集团董事长薄涛回忆起济钢钢铁板块刚停产时的情形说,最难的不是停产,而是济钢人几十年积累的精神有些动摇。
“集团营收直线下降,职工宿舍供暖改造也出现一些问题。有一次我看望济钢老员工,本来是想解决供暖问题,但聊着聊着就说到停产了。”薄涛回忆,当时有老人激动得泪流满面。“济钢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和初心,停产对员工来说很难接受,这些问题不能忽视,也不能回避。”
2018年,济钢停产后,薄涛首次公布了“用2-3年时间恢复停产前300亿元产值,5年翻一番,创600亿元产值”的目标。不过,当时的氛围让不少员工表示怀疑。
“说实话,我们也很难相信,因为济钢的产业几乎都是围绕炼钢、炼铁。”在济钢工作了20多年的刘发民说,当时很多员工的情绪都很低落。尤其是在他所在的市矿产公司(关停前为济南宝德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为济钢运料、卖钢材,最赚钱的时候,营收曾达12亿元,利润高达1000万元。“钢铁主业关停后,为济钢服务的业务一下子没了,大家当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尤其是公司之前有800多名员工,经过调动或者买断,就只剩下100多人了。
对于这种情况,特别是员工表现出的情绪波动,薄涛认为,光做思想工作是行不通的,只有员工收入恢复、工作稳定、企业地位再度红火起来,心态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在他看来,济钢转型、二次创业,不仅仅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收回更多资金,更重要的是给济钢人一个“交代”。这也是集团提出“建设新济钢、惠及全体员工”的原因。
“济钢一直以钢铁为主业,忽视了一些子公司的潜力。我的自信,来自于自己的实践,挖掘非钢产业潜力,拓展市场带来的‘乘数效应’。”薄涛在济钢负责一个多产业子公司,三年时间,他把这个项目的销售收入从7000万元提升到8亿元,利润从120万元提升到1600万元。所以,他是济钢转型最有信心的人。
两年过去了,济钢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快。2017年8月,济钢单月营收仅4亿元,2018年,济钢全年营收147亿元,2019年更是达到了225亿元。这是在大幅裁减员工数量的情况下实现的。“现在看来,2021年底实现300亿元营收的目标不成问题。”
来自城市污染源
成为城市污染控制专家
2018年山东省两会期间,薄涛提出实施10个转型发展项目,努力找准济钢未来的主业。
对于一家主营业务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的公司来说,寻找新的主营业务非常困难。即便是钢铁板块同样停产的杭钢,停产时非钢业务占营收比重也达到80%左右,钢铁产业规模不到100亿。相比之下,济钢面临的转型任务更加艰巨。
但不管怎样,停产之后,济钢确立了寻找新主业的原则:企业的发展要融入城市的发展之中。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位济钢员工的心中。
济钢过去排放的污染很大,济钢主厂房拆除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为了变废为宝,2019年,济钢启用了建筑垃圾破碎移动生产线,将相关废弃物加工成路桥建设用的砂石和水泥稳定剂。不仅解决了济钢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对济南市造成的污染问题济南鲍德钢结构有限公司,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项目于2019年4月投产,创造效益400多万元。
“我们要转型,不再选择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而是选择那些能服务城市建设的行业。”刘发民说,以济钢城市矿产科技公司为例,在无法服务济钢钢铁业务、业务损失95%后,该公司选择了渣油运输、钢材贸易、物流三个板块。“我们要从城市污染生产者转型为城市污染治理公司。”
以渣土运输为例,公司虽然有一定的运输基础,但渣土运输与传统运输有很大区别,因为渣土运输必须在城区内进行,与城区环境融为一体。为此,济钢购置了最新款福田渣土运输车,并面向社会招募司机。“司机进来后,要先经过军事训练,提高素质,不能乱开车。”刘发民介绍。
这两年济南市大量项目开工,也给了济钢机会。“这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济南市场上渣土车大概有4000辆,但拥有120辆渣土车的济钢已经是最大的一家了。”也正因为如此,济钢才能够参与到华山湖、轨道交通建设等工程量大、工期严格的项目。“针对华山湖项目,我们投入了60辆渣土车,必要时可以增加到100辆。”刘发民介绍,济钢还拥有全套能够适应雨天作业要求的工程机械,这也成为济钢渣土运输的优势。
如今,“济钢渣运”“济钢畅通”“济钢安全”“济钢文旅”“济钢创新谷”等已成为彰显济钢气质的名片。薄涛说,济钢要从排放型企业转型为城市服务型企业,同时也要做消费城市垃圾的企业。转型后的渣运、汽车拆解、垃圾回收等项目,都在努力成为“城市治污”。
济钢集两大主业
努力打造钢厂改造标杆
谈及未来,薄涛表示,目前225亿元的营收,大部分是挖掘济钢过去产业的潜力,未来还是要寻找新的驱动力,给社会一个全新的济钢。
2019年,济钢确定了“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及技术服务、城市综合服务”两大主业,在此基础上,济钢还实施了航空航天信息产业化、高端钙基材料深加工、军民融合、报废汽车处理等“新动能”产业。
薄涛介绍,2019年8月,济钢已与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成立济钢防务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开展相关产业化项目、空天信息化展览、研究院建设等工作;负责高端钙基材料深加工的环保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已接近完工,即将投入生产。
“萨博汽车改装等项目订单充足,运营稳定;报废汽车拆解项目正加快建设。此外,我们还在布局3D玻璃盖板产业化、高强度轻质合金材料等项目,不断壮大济钢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及技术服务、城市综合服务等领域的产业阵容。”薄涛说。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钢铁集团董事长侯军表示,济钢产能调整转型发展,不仅是山东钢铁集团的一次大转变,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事件,更是全国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代表性成果。“济钢产能调整得好济南鲍德钢结构有限公司,离不开党的领导。山东钢铁集团抓住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支持推动济钢转型发展项目快速实施,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向打造全新济钢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侯军说。
侯军认为,钢铁作为山东省重要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济钢需要从钢铁生产者转型为高科技、城市服务商;另一方面,山东钢铁集团钢铁产业也要加快转型,未来三年将着力聚合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安全高效的钢铁产业生态圈;动能转换、创新治理,打造绿色智能产业发展新标杆。
“未来,济钢将全面融入山东钢铁集团钢铁产业生态圈建设,精心培育‘四新’产业、环保新材料产业和城市服务业等,用新动能重塑济钢,成为山东钢铁集团迈入世界500强、打造年利润百亿的钢铁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品牌形象不可或缺的支撑,为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侯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