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在讲话中提到,在新旧转换方面济南动能,即“无钢济南钢铁有限公司”实现了华丽转身,凤凰涅槃。涅槃。
作为全国首家全面关停城钢1000万吨产能的企业,距离2017年7月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61岁的济钢在“去钢”之路上默默做了哪些“功课”第二次创业”? 11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看数据
主营业务停摆的当月营收仅有4亿。
月收入现已突破12亿
路过工业北路“济南钢铁厂”原厂区,凯旋门造型的厂门依然矗立,里面不时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然而,拆除工作正在进行,而非生产。 2017年7月,“59岁”济钢股份安全有序关停650万吨钢铁产能33天后,济钢股份开始逐步告别老厂区,转战“主战场”。
“二次创业”的阵痛只有在营收数据上才能看出。 2017年7月,钢铁主业暂停后,济钢营收仅为4亿元济南鲍德钢结构有限公司,远低于此前的两位数月度数字(单位:亿元)。一名财务人员趴在桌子上痛哭起来。济钢党委书记、董事长薄涛看到这一幕说:“哭什么,我们很快就会站起来。”
如今,已经过去两年多了。 11月11日,济钢股份提供的营收数据足以证明济钢股份已重新站稳脚跟。 2018年,短短一年时间,济钢股份实现销售收入147亿元,接近钢铁主业关闭前水平的50%。职工年平均收入同比增长13.7%。今年,其营收再创佳绩。 1-10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6.36亿元,利润总额2.83亿元。
目前,济钢各项经营指标持续向好,转型发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每月营业收入保持在12亿元以上,幸存的16家子公司全部实现盈利。改造工程可以说是“多点开花”。
看行业
快盈项目与未来项目并行
新动能持续崛起
新金钢铁为何能取得如此“重塑”的速度?这与其转型发展的行业密不可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济钢正在试水高科技、环境友好型产业,以盘活存量和建设增量建设并重,改造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并将快速盈利的项目与未来的项目并行。
济钢相关负责人表示,所谓快利项目,就是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保证短期转型。
就快速盈利项目而言,最具代表性的是济钢城矿科技有限公司,其于2018年4月启动的渣土车项目,一期实现运营100辆,首期盈利36万元。月。标准化运营模式已成为济南市垃圾运输标准化管理标杆单位,目前月收入保持在600万元以上。
不久前,济钢城矿科技有限公司挖掘出转型发展的又一“新动力”,启动济钢汽车拆解产业园项目建设。据了解,本项目施工厂房为济南宝德钢结构有限公司原厂区,利用钢结构停产后的闲置厂房进行改造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最终建成拆解能力5万辆/年。工业园使所有报废汽车得到无害化处理,同时济钢100名转岗员工得到再就业。
盘活资源的项目包括在济钢旧厂址上建设的顺丰分拨中心,每天可投递超过40万件快件;济港联运集装箱班列每周运行3趟...
与此同时,济钢的新兴产业也快速成长。例如,济钢新建的环保新材料产业园将于11月中下旬投产; “四新”产业园300亩土地已进入招拍挂程序,最新一期工程即将开工; “黄河基金小镇”项目已完成,已有10家基金公司注册;济钢“创智谷”一期已孵化企业72家,被评为山东省创业孵化基地...
如今,济钢的主业格局已基本确立,初步形成了园区运营、环保矿业、智慧物流、文化创意、城市服务等多维度的产业生态系统。
看目标
对标万华、潍柴
2023年收入目标600亿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济钢营收预计突破200亿元。
“改革推进到今天,决心比认识更重要。尽管前进的道路可能并不平坦,但我们仍然坚信济钢有能力逆风上坡。”济南钢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苗刚在署名文章中表示。
对于济钢绿色转型发展取得的成绩,苗钢表示:“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经过深入对标,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万华、潍柴等先进企业相比,改革成果还有很大差距。他指出,济钢将着力解决一批制约转型发展的瓶颈,强化战略管理,构建健康的产业生态。优化整合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新主业规模,实施“嫁接跨界融合”工程,全面实现中科院技术、专利与中科院现有子公司的产业对接济钢,为新济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推进济钢制度创新的助推器,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年工作计划,实现转型发展过程的体制机制突破,直至实现彻底重生了。
济钢环保新材料产业园施工现场 通讯员 张红雷 摄
未来济南鲍德钢结构有限公司,济钢的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就是“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是用三年时间将业务规模恢复到停产前的水平,年底前2021年,收入将达到300亿元;第二步 到2023年底,业务规模较2021年翻一番,达到600亿元;通过不断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技术服务业、城市综合服务业“双核驱动”将成为济钢新的主导产业,最终将济钢打造成转型发展的典范是全国城市钢厂的龙头企业,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 (新时报记者 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