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钢建设陈旭:从学徒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的成长之路

   日期:2024-06-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22    
核心提示:从一名学徒成长为公司最年轻的焊工高级技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背后是陈旭凝结了“热爱”的无数个日夜的坚守。在2017年济南市高新区第四届技能大赛上,他的另一名徒弟梁福超获得了焊工比赛第一名。

齐鲁晚报·齐鲁一点通讯员赵腾张志远陈志达

摊开一双布满老茧的手,随处可见焊接火花留下的痕迹。“我已经习惯了,这些伤疤见证了我的成长,已经成为我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陈旭开玩笑说。

作为山钢集团莱芜钢构钢结构事业部济南加工基地第五焊接队队长,当得知自己荣获“第二十届全国青年能手标兵”称号时,陈旭并没有特别兴奋,因为全国获此殊荣的仅有50人。

从一名学徒,到公司最年轻的高级焊工技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陈旭的成长,凝聚着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坚持,凝聚着他的“激情”。

激情是14年的坚持

2006年,18岁的陈旭从莱钢技工学校毕业,进入莱钢建筑钢结构事业部济南加工基地,担任机修工;2007年,他接触电焊,成为基地一名焊工。

“第一次接触只是好奇,喜欢那种火花四溅的美感。”陈旭坦言,自己从事现在的职业纯属偶然。

没有想太多,也没有拿国家级奖项的野心,陈旭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与钢结构焊接结下不解之缘。从拿起焊枪的第一天起,他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我要用这把焊枪焊接出精彩的人生,做一个不平凡的人。”

口罩戴久了就发黑,衣服上沾满了灰尘和焊渣,一不小心济南钢结构招电焊工,焊接火花就会烧出一个又一个的洞。每天,他都要轮流站、躺、蹲、爬等姿势。气保焊的电弧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尤其是夏天,热得他喘不过气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一度击碎了陈旭的梦想。“说实话,我也曾有过迷茫、悲观的想法,脑子里不止一次想过逃避。”陈旭回忆说,自己晚上洗澡时,用一盆冷水让自己彻底清醒过来。在端正心态的同时,也端正了人生航向。

莱钢团委及时对陈旭这样的青年工人进行沟通开导济南钢结构招电焊工,多次组织思想座谈交流、集思广益,帮助青年工人解决困难。在组织的关心、同事的帮助和自身思想的转变下,陈旭开始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焊接,学会享受电弧闪动、火花飞舞的过程,学会沉着冷静、自信勇敢,学会把谋生当成事业,决心在这一行坚守下去。

一年的学徒期结束后,22名入行者中,只有陈旭等3人坚持下来,这一坚持就是14年。

激情就是打磨千遍不出错

“高超的技术是练出来的,没有捷径可走。”陈旭回忆起自己刚开始工作时犯的一个错误,焊接火花接触钢板的那一刻,并没有留下他想象中细密整齐的“鱼鳞纹”,而是留下了密密麻麻、犹如“蚯蚓”一样的焊痕,这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

济南钢结构招电焊工_济南招钢工电焊结构厂家_济南焊接招聘

为了避免再次犯错,陈旭反复训练。白天上班时他在车间练习焊接,晚上下班后在宿舍拿着专业书籍学习理论。他的手能感知到错误和变化,耳朵能听到焊接细微的异常,眼睛能直接判断对错。他像机器一样练习,连续14年没有生产出过一件废品。

衣服上被电焊的火花划破了个洞,手和胳膊上的烧伤痕迹清晰可见,长期蹲着、爬着,腰椎间盘突出,但陈旭只是笑着说:“我们这一行,不‘受伤’几次,就积累不了经验,也成不了什么事。”

随着焊接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焊件多么不规则、材质多么难控制,陈旭都能给它们焊出外观对称美观、内部组织均匀致密的焊缝。象征完美焊接技术的美丽“鱼鳞纹”又回来了。“探伤合格率接近100%,返工率为0,焊缝高低差控制在0.5毫米以下,这些都是业界公认的完美焊缝的主要参数,而刘旭则是其当之无愧的代言人。”陈旭老班长刘玉宝评价道。

2019年底,建设公司承接了上海若源加工项目,钢结构件需按照欧洲标准加工制作,严格的验收标准和高规格的制作精度导致部分产品返工,项目进度一度延误。公司果断派陈旭亲赴加工项目现场解决问题并进行焊接试验。仅用一天时间,陈旭就通过探伤试验精准找到了焊接方法,效率提升了50%,提前3天完成了交货任务。负责该项目的上海若源负责人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完美的焊接件。”

如今,以陈旭命名的青年创新工作室每年都承担着重要的焊接任务,陈旭团队首创的“中厚板拉伸焊接操作法”使构件合格率提高了10%,并被公司列为中厚板焊缝焊接操作规程。

热情是技能的传承

2009年,为备战第九届全国工程建设焊接技能大赛,莱钢指派培训中心老师艾兴军担任陈旭的技术指导老师。陈旭对平焊、立焊、横焊、仰焊逐一学习和练习,在第一次重大比赛中,就获得了第九名。从此,陈旭被艾兴军“招揽”,两人开始了长达10年的师徒关系。

济南招钢工电焊结构厂家_济南焊接招聘_济南钢结构招电焊工

随后的几年,陈旭的焊接技术越来越精湛,先后取得日本、美国、欧洲等多项国际焊接资质,拿到了进入焊接“金字塔”的通行证。2016年以来,陈旭多次代表莱钢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荣获山东省钢铁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赛第一名、山东省第十四届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焊工赛第一名、第十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焊工赛第十五名、山东省预制钢结构构件加工技能大赛决赛一等奖等荣誉,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艾兴军曾多次对陈旭说:“一个人的技术再高,获得过多少荣誉,也只能代表个人,只有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企业才能长远发展。”陈旭牢记师父的话,业余时间,他搞起了师徒关系,开办了青年工匠学校,与年轻员工面对面交流焊接心得,教他们焊接经验,不少年轻员工成长为生产骨干。

陈旭的老家在临沂蒙阴,距离家乡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但他一个月只回去一次。母亲残疾,父亲身体不好,姐姐不在身边照顾不了,再加上两个孩子,重担一下子就落在了妻子的身上。“我对家人心怀愧疚,但每次回去,家人都会为我的成绩感到自豪,告诉我要专心工作,不要为家里操心。”陈旭说,家人的支持就是他的动力。

在莱钢第十四届技术大赛、第十七届青年工人技能大赛上,陈旭和徒弟楼本国分别荣获焊接项目第一名和第三名,成为莱钢的一段佳话。2017年济南高新区第四届技能大赛上,他的另一位徒弟梁富超又荣获焊接项目第一名。“看到徒弟获奖,我比自己获奖还开心,这就是传承。”如今,在陈旭的带动下,他的济南加工基地涌现出一大批年轻的“金牌蓝领”,让焊接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陈旭曾在自己的笔记本第一页写下这样一句话:“学好一门手艺,要耐得住苦、耐得住累、耐得住孤独。只要坚持梦想,刻苦学习,就能有所成就,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有所作为。”

找记者、求报道、求助,在各大应用商店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情报站”,全省60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我要报道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