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6日,随着长18米、21吨大跨度屋盖钢梁安装,由上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空间结构设计所承担的上海重大项目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项目会议中心钢结构顺利封顶。
该项目于2021年4月21日顺利通过“高层建筑抗震超限专项审查”,会议中心钢结构从设计到封顶仅用了192天,这是各团队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成果。
项目介绍
项目位于上海市临港新区海港大道与环湖南三路交汇处。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6万平方米,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为会议中心,南区为酒店,总建筑面积约22.7万平方米;会议中心地上2层,建筑高度23.9m。酒店地上23层,建筑高度99.9m。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场地类别为IV类,会议中心为重点设防类别(乙类),酒店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别(丙类)。
全钢结构体系
会议中心地上部分功能主要为国际会议中心、千人剧场、数字图书馆、展览厅、后勤设备用房等。整体结构平面布置为八字形(L型),东西向总长342m,南北向总长215m,八字形每肢长度约260m,宽度约110m。主柱网尺寸为9m×9m,结构体系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钢结构设计论坛,形成双抗侧力体系。结构以框架抗侧为主,在结构远离质心的周边设置中心支撑,提高扭转循环比。楼板采用钢桁架楼板。 全钢结构体系具有施工速度相对较快、体系简单的特点,能够满足本项目工期紧的特殊要求,满足预制率的要求。
上海设计、临港速度
确保施工进度,满足各阶段时间节点要求。
1)按照设计项目部的统一安排,设计团队采用集中办公形式,现场划分施工区域,充分了解现场施工需求,加强内部各工种的配合与协调。
2)施工图绘制完成后,项目设计团队每周两次与业主、总包方召开项目例会,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高效推进项目进度,快速解决卡住的技术和施工难点。
3)从桩基施工入手,加强现场配合效率。由于地块土层起伏较大,预制桩沉放难度较大。通过与地勘单位、桩基施工单位的配合分工,将桩长细分到每个孔位、每个土层剖面,以现场实际桩压反力作为辅助参数帮助预测。最终在30天内高效完成3000余根桩基,为工程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4)全程BIM深化设计指导(包括钢结构、建筑、机电、幕墙、室内装饰)。上部结构为全钢结构,且多为大跨度或大悬挑结构,尤其会议中心立面的双拉幕墙体系及其支撑体系最为复杂。为提高钢结构深化速度和工厂化加工效率,结构及BIM专业团队与施工及机械深化团队均采用BIM技术进行对接,反复核对施工区域的Revit主体结构模型和Rhino幕墙模型,在设计阶段消化并解决了很多可能出现的施工细节问题。
5)设计周期压缩到极致,总工把关每个关键节点,确保所有上报、评审、检查一次性顺利通过。项目2021年正月初八向临港管委会上报方案,批准后开始深化方案;3月底完成初步设计;4月下旬完成结构抗震超限审查;5月初地下室通过施工图审查,现场同步进行桩基础施工。
结构设计特点
主宴会厅及主会场屋架处,楼面有效宽度较窄钢结构设计论坛,屋面有效宽度为25%,不足40%;楼面局部不连续及宽楼面有效宽度较窄削弱了楼面平面内刚度,对水平地震及风荷载的有效传递有一定影响。因此屋面楼面厚度适当增加至150,并配置附加钢筋,以保证中震弹性及水平力的有效传递;L型屋面中间连接处为玻璃天窗,为加强中间连接,采用钢箱梁以45度方向连接两侧框架柱,并在钢箱梁竖直方向设置纵向刚度腹杆,形成空心桁架,加强其平面内刚度;采用有、无刚性楼面假设的计算模式计算结构自振振型,对比周期及扭转比。 还考虑了水平45度角的地震作用。
大楼西侧主宴会厅及东侧主会场上方安装7个大跨度桁架,最大跨度54m;东侧圆桌上方安装3个跨度36m的桁架。54m桁架上覆轻质屋盖,恒荷载不大于250kg/平方米。两端桁架净高3.0m,中部向上拱起0.8m,桁架上弦标高+23.00m。54m跨度桁架与两端框架柱刚性连接,并向外延伸一跨。当不满足延伸条件时,外侧采用1500高梁平衡柱顶弯矩,框架柱壁厚增加。 通过小震、中震、大震、屋面温度应力分析、楼板应力分析、大跨度桁架节点有限元分析、屋面光伏支架分析等专项分析,确保会议中心单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呼应临港新片区战略
除会议中心外,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配套的酒店也在有序建设中,预计10月底封顶。未来,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将与临港新片区战略共振,充分依托上海优势,面向“国际协同创新区”重大期待,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学等世界领先科技领域,将“第一公里”的优势转化为“最后一公里”的发展动力,预计202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项目
建设单位:上海诺港展览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设计单位: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上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约22.7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层数:酒店99.9米,会议中心23.9米 / 酒店塔楼23层,会议中心2层
预计竣工日期:2022 年
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团队设计负责人:苏畅、谭春晖、王文晓
建筑设计:左雷、陈迪、龚鑫磊、田欣欣、龚振强、朱恒、甘露、陈兆明、高立年、方蕾、闫洋、李妮、丁迪树、舒毅、宗涛、钟浩程
结构工程:李亚明、刘洪新、贾水忠、张振雷、潘发超、张懿芳、孙秋芝、黄波、黄莉
机电工程:王海良、何江波、周海山、李凯、张高寒、魏良、余正清、吴美玲、王淼、马孟操、周赛群、陈泽然、李桐、曹静、屠炬、李汉超、盛亮、孙玉芝、吴敏懿、邓庆、曲迪、何乐
幕墙专业:李海明、马瑞峰、朱泰熙、张海、李芳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专业:闫燕、孙斌、沈炜炜、徐悦、陈家乐、侯梦田、沈其涵
BIM专业:王万平、刘文、吴凡凡、朱光祥、杜明
来源、版权: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空间结构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