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形钢结构模板,用于浇筑混凝土梁,该U形钢结构模板包含:底钢板及两块侧钢板,所述底钢板及两块侧钢板相互拼接成U形;若干根下H型钢梁,沿所述底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钢板的上方,且所述下H型钢梁的腹板与所述底钢板相互垂直;若干根上H型钢梁,对应设置在所述下H型钢梁的上方,所述上H型钢梁的上翼板分别通过两块顶钢板与两块侧钢板连接,所述上H型钢梁的腹板与所述底钢板相互垂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事先在地面上完成钢筋笼的轧制,待钢结构模板完成吊装后,可直接在模板内部直接浇筑混凝土梁,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而且也不再需要架设脚手架,能缩短施工工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全部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U形钢结构模板。
技术介绍
目前混凝土梁的浇筑一般都需要架设脚手架,尤其是浇筑高空大跨度混凝土梁时,脚手架的搭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形钢结构模板钢结构回收模板,可事先在地面上完成钢筋笼的乳制,待钢结构模板完成吊装后,可直接在模板内部直接浇筑混凝土梁,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而且也不再需要架设脚手架,能缩短施工工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U形钢结构模板,用于浇筑混凝土梁,其特点是,该U形钢结构模板包含: 底钢板及两块侧钢板,所述底钢板及两块侧钢板相互拼接成U形; 若干根下H型钢梁,沿所述底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钢板的上方,且所述下H型钢梁的腹板与所述底钢板相互垂直; 若干根上H型钢梁,对应设置在所述下H型钢梁的上方,所述上H型钢梁的上翼板分别通过两块顶钢板与两块侧钢板连接,所述上H型钢梁的腹板与所述底钢板相互垂直。所述的U形钢结构模板还包含钢牛腿,与所述底钢板连接,用于吊装所述U形钢结构模板。所述的两块侧钢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加劲肋,所述的若干个横向加劲肋沿所述侧钢板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横向加劲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钢板与底钢板连接。所述的U形钢结构模板还包含若干个斜支撑,设置在两侧的横向加劲肋之间,所述斜支撑与所述横向加劲肋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斜支撑呈X形。所述的横向加劲肋上设有若干个腰筋洞口,所述的横向加劲肋与所述底钢板连接的端部设有梁底筋洞口,所述的横向加劲肋与所述顶钢板连接的端部设有梁顶筋洞口。所述的下H型钢梁的腹板上设有若干个板钢筋洞口。 所述的U形钢结构模板还包含若干个栓钉,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钢板上、上H型钢梁的上翼板上及两个侧钢板上,其中钢结构回收模板,所述底钢板上栓钉一端与所述底钢板连接,另一端指向所述上H型钢梁,所述上H型钢梁的上翼板上的栓钉与所述上H型钢梁的上翼板连接,另一端背离所述底钢板,所述侧钢板上的栓钉,一端与所述侧钢板连接,另一端指向对侧的侧钢板。所述的U形钢结构模板用于大跨度、高空作业混凝土空心箱梁的施工。本专利技术一种U形钢结构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设有斜支撑和横向加劲肋,保证U形钢结构模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要求;由于设有腰筋洞口、梁底筋洞口及梁顶筋洞口,方便锚固钢筋;由于设有栓钉,作为抗剪键,使得混凝土易于U形钢结构模板结合;由于设有钢牛腿,便于吊装U形钢结构模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U形钢结构模板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U形钢结构模板,用于浇筑混凝土梁,尤其适用于大跨度、高空作业混凝土空心箱梁的施工,该U形钢结构模板包含:底钢板10及两块侧钢板20,所述底钢板10及两块侧钢板20相互拼接成U形;若干根下H型钢梁30,沿所述底钢板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钢板10的上方,且所述下H型钢梁30的腹板31与所述底钢板10相互垂直;若干根上H型钢梁40,对应设置在所述下H型钢梁30的上方,所述上H型钢梁40的上翼板41分别通过两块顶钢板50与两块侧钢板20连接,所述上H型钢梁40的腹板42与所述底钢板10相互垂直。在本实施例中,较佳地,U形钢结构模板还包含钢牛腿60,与所述底钢板10连接,用于吊装所述U形钢结构模板。在本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的两块侧钢板20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加劲肋70,横向加劲肋70须根据跨度和受力情况设置,所述的若干个横向加劲肋70沿所述侧钢板20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横向加劲肋70两端分别与所述顶钢板50与底钢板10连接。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U形钢结构模板还包含若干个斜支撑80,斜支撑80须根据跨度和受力情况设置,用于保证U形钢结构模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要求,设置在两侧的横向加劲肋70之间,优选地,所述斜支撑80与所述横向加劲肋7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在施工完毕后将斜支撑80拆卸掉,较佳地,所述的斜支撑80呈X形,其他形式的斜支撑80能够满足稳定性要求也可。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的横向加劲肋70上设有若干个腰筋洞口 71,所述的横向加劲肋70与所述底钢板10连接的端部设有梁底筋洞口 72,所述的横向加劲肋70与所述顶钢板50连接的端部设有梁顶筋洞口 73。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的下H型钢梁30的腹板31上设有若干个板钢筋洞口32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U形钢结构模板还包含干个栓钉,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钢板10上、上H型钢梁40的上翼板41上及两个侧钢板20上,其中,所述底钢板10上的栓钉91一端与所述底钢板10连接,另一端指向所述上H型钢梁40,所述上H型钢梁40的上翼板41上的栓钉92与所述上H型钢梁40的上翼板41连接,另一端背离所述底钢板10,所述侧钢板20上的栓钉93,一端与所述侧钢板20连接,另一端指向对侧的侧钢板20。具体应用:根据混凝土梁的受力情况确定混凝土梁的尺寸和钢筋配置;依据混凝土梁的尺寸以及自重、施工荷载等确定U形钢结构模板的尺寸,即底钢板及两块侧钢板的结构尺寸;根据混凝土梁的配筋确定横向加劲肋上腰筋洞口、梁底筋洞口及梁顶筋洞口的位置和大小,及下H型钢梁上板钢筋洞口的位置和大小,开设洞口的直径宜比待乳制钢筋的直径大5_左右;按照图纸要求,在工厂制作完成U形钢结构模板,并焊接钢牛腿,吊装U形钢结构模板,通过钢筋接驳器或者植筋的方式在U形钢结构模板中完成混凝土梁中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即在腰筋洞口安装腰筋、在梁底筋洞口安装梁底筋、在梁顶筋洞口安装梁顶筋、在板钢筋洞口安装板钢筋,完成钢筋笼的扎制,最后在U形钢结构模板内部完成混凝土横梁、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顶板的浇筑。
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主权项】1.一种U形钢结构模板,用于浇筑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该U形钢结构模板包含: 底钢板及两块侧钢板,所述底钢板及两块侧钢板相互拼接成U形; 若干根下H型钢梁,沿所述底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钢板的上方,且所述下H型钢梁的腹板与所述底钢板相互垂直; 若干根上H型钢梁,对应设置在所述下H型钢梁的上方,所述上H型钢梁的上翼板分别通过两块顶钢板与两块侧钢板连接,所述上H型钢梁的腹板与所述底钢板相互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钢结构模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钢牛腿,与所述底钢板连接,用于吊装所述U形钢结构模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钢结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侧钢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加劲肋,所述的若干个横向加劲肋沿所述侧钢板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横向加劲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钢板与底钢板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形钢结构模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若干个斜支撑,设置在两侧的横向加劲肋之间,所述斜支撑与所述横向加劲肋可拆卸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U形钢结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支撑呈X形。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形钢结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保护点】
一种U形钢结构模板,用于浇筑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该U形钢结构模板包含:底钢板及两块侧钢板,所述底钢板及两块侧钢板相互拼接成U形;若干根下H型钢梁,沿所述底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钢板的上方,且所述下H型钢梁的腹板与所述底钢板相互垂直;若干根上H型钢梁,对应设置在所述下H型钢梁的上方,所述上H型钢梁的上翼板分别通过两块顶钢板与两块侧钢板连接,所述上H型钢梁的腹板与所述底钢板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全部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我是这个专利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