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

   日期:2024-05-0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36    
核心提示:报告从项目用海基本情况、项目所在海域情况、项目海域资源环境影响分析、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项目用海和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复合性、项目用海合理性、防腐措施等方面对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海域使用进行了分析论证。

6月13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中核集团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海域使用示范报告,成为首个公开的光伏项目海域使用示范报告。 据了解,该项目已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基地项目。

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用海基本情况、项目所在海域情况、项目海域资源环境影响分析、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项目对中核集团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工程海域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

据悉,中核集团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 田湾核电确认了暖流海域的权利。 建设集中式滩涂光伏电站一座,总装机容量1,793MWp。 涉海建设内容包括光伏阵列(含光伏组件、箱式变压器、检修通道等)、高压线路杆塔、接陆廊桥、临时施工平台等。 此外,该项目还将在光伏场南侧陆域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和一座200MW/4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配合电网调峰调频。

本项目申请人为中核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该项目申请海域面积1875.7761公顷,项目总投资895,959.23万元,其中涉海项目总投资695,637.15万元。 项目建设总工期15个月,用海期合计27个月。 年,其中经营期限25年。

图2.1-3 项目竣工效果图

报告显示,本项目用海类型为工业用海(一级)中电力工业用海(二级),用海方式为建筑物(一级)和透水建筑物(二级)。 方式)。

报告显示,该项目光伏支架基础采用静压桩基础和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设计为直径600mm的PHC-AB管桩。 南北桩间距9m,东西桩间距6m。 上部结构通过端板、抱箍与基础桩连接,采用钢结构肘板。 支架上安装热镀锌C型钢,横梁上铺设光伏组件。 金属保护层可防止钢部件腐蚀。 钢结构支架、连接板、撑杆均采用物理防护,并采用双层改性环氧玻璃鳞片漆加长寿命重防腐漆进行防腐处理。

由于本项目光伏基础及支架直接处于海水环境中,溅水区和全浸区腐蚀问题严重,腐蚀环境较为恶劣。 考虑到本工程基础结构的重要性,根据邻近海域港口及海上工程的防腐设计经验,参考《海上风电场钢结构防腐技术规范》( NB/T 31006)和《港口工程钢结构防腐技术》《规范》(JTS153-3)等相关规范,光伏基础和支架采用预留腐蚀余量和物理防护与电化学防护相结合的方法,即采用船用重防腐涂层+牺牲阳极的组合保护方法,采用长寿命重防腐涂层双层改性环氧涂层(800~1000μm)进行防腐大气区、飞溅区、全浸区,冰蚀区采用长寿命防浮冰改性环氧玻璃片+聚氨酯面漆(1000um)防腐保护,下泥区采用牺牲阳极阴极防腐蚀保护。

根据国内外海洋工程和港口工程的防腐设计经验,结合本项目光伏场地区域的水环境特点,采用的光伏基础及钢支撑结构的防腐方案本项目主要采用实物保护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法以及物理保护和电化学保护的组合保护方法。

详情如下:

事实上,5月26日,江苏省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江苏省海上光伏开发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简称《方案》),提出立足现有资源禀赋,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科学有序规划布局,动态评估海上光伏建设成效钢结构重防腐检修方案,促进海上光伏可持续发展。

对于未来发展目标,《规划》明确,到2025年,海上光伏集约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省海上光伏累计并网规模力争达到500万千瓦左右。 加快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广绿色低成本电力系统。 碳转型已取得成效; 到2027年,建成1000万千瓦海上光伏基地钢结构重防腐检修方案,全省累计海上光伏并网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初步建成,绿色低碳水平提高碳发展水平显着提高。

为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规划》要求综合考虑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陆地空间规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和并网消费。 考虑到住宿条件等因素,重点建设43个固定桩海上光伏项目场地,海域面积约134.6平方公里,装机容量1265万千瓦。

报告全文如下:

获取文件,扫描二维码咨询

联系编辑,回复密码:99117,时限7天

(周一至周五:9:00-17:00;其他时间留言,我们会尽快处理)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