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油漆理论用量及计算方法

   日期:2024-05-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33    
核心提示:油漆损耗系数(正常为1.3-1.8)与实际用量的计算方法:已知油漆体积固体分%和涂装工程面积,用该公式计算油漆用量÷(单位为L)注意固体分计算不用%比。油漆理论用量=面积*干膜厚度/体积固体分*10除去损耗后实际用量=面积*干膜厚度/体积固体分(1-损耗率)*10

1、漆膜厚度检测及计算方法(单位:微米)

1、湿膜厚度检测:

测量湿膜厚度主要用湿膜测厚仪,又称湿膜梳、测厚仪、湿膜卡、湿膜测厚仪。 它用于测量油漆、清漆和其他涂层的厚度。 施工过程中测量涂层厚度的工具。 各种涂层施涂完毕后,立即将湿膜测厚仪稳定、垂直地放置在平坦的工件涂层表面上。 可以立即测量涂层厚度。

2、湿膜厚度的计算方法

湿膜厚度=干膜厚度/体积固体含量(涂料)

例如:实测组件湿膜厚度为120um,涂料固体份分为70%。 计算出的干膜厚度如下

干膜厚度=120um*70%=84um

3、干膜厚度检测:

干膜厚度主要通过干膜测厚仪进行检测,干膜测厚仪也称为涂层测厚仪。 主要利用磁感应测量原理测量钢铁等磁性金属基本表面非磁性涂层的干膜厚度。

4、干膜厚度的计算方法

干膜厚度=湿膜厚度*体积固含量(涂料)

例如:组件要求干膜厚度为80um,涂料固体分70%。 湿膜厚度计算如下

干膜厚度=80um/70%≈114.3um≈114um

2、理论涂布率计算方法(涂布面积m2/L)

理论涂布率=体积固含量*10/干膜厚度

例如:固含量为70%的油漆,要求干膜厚度为80um。 计算如下

理论涂布率=70*10/80=8.75(m2/L)

3、油漆损失系数(一般为1.3-1.8)及实际使用量的计算方法:给定油漆体积固含量%和涂装工程面积,用此公式计算油漆使用量÷(单位为L)。 注意,固体含量的计算中不使用%。 比较。

理论涂料用量=面积*干膜厚度/体积固含量*10

除去损失后实际用量=面积*干膜厚度/体积固含量(1-损失率)*10

例如:油漆固含量为70%,干膜为80um,面积为600m2,损耗为40%,计算如下:

理论用量=600*80/70*10≈68.57(L)≈69L

实际用量=600*80/70(1-40%)*10=48000/420≈114.29(L)≈114L

此外:

油漆说明书里有一个理论涂装率,就是1平方米涂100um(或者50um等,可以自行换算)需要多少L的油漆。 例如这个数字是X%

油漆用量=x%*25000*油漆厚度/100

得到这个结果后,将其乘以损失系数,例如 1.5。 一般来说,这与施工设备有关。

4、油漆损失系数分析

1、工件表面粗糙度造成的掉漆

喷涂处理后的表面时,钢板波峰处的膜厚应小于波谷处的膜厚。 为了满足波峰处的防腐厚度要求(避免点蚀),“隐藏”在波谷的凹坑处的涂料就相当于损失了钢结构油漆面积计算钢结构油漆面积计算,这就是“钢板粗糙度消耗损失”。 下表给出了不同喷涂方法造成的油漆损失(以干膜厚度表示):

钢结构油漆用量计算软件_钢结构油漆面积计算_钢结构油漆面积系数

2、漆膜厚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油漆流失

施工后验收时,当膜厚达到或超过规定膜厚时,技术服务代表、主管或业主将照常签字,但未达到规定膜厚的部分将要求重新涂漆,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超厚”损失。 导致漆膜厚度分布不均匀的具体因素包括:工人熟练程度、施工环境、简单或复杂的施工工件(平面工件)、施工方法(无气喷涂、空气喷涂、刷涂、滚涂)。

3、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是指未到达建筑工件表面而流失到周围环境或地面的涂料废弃物。 例如,不空气喷涂会损失10-20%左右的油漆,有空气喷涂会损失50%以上的油漆,滚涂会损失5%左右,刷涂控制得好的话相对较少。 在有风的环境下进行桥梁涂漆会造成100%以上的浪费。

4. 容器内剩余油漆的浪费

油漆涂装完成后,残留在油漆桶和橡胶管内壁上的油漆平均损失约为5%。

综上所述,施工过程中的油漆损失系数主要是由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损失、漆膜厚度分布不均匀的损失、建筑垃圾、容器内残留油漆的浪费等造成的。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